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è yíng zé shí
注音ㄩㄝˋ 一ㄥˊ ㄗㄜˊ ㄕˊ
解释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出处《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例子《宋书 律历志下》:“月盈则食,必在月冲。”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月盈则食是贬义词。
繁体月盈則食
近义物极必反、日中则昃
动物生肖牛,虎,蛇
月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⒉ 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⒊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⒋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⒌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
月字UNICODE编码U+6708,10进制: 26376,UTF-32: 00006708,UTF-8: E6 9C 88。
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㬴囝肉腎
Diana、Luna、mo.、month
象形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详细解释◎ 月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moon]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month]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moon light]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menses]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month of pregnant or confinement]。如:在月子里
(11) [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 [moon-like]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monthly]。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beautiful]。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月半、月报、月饼、月城、月初、月底、月度、月份、月份牌,月份牌儿、月宫、月工、月光、月光期、月桂、月桂树、月黑、月华、月季、月经、月刊、月亏、月蓝、月老、月历、月利、月亮、月令、月轮、月杪、月末、月票、月婆子、月钱、月琴、月球、月全食、月色、月食、月事、月台、月台票、月头儿、月尾、月夕、月夕花朝、月息、月下花前、月下老人、月相、月薪、月牙,月芽,月牙儿、月晕、月震、月中、月子、月子病
盈的拼音:yíng(一ㄥˊ)
⒈ 充满:盈满。盈溢。充盈。沸反盈天。
⒉ 多余:盈余。盈亏。盈利。
盈字UNICODE编码U+76C8,10进制: 30408,UTF-32: 000076C8,UTF-8: E7 9B 88。
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夃盁溋
be filled with、be full of、surplus、increscence
亏
会意
fill; full, overflowing; surplus
详细解释◎ 盈的拼音: yíng
〈词性:动〉
(1) (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2) 同本义 [be full of]
盈,满器也。——《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乐主其盈。——《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
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3) 又如:盈盈(充盈、充积的样子);车马盈门;充盈(充满);盈抱(满杯);盈科(水多满坑坎);盈衍(充斥;充满);盈庭(亦作盈廷。充满朝廷);盈衿(满胸;满杯);盈塞(充满;填塞);盈漫(充积散乱)
(4) 自满;满足 [be enough;be sufficient;satisfy]
穷涯而反,盈量知归。——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序
(5) 又如:盈厌(满足);盈量(达到所能容纳或经受的最大限度);盈数(指十、百、千、万等整数)
(6) 溢出 [spill over]
水流而不盈。——《易·坎》
(7) 长,增加 [increase;raise]
进退盈缩变化。——《战国策·秦策三》
盈缩卷舒,与时变化。——《淮南子·俶真》
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8) 又如:盈耗(增减)
(9) 超过 [surpass]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南朝宋· 鲍照《苦热行》
◎ 盈的拼音: yíng
〈词性:形〉
(1) 丰满,匀称好看 [full and round]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2) 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3) 圆满,无残缺 [complete]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4) 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5) 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have a surplus of]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6) 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7) 盛,旺盛 [flourishing]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8) 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9) 丰足 [sufficient]。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10) 众多 [numerous]。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盈亏、盈利、盈满、盈满之咎、盈溢、盈盈、盈盈秋水、盈盈在目、盈余、盈则必亏
则(則)的拼音:zé(ㄗㄜˊ)
⒈ 模范:以身作则。
⒉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⒊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⒋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⒌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⒍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⒎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⒏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⒐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
则字UNICODE编码U+5219,10进制: 21017,UTF-32: 00005219,UTF-8: E5 88 99。
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則
criterion、follow、rule、standard
会意
rule, law, regulation; grades
详细解释◎ 则的拼音:
則 zé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7) 榜样 [example]。如:以身作则
◎ 则的拼音:
則 zé
〈词性:动〉
(1) 划分等级 [grade]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2) 仿效,效法 [follow;imitate]。如:则先烈之言行
(3) 做,作 [do]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 则的拼音:
則 zé
<连>
(1) 正相反 [but]
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则又望其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
(3) 表示相反或对照 [however]
则耻师焉。——唐· 韩愈《师说》
(4) 又如:今则不然
(5) 表示平列关系 [and]
则桃李冬实。——宋· 沈括《梦溪笔谈》
则桃李夏荣。
(6) 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if]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7)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
◎ 则的拼音:
則 zé
〈词性:副〉
(1) 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so]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则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则绿草如茵。
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
(2) 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then]
则难者亦易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则易者亦难矣。
则治之如所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immediately]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那就在殿堂下歃血订盟。歃血,是古代订盟的仪式,取牲血盛于盘中,以口微微吸吞,以示守信。华屋,漂亮的堂宇,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only]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5) 又如: 则除(唯有, 只有); 则索(只好; 须得); 则情(只好管); 则故(只管,只顾)
(6) 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already]
客则鼾睡。——明· 魏禧《大铁椎传》
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7) 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instead;on the contrary]
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 则的拼音:
則 zé
〈词性:量〉
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如:新闻一则;寓言四则
则则、则个、则例、则甚
食的拼音:shí(ㄕˊ)
⒈ 吃:食肉。食欲。
⒉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⒊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⒋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食的拼音:sì(ㄙˋ)
⒈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食的拼音:yì(一ˋ)
⒈ 用于人名:郦食其(jī )(中国汉代人)。
食字UNICODE编码U+98DF,10进制: 39135,UTF-32: 000098DF,UTF-8: E9 A3 9F。
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蝕飠饣飼
eat、eclipse、food、edible、meal
会意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详细解释◎ 食的拼音: shí
〈词性:名〉
(1) (会意。从饣皀,饣声。本义:饭,饭食)
(2) 同本义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food]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4) 粮食 [grains]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6) 食物的通称 [food]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7)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8) 食禄,俸禄 [official's salary]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9)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omen]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
(10) 亏损。后作“蚀” [loss]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
(11) 特指日蚀或月蚀 [eclipse]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
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
◎ 食的拼音: shí
〈词性:动〉
(1) 吃 [eat]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苏洵《六国论》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sì )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3)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depend on;rely on]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
(4)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采(受纳采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5) 享受;受 [enjoy]
居右,食嘉。——王充《论衡》
(6)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7) 垦耕 [reclaim]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
(8)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9) 背弃[诺言] [go back on]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10) 又如:食言而肥
(11) 接受,采纳 [accept]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12) 祭献,享祀 [offer sacrifice]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13)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14) 另见 sì;yì
◎ 食的拼音: sì
〈词性:动〉
(1)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feed]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
(3) 使鬼神享受祭品 [enjoy sacrifice]。如:食祭(用酒饭祭祖)
(4) 饲养 ;喂养;供养 [raise;rear;feed;make offerings to]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韩愈《杂记》
(5) 又如:食马(喂马)
(6) 引申为喂奶 [suckle]。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7) 宴请 [entertain at a banquet]
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礼·地官》
(8) 另见 shí;yì
◎ 食的拼音: yì
(1)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2) 另见 shí,s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