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越瘦秦肥的意思

yuèshòuqínféi

越瘦秦肥



拼音yuè shòu qín féi

注音ㄩㄝˋ ㄕㄡˋ ㄑ一ㄣˊ ㄈㄟˊ

解释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出处唐 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例子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将焉用彼过谁欤,那知越瘦秦肥?”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感情越瘦秦肥是中性词。

近义越人肥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走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FHAT  五笔98  FHAN  仓颉  GOIV  郑码  BOHZ  四角  43805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390  区位  5229  统一码  8D8A  笔顺  一丨一丨一ノ丶一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越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⒉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⒊ 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⒋ 消散:“精神劳则越”。

⒌ 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⒍ 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

⒎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⒏ 姓。

统一码

越字UNICODE编码U+8D8A,10进制: 36234,UTF-32: 00008D8A,UTF-8: E8 B6 8A。

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䟠趏

汉英互译

be at a high pitch、exceed、get over

造字法

形声:从走、戊声

English

exceed, go beyond; the more ...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越的拼音: yuè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戉( yuè  )声。本义:经过,越过)

(2) 同本义 [pass over;cross]

越,度也。——《说文》

越,渡也。——《广雅》

越十七扼。——《吕氏春秋·长攻》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崖可越焉?——《楚辞·天问》

越天都之胁。——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予越其右。

越长城之限。——清· 姚鼐《登泰山记》

越中岭。

(3) 又如:越位;越度(跨越);越绝(越过,度过);越陌度阡(穿过田间小路);越冬(过冬)

(4) 超越,跃过 [get over;jump over]

戒勿越。——《礼记·曲礼》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武王伐纣平话》

(5) 又如:越墙而逃;越级升迁;越先(超过,超越)

(6) 超过;超出 [exceed;overstep]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宣帝纪》

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柳宗元《断刑论下》

(7) 又如:越礼(不守礼规;超越礼仪范围);越次(越出位次;越出序列);越职;越分(超过本分);越俎(比喻逾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越规(超越规范)

(8) 传播,宣扬 [propagate]

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9) 失坠;坠落 [fall]

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书·盘庚中》

(10) 飘散;散失 [disperse]。如:越香(散发的香气);越气(犹清香);越裂(散失;消散)

(11) 劫夺,抢劫 [rob]

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书·康诰》

(12) 又如:越货(抢劫财物)

(13) 及、到 [attain;reach;come up to]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词性变化

越的拼音: yuè  

〈词性:副〉

(1) 愈…愈… [the more…the more…]。如:越盘水越深(喻指迷不悟,越陷越深);越搀越醉(越扶越醉。酒醉的人若有人搀扶,醉意会更浓。比喻乘有人帮忙或劝说时,越发胡作非为);跳得越高,摔得越惨;真理越辩越明

(2) 愈加 [more and more]。如:越性(更加);越寂寂(十分寂静);越法(更加)

(3) 〈词性:助〉 无义

越,于也。於也。——《广韵》

越至于今。——《书·微子》

越其罔有黍稷。——《书·盘庚上》

越兹丽刑。——《书·吕刑》

越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古国名。也称“於越” [Yue state],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佘。封于会稽。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称要霸,战国时为楚灭

越人语天姥。——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古民族名 [Yue nationality]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胡越为一体。——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古时江浙粤闽之地越族所居,谓之百越。越与“粤”通,百越亦作百粤

(4) 地域的代称 [area name]

(5) 指广东、广西地区,也作中国南方的泛称

为越之雪。——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越蜀吠怪。

(6) 又如:越鸟南栖(南方的鸟飞到北方,也会栖歇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思想之情)

(7) 指浙江省或该省东部地区,也专指绍兴一带。如:越剧(即绍兴一带的剧种)

(8) 姓

常用词组

越冬、越冬作物、越发、越分、越轨、越过、越级、越界、越境、越橘、越剧、越礼、越权、越席、越野、越野赛跑、越狱、越障、越俎代庖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简体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UVHC  五笔98  UEHC  仓颉  KHXE  郑码  TNXS  四角  001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60  区位  4261  统一码  7626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瘦的拼音:shòu(ㄕㄡˋ)  

⒈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瘦溜(“溜”读轻声)。瘦弱。瘦小。瘦削。瘦俏。瘦长(cháng   )。瘦瘪。消瘦。清瘦。瘦骨嶙峋。

⒉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瘦了。

⒊ 细削,单薄:字小而瘦。

⒋ 土地瘠薄:瘦瘠。

⒌ 遒劲有骨力:书贵瘦硬。水清石瘦。

统一码

瘦字UNICODE编码U+7626,10进制: 30246,UTF-32: 00007626,UTF-8: E7 98 A6。

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痩膄

汉英互译

emaciated、lankness、lean、poor、thin、tight、thinness

相关字词

肥、胖

造字法

形声:从疒、叟声

English

thin, emaciated, lean; meag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瘦的拼音: shòu  

〈词性:形〉

(1) (形声。从疒( chuáng  ),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

(2) 同本义 [thin;skinny;slender]。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tight;small]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土地]瘠薄,不肥沃 [not fertile]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steep;sharp]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small and forceful]。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词性变化

瘦的拼音: shòu  

〈词性:动〉

消损;减少 [become thin;reduce]。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常用词组

瘦瘪、瘦长、瘦长子、瘦高挑儿、瘦骨嶙峋、瘦猴似的、瘦瘠、瘦劲、瘦精精、瘦牛、瘦俏、瘦缺、瘦弱、瘦小、瘦削、瘦子

  拼音  qín   注音  ㄑ一ㄣˊ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DWTU  仓颉  QKHD  郑码  COMF  四角  5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4440  区位  3956  统一码  79E6  笔顺  一一一ノ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秦的拼音:qín(ㄑ一ㄣˊ)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⒉ 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⒊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统一码

秦字UNICODE编码U+79E6,10进制: 31206,UTF-32: 000079E6,UTF-8: E7 A7 A6。

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in

造字法

会意:从禾、从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秦的拼音: Qín  

〈词性:名〉

(1)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2) 秦,部落名 [Qin tribe]。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秦, 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 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 甘肃秦州清水县。”

(3) 古国名 [Qin state]。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4)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the Qin Dynasty]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 韩亡 魏。

秦王色挠。

(5)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6) 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China]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 秦。——《乐府诗选》

(7)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8) 古地区名 [Qin district]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

(9) 陕西省的简称 [Shanxi province]。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10)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 [a cicada-like insect]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常用词组

秦欢晋爱、秦皇岛市、秦椒、秦晋、秦晋之缘、秦镜高悬、秦岭、秦皮、秦腔、秦越、秦篆

  拼音  féi   注音  ㄈㄟˊ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CN  仓颉  BAU  郑码  QYIA  四角  77217  结构  左右电码  5142  区位  2342  统一码  80A5  笔顺  ノフ一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肥的拼音:féi(ㄈㄟˊ)  

⒈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

⒉ 土质含养分多的:肥沃。肥美(a.肥沃;b.肥壮、丰美)。

⒊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肥料。肥力。

⒋ 使田地增加养分:肥田。

⒌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肥大。肥瘦儿。

统一码

肥字UNICODE编码U+80A5,10进制: 32933,UTF-32: 000080A5,UTF-8: E8 82 A5。

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t、large、loose、rich

相关字词

胖、沃、瘦、薄

造字法

会意:从月、从巴

English

fat, plump, obese; ferti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肥的拼音: féi  

〈词性:形〉

(1)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2) 同本义 [corpulent;fat]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4) 引申为肥沃 [fertile]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6) 茁壮,粗大 [sturdy;stout]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7) 又如:肥茂(肥壮茂盛);肥茁(肥壮);肥润(肥壮润泽);肥泽(肌肉丰润)

(8) 富裕 [rich]。如:肥强(富饶强盛)

(9) 衣服又宽又大 [loose]。如: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肥大

(10) 赚钱又不费力 [lucrative]。如:肥秩(收入丰厚的官位)

词性变化

肥的拼音: féi  

〈词性:动〉

(1) 使土地肥沃 [fertilize]

掩地表亩,剌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荀子·富国》

(2) 使发财 [enrich]。如:肥己

(3) 通“非”( fēi  )。责难 [censure;blame]

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 晋国黜之。——《列子·黄帝》

肥的拼音: féi  

〈词性:名〉

(1) 肥料 [fertilizer]。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2) 不正当的财物 [illgotten wealth]。如:暗中分肥

(3) 油脂 [fat]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4) 古国名 [Fei state]。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姓

常用词组

肥肠、肥大、肥厚、肥料、肥美、肥胖、肥缺、肥实、肥硕、肥田粉、肥头大耳、肥沃、肥鲜、肥效、肥皂、肥壮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