成语

远溯博索的意思

yuǎnsuǒ

远溯博索



拼音yuǎn sù bó suǒ

注音ㄩㄢˇ ㄙㄨˋ ㄅㄛˊ ㄙㄨㄛˇ

解释谓广泛地推寻考索。

出处明·宋濂《题〈寿昌胡氏谱〉后》:“司马迁作《史记》,远溯博索,于孔子所不敢述者,皆采而实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远溯博索是中性词。

繁体遠泝博索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uǎn yuàn   注音  ㄩㄢˇ ㄩㄢ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QPV  仓颉  YMMU  郑码  BDRW  四角  31301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8  区位  5222  统一码  8FDC  笔顺  一一ノ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远(遠)的拼音:yuǎn(ㄩㄢˇ)  

⒈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⒉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⒊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⒋ 深奥:言近旨远。

⒌ 姓。

其他字义

远(遠)的拼音:yuàn(ㄩㄢˋ)  

⒈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统一码

远字UNICODE编码U+8FDC,10进制: 36828,UTF-32: 00008FDC,UTF-8: E8 BF 9C。

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遠逺

汉英互译

far off、far-forth、far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元声

English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far;distant]。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long]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bright;lofty;ambitious]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numerous;distant]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deep;profoun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词性变化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动〉

(1) 离开;避开 [leave;depart from;avoid;evade]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violate;go against]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keep at a distance;become estrange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expand;spread]。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名〉

(1) 偏僻之地;远方 [distant place]。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常用词组

远场、远程、远处、远大、远道、远地、远东、远渡、远方、远房、远古、远海、远航、远话、远见、远见卓识、远郊,远郊区、远交近攻、远近、远近驰名、远井不解近渴、远景、远距离、远虑、远门、远门近枝、远谋、远期、远亲、远人、远涉、远识、远视、远水不解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台、远天、远眺、远销、远行、远扬、远洋、远因、远缘、远征、远志、远志、远走高飞、远足、远祖

  拼音    注音  ㄙㄨ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UBE  仓颉  ETUB  郑码  VUZQ  四角  3712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3307  区位  4361  统一码  6EAF  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溯的拼音:sù(ㄙㄨˋ)  

⒈ 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溯流而上。

⒉ 追求根源或回想:回溯。追溯。上溯。追本溯源。

统一码

溯字UNICODE编码U+6EAF,10进制: 28335,UTF-32: 00006EAF,UTF-8: E6 BA AF。

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溯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㴑泝溸遡

汉英互译

go against the river、recall

造字法

形声:从氵、朔声

English

go upstream, go against current; former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溯的拼音:

泝、遡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朔(   )声。本义:端直地逆流而上)

(2) 同本义 [go against the stream]

逆流而上曰溯洄。——《尔雅》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实以四日半溯流流行七百里云。——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溯涉(逆流跋涉);溯流(逆着水流方向);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着河流向下)

(4) 追朔 [recall]。如:推本溯源;上溯(往上回想);溯回思切(追念过去的心情急切)

(5) 探求 [try to find]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6) 又如:溯流穷源(推寻原委);溯通(探求疏通)

(7) 追念思慕 [think of]

学生虽溯洄思切,自念风尘俗吏,末由再睹仙颜,今何幸于此处相遇。——《红楼梦》

常用词组

溯源

  拼音    注音  ㄅㄛˊ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FGEF  五笔98  FSFY  仓颉  JIBI  郑码  EDFD  四角  43042  结构  左右电码  0590  区位  1809  统一码  535A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博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多,广,大: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⒉ 知道得多:博古。

⒊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⒋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博奕。赌博。

统一码

博字UNICODE编码U+535A,10进制: 21338,UTF-32: 0000535A,UTF-8: E5 8D 9A。

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ich、plentiful、win、ga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gamble, play games; wide, broa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博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十,尃(   )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 同本义。与“小”相对 [large;big]

博,大通也。——《说文》

戎车孔博。——《诗·鲁颂·泮水》

岂必褒衣博带。——《淮南子·泛论》

丰丽博敞。——王逸《鲁灵光殿赋》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

不学博依。——《礼记·学记》

(3) 又如:宽衣博带;博硕(粗大;宽大);博硕肥腯(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是说六畜肥大)

(4) 宽广;广搏 [extensive]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广博(范围大,方面多);博闻(见闻广博);博引旁搜(考证完备广博,引证资料丰富充实)

(6) 众多;丰富 [abundant;plentiful;rich]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7) 又如:地大物博;博祸(多种祸害);博富(丰富广博);博杂(多而杂乱)

(8) 广泛;普遍 [extensively;generally]

风雨博施。——《荀子·天论》

(9) 又如:博览群书;博施(普遍施与);博物洽闻(博见广闻);博考(广泛地考查)

(10) 渊博,知道得多 [profoun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1) 又如: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词性变化

博的拼音:   

〈词性:动〉

(1) 赌,博弈 [gamble]

与闵公博。——《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后汉书·王符传》

不有博奕者乎。——《论语·阳货》

或饮或博。——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博剧(博戏,赌博);博弈(古六博戏与古围棋)

(3) 取得 [get;win]

博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4) 又如:博笑(谦词。换取别人一笑);博鬻(换取);博名(获取好名声)

(5) 换取 [exchange sth. for;get in return]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博易(交易;贸易);博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7) 通“搏”。争斗,博斗 [struggle]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常用词组

博爱、博采、博大、博大精深、博得、博古、博古通今、博见、博览、博览会、博览群书、博洽、博取、博识、博识洽闻、博士、博士后、博士买驴、博闻多识、博闻强识、博物、博物馆、博学、博学多才、博雅、博弈、博引

  拼音  suǒ   注音  ㄙㄨㄛˇ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FPXI  仓颉  JBVIF  郑码  EDWZ  四角  40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792  区位  4387  统一码  7D22  笔顺  一丨丶フ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索的拼音:suǒ(ㄙㄨㄛˇ)  

⒈ 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⒉ 搜寻,寻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⒊ 讨取,要: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⒋ 尽,毫无:索然无味。

⒌ 单独:离群索居。

⒍ 姓。

统一码

索字UNICODE编码U+7D22,10进制: 32034,UTF-32: 00007D22,UTF-8: E7 B4 A2。

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k、cable、demand、dull、large rope、searc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to demand, to exact; to search, inquire; isol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名〉

(1)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 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2) 同本义 [large rope]。后泛指各种绳索

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说文》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

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

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后汉书·段颍传》

昼尔于茅,宵而索綯。——《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索苇(用苇作成的绳索);索头(绳头);索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

(4) 人的发辫 [pigtail]。如:索葛(头发);索虏(发辫)

(5) 法度 [law]

皆启以商政,疆以 周索。——《左传·定公四年》。 杜预注:“索,法也。”

(6) 链条 [chain]。如:索桥

(7) 中国古地名 [Suo town]。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索之间的索,即此地

(8) 索县 [Suo county]。中国汉代建立的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属武陵郡,顺帝时更名汉寿。今为湖南汉寿县

词性变化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动〉

(1) 搜索 [search;try to find out]

索,入家搜也。——《说文》

忘索之。——《史记·范睢蔡泽传》

大索天下。——《汉书·张良传》

举国大索。——《汉书·韩安国传》

延年索怀中,得重劾。——《汉书·严延年传》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遂闻君将合众于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个人偕,不外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遍索不得;搜索(搜查);索隐行怪(深求隐僻的事而行为怪谲)

(3) 寻求;探索 [seek]

探求异闻,采摭典故,解其所未改,申其所未申,故以索隐为名。——唐· 司马贞《史记索隐》自序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 又如:索垢寻庇(无事生非,找荐儿滋事);索摸(寻找,寻觅);索合(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索秘(探索隐微)

(5) 挑选 [choose]

以索马牛。——《左传·襄公二年》

(6) 又如:索牛(挑选出来的好牛);索引(又称引得,把书刊,文献等作品中的重要课题录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检索)

(7) 求取,讨取 [demand;ask for]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唐· 杜甫《兵车行》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索战(讨战);索号(回令;求取约定的暗号);索将(索取;求取);索逋(索要欠款);索掯(索取);索句(索取诗句);索米(求取米粮);索命(索取性命);索饭(讨取食物)

(9) 须,应,得 [must]

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虽无人窃听,也索悄声儿海誓山盟。——白仁甫《元曲选·梧桐树》

(10) 又如:索将(须使);索是(须是,煞是,真是);只索(只得);索须(必须)

(11) 捻绳使紧 [tighten]

传语又称纣力能索铁伸钩。——《论衡·语譄》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屈原《离骚》

(12) 又如:索绳(紧绳)

(13) 搓;绞 [twist]。如:索铁(绞铁成索)

(14) 娶妻曰索 [marry(a woman)]。如:索妇(娶妻)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形〉

(1) 独自,孤单 [all alone]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

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北国· 庾信《拟咏怀》

(2) 又如:离群索居;索处(索居);索居(独居一方);索索(冷落的样子)

(3) 涕泪流出貌 [tearing]

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庄子·徐无鬼》

(4) 又如:索索落落(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5) 索性;干脆 [clear-cut;straightforward]

只是士大夫不青索性尽底里说话,不可专咎人主。——宋· 朱熹《与魏之履书》

(6) 又如:索兴(干脆;直截了当)

(7) 煞是。确是;真是 [certainly]。如:索是(煞是。甚是;真是)

(8) 尽;空 [exhausted]

悉索敝赋,以讨于蔡。——《左传·襄公八年》

(9) 又如:索手(空手);索知(尽知);索空(竭尽);索莫(空乏穷尽的样子);索索(空虚、空乏的样子)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量〉

(1) 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2) 古用绳计量长度,因以为计量单位。如:种粟千百索

(3) 计算钱币的单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如:受贿三千索

常用词组

索道、索贿、索解、索尽枯肠、索居、索具、索寞、索赔、索桥、索求、索取、索然、索索、索梯、索喜、索性、索要、索引、索诈、索子

远溯博索: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