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è cì liè děng
注音ㄩㄝˋ ㄘˋ ㄌ一ㄝˋ ㄉㄥˇ
解释次:次序;躐等:越级。超越等级次序。
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第一道》:“今陛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越次躐等是中性词。
近义越次超伦
动物生肖牛,虎,蛇
越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⒉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⒊ 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⒋ 消散:“精神劳则越”。
⒌ 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⒍ 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
⒎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⒏ 姓。
越字UNICODE编码U+8D8A,10进制: 36234,UTF-32: 00008D8A,UTF-8: E8 B6 8A。
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䟠趏
be at a high pitch、exceed、get over
形声:从走、戊声
exceed, go beyond; the more ...
详细解释◎ 越的拼音: yuè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戉( yuè )声。本义:经过,越过)
(2) 同本义 [pass over;cross]
越,度也。——《说文》
越,渡也。——《广雅》
越十七扼。——《吕氏春秋·长攻》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崖可越焉?——《楚辞·天问》
越天都之胁。——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予越其右。
越长城之限。——清· 姚鼐《登泰山记》
越中岭。
(3) 又如:越位;越度(跨越);越绝(越过,度过);越陌度阡(穿过田间小路);越冬(过冬)
(4) 超越,跃过 [get over;jump over]
戒勿越。——《礼记·曲礼》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武王伐纣平话》
(5) 又如:越墙而逃;越级升迁;越先(超过,超越)
(6) 超过;超出 [exceed;overstep]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宣帝纪》
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柳宗元《断刑论下》
(7) 又如:越礼(不守礼规;超越礼仪范围);越次(越出位次;越出序列);越职;越分(超过本分);越俎(比喻逾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越规(超越规范)
(8) 传播,宣扬 [propagate]
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9) 失坠;坠落 [fall]
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书·盘庚中》
(10) 飘散;散失 [disperse]。如:越香(散发的香气);越气(犹清香);越裂(散失;消散)
(11) 劫夺,抢劫 [rob]
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书·康诰》
(12) 又如:越货(抢劫财物)
(13) 及、到 [attain;reach;come up to]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 越的拼音: yuè
〈词性:副〉
(1) 愈…愈… [the more…the more…]。如:越盘水越深(喻指迷不悟,越陷越深);越搀越醉(越扶越醉。酒醉的人若有人搀扶,醉意会更浓。比喻乘有人帮忙或劝说时,越发胡作非为);跳得越高,摔得越惨;真理越辩越明
(2) 愈加 [more and more]。如:越性(更加);越寂寂(十分寂静);越法(更加)
(3) 〈词性:助〉 无义
越,于也。於也。——《广韵》
越至于今。——《书·微子》
越其罔有黍稷。——《书·盘庚上》
越兹丽刑。——《书·吕刑》
◎ 越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古国名。也称“於越” [Yue state],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佘。封于会稽。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称要霸,战国时为楚灭
越人语天姥。——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古民族名 [Yue nationality]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胡越为一体。——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古时江浙粤闽之地越族所居,谓之百越。越与“粤”通,百越亦作百粤
(4) 地域的代称 [area name]
(5) 指广东、广西地区,也作中国南方的泛称
为越之雪。——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越蜀吠怪。
(6) 又如:越鸟南栖(南方的鸟飞到北方,也会栖歇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思想之情)
(7) 指浙江省或该省东部地区,也专指绍兴一带。如:越剧(即绍兴一带的剧种)
(8) 姓
越冬、越冬作物、越发、越分、越轨、越过、越级、越界、越境、越橘、越剧、越礼、越权、越席、越野、越野赛跑、越狱、越障、越俎代庖
次的拼音:cì(ㄘˋ)
⒈ 第二:次日。次子。次等。次要。
⒉ 质量、品质较差的:次品。次货。
⒊ 等第,顺序:次第。次序。名次。
⒋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次氯酸。
⒌ 中间:胸次。
⒍ 量词,回:次数(shù )。初次。三番五次。
⒎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次。舟次。次所。
⒏ 姓。
次字UNICODE编码U+6B21,10进制: 27425,UTF-32: 00006B21,UTF-8: E6 AC A1。
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ypo-
主、好
形声:从欠、冫声
order, sequence; next
详细解释◎ 次的拼音: cì
〈词性:动〉
(1)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 同本义 [stop]
次,舍也。——《礼记·檀弓上》注
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
(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 次的拼音: cì
〈词性:形〉
(1) 第二,居其次 [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
(3) 副,贰 [second;vice]。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4) 属于质量差的 [subquality]。如:次品
◎ 次的拼音: cì
〈词性:名〉
(1) 顺序,等第 [sequence;order]
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
(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order]。如:圆锥是二次曲线
(4) [量词]∶表示行动的回数 [times]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
(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
(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stopover]。如:旅次
次大陆、次等、次第、次第、次官、次货、次级、次贫、次品、次日、次数、次序、次要、次韵、次长、次之
躐的拼音:liè(ㄌ一ㄝˋ)
⒈ 超越:躐级。躐进。躐等(超越等级,不按次序)。
⒉ 践踏,踩。
躐字UNICODE编码U+8E90,10进制: 36496,UTF-32: 00008E90,UTF-8: E8 BA 90。
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躐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形声:左形右声
to stride over; to step across
详细解释◎ 躐的拼音: liè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巤( liè )声。本义:逾越)
(2) 同本义 [overstep;go beyond;skip over]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礼记·学记》
(3) 又如:躐席(不依照礼的规范登席入坐);躐居(跃居)
(4) 踩踏 [trample upon]
遂躐乎王庭。——汉· 扬雄《长杨赋》
(5) 又如:躐趿(践踏);躐玷(践污玷辱)
(6) 越级提升 [promote by pass the immediate leadership]。如:躐迁(越级提升);躐登(越级登迁);躐官(越级升任)
(7) 通“擸”。持,拿 [hold;take]
则躐孆整襟。——《后汉书·崔骃传》
躐等、躐级、躐进
等的拼音:děng(ㄉㄥˇ)
⒈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⒉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
⒊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⒋ 特指台阶的级。
⒌ 种,类:这等事。
⒍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等。尔等。
⒎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等地。
⒏ 候,待:等候。等待。
⒐ 待到:等我写完。
⒑ 同“戥”。
等字UNICODE编码U+7B49,10进制: 31561,UTF-32: 00007B49,UTF-8: E7 AD 89。
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䒭䓁
class、grade、rank、wait、when
形声:从竹、寺声
rank, grade; wait; equal; 'etc.'
详细解释◎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2) 同本义 [orderly bamboo slips]
等,齐简也。——《说文》
(3) 等级;辈分 [class;grade]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5) 台阶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to the house]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
(6) 类型;样子 [sort;shape]
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
(7)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8) 戥子 [small steelyard]。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动〉
(1) 等同,使一样 [equate]
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
(2)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3) 等待,等候 [wait]
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
(4)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
(5) 推迟 [delay]。如:等几天再看
(6) 区别等次 [differentiate]
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
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
(7)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
(8) 衡量 [weigh]。如:等量(衡量;比较)
◎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形〉
程度、数量相等 [equal]
等,齐也。——《广雅·释诂四》
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
◎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助〉
(1)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s]
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3) 列举后煞尾 [etc.]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5)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 [and so on]
关羽、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购置笔、纸等
◎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副〉
(1) 一样,同样 [same]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2)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等比级数、等臂天平、等边三角形、等差、等差级数、等次、等衰、等待、等到、等等、等地、等而下之、等分、等份,等份儿、等高线、等号、等候、等级、等价、等离子体、等量、等量齐观、等米下锅、等身、等式、等速、等同、等外、等闲、等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