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鱼沉雁杳的意思

chényànyǎo

鱼沉雁杳



拼音yú chén yàn yǎo

注音ㄩˊ ㄔㄣˊ 一ㄢˋ 一ㄠˇ

解释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出处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例子源(刘源)出门年余,鱼沉雁杳。清·王韬《凇滨琐话·刘大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鱼沉雁杳是中性词。

繁体魚沉雁杳

近义杳无音信、鱼沉鸿断、鱼沉雁静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ㄩˊ   繁体    
部首  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GF  仓颉  NWM  郑码  RA  四角  27106  结构  上下电码  7625  区位  5167  统一码  9C7C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鱼(魚)的拼音:yú(ㄩˊ)  

⒈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⒉ 姓。

统一码

鱼字UNICODE编码U+9C7C,10进制: 40060,UTF-32: 00009C7C,UTF-8: E9 B1 BC。

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rracuda、fish

造字法

象形:像鱼形

English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鱼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词性变化

鱼的拼音:

  

〈词性:动〉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fish]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常用词组

鱼白、鱼白、鱼鳔、鱼饼、鱼舱、鱼池、鱼翅、鱼唇、鱼刺、鱼肚、鱼肚白、鱼饵、鱼粉、鱼肝油、鱼缸、鱼狗、鱼贯、鱼花、鱼际、鱼胶、鱼雷、鱼梁、鱼龙混杂、鱼笼、鱼篓、鱼米之乡、鱼目混珠、鱼漂、鱼肉、鱼水、鱼水情、鱼松、鱼塘、鱼网、鱼鲜、鱼汛、鱼盐、鱼雁、鱼秧子、鱼鹰、鱼游釜中、鱼跃、鱼子、鱼子酱

  拼音  chén   注音  ㄔㄣ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PMN  五笔98  IPWN  仓颉  EBHN  郑码  VWQD  四角  37117  结构  左右电码  3089  区位  1933  统一码  6C89  笔顺  丶丶一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沉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没(  )入水中,与“浮”相对:沉没。沉渣。沉浮(喻盛衰消长)。石沉大海。沉鱼落雁。静影沉璧。

⒉ 落下,陷入:沉陷。

⒊ 重量大:沉重。

⒋ 慎重,不轻浮:沉着(zhuó  )。沉毅。

⒌ 深切长久,程度深:沉思。沉滞。沉吟。沉默。

统一码

沉字UNICODE编码U+6C89,10进制: 27785,UTF-32: 00006C89,UTF-8: E6 B2 89。

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ep、heavy、sink

相关字词

重、浮、轻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沉的拼音:

ché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冘( yín  )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 同本义[sink]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石沉大海;沉溺(沉没水中)

(4) 埋没 [cover up;bury]。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5) 投水 [drown oneself in]。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6)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throw into river]。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7) 沉迷,沉溺 [indulge;be given to]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 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8) 又如:沉饮(沉迷于饮酒);沉酣(沉酒而酣适);沉乱(沉迷昏乱)

(9) 隐伏;隐没 [lie concealed;lie low]。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10) 降落、坠落 [fall;sink]。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11) 沉沦;沦落 [sink into]。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12) 忍住,压制 [restrain;keep down]。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词性变化

沉的拼音: chén  

〈词性:名〉

(1) 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water hole;paddy field]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2) 古水名 [the Chen River]。

(3) 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4) 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5) 指沉香 [agalloch eaglewood]。如:沉速(檀香。因檀木质重速沉,故称);沉速香饼儿(用檀香作主要原料的一种盘香)

沉的拼音: chén  

〈词性:形〉

(1) 深 [deep]。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2) 深沉 [concealing one’s real feelings]。如:沉厚 (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3) 份量重,重 [heavy]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 又如:一头沉;沉枷(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又指沉重,心思重重的。如:沉困 (沉重,困乏);沉纡(沉重迟缓);沉迟(沉重迟缓);沉悴(忧伤;衰颓;疲萎)

(5) 病情严重的 [critical]。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6) 沉着 [calm]。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7) 稳重 [steady]。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8) 低沉 [low and deep]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9) 如:沉冥(低沉冥寂);沉细(低沉细微);沉声(声调低沉)

(10) 沉静 [quiet]。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1) 沉闷 [depressing]。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2) 长久 [long-term;lasting]。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沉的拼音: chén  

〈词性:副〉

(1) 程度深 [deeply]。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 极,十分 [very]。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常用词组

沉不住气、沉沉、沉甸甸、沉淀、沉淀、沉浮、沉痼、沉积、沉寂、沉浸、沉静、沉疴、沉雷、沉沦、沉闷、沉迷、沉湎,沉湎于、沉没、沉默、沉默寡言、沉溺,沉溺于、沉凝、沉睡、沉思、沉潭、沉痛、沉痛、沉稳、沉陷、沉香、沉箱、沉吟、沉勇、沉鱼落雁、沉郁、沉郁顿挫、沉冤、沉冤莫白、沉渣、沉滞、沉重、沉住气、沉着、沉滓、沉醉

  拼音  yàn   注音  一ㄢˋ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DWWY  仓颉  MOOG  郑码  GGNN  四角  71215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7159  区位  4967  统一码  96C1  笔顺  一ノノ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雁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雁行(háng   )。雁序。雁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雁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统一码

雁字UNICODE编码U+96C1,10进制: 38593,UTF-32: 000096C1,UTF-8: E9 9B 81。

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贋鳫鴈

汉英互译

wild goose

造字法

形声:从隹,从人、厂声

English

wild goo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雁的拼音: y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从人,厂( hǎn  )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2)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wild goose]

雁,雁鸟也。——《说文》

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

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 杜甫《遣兴五首》

(3)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也指官吏的排班);雁臣(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如雁的往返有定候)

(4) 代书信 [letter]。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

词性变化

雁的拼音: yàn  

〈词性:形〉

通“赝”。伪造的,假的 [false]

鲁以其雁往。——《韩非子·说林下》。曾廷枚云:“真赝,本作真雁,后人加贝。”

浸渍数日,漆絮败溃,雁迹尽露。——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常用词组

雁荡山、雁过拔毛、雁行、雁来红、雁门关、雁序、雁阵

  拼音  yǎo   注音  一ㄠ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JF  仓颉  DA  郑码  FKVV  四角  40609  结构  上下电码  2641  区位  7235  统一码  6773  笔顺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杳的拼音:yǎo(一ㄠˇ)  

⒈ 无影无声:杳无音信。杳然无声。杳如黄鹤(喻人或物全无踪影)。

⒉ 幽暗,深广:杳渺。杳冥。

统一码

杳字UNICODE编码U+6773,10进制: 26483,UTF-32: 00006773,UTF-8: E6 9D B3。

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杳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tant and out of sight

造字法

会意:从木、从日

English

obscure, dark, mysterious, dee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杳的拼音: yǎo  

〈词性:形〉

(1)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2) 同本义 [gloomy]

杳,冥也。——《说文》

杳旭卉兮。——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

独驰思乎杳冥。——傅毅《舞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杳杳冥冥(昏暗幽远);杳蒙(迷茫,模糊不清)

(4) 幽深 [deep and serene]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楚辞·屈原·九章·怀沙》

(5) 又如:杳杳(幽暗深远的样子);杳然(幽深的样子);杳昧(深幽隐晦)

(6) 渺茫;深远;高远 [remote]

杳不知所之也。(杳,深远没有尽头,这里表听不到声音,今有成语:“杳无音信”。之:到。)——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奇秀深杳。——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杳远(渺茫遥远)

(8) 消失,不见踪影 [without a trace]。如:杳无影响(毫无音讯);杳沉(消失,渺茫无踪);杳绝(消失)

常用词组

杳渺、杳冥、杳如黄鹤、杳无人烟、杳无音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