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岳镇渊渟的意思

yuèzhènyuānshēng

岳镇渊渟



拼音yuè zhèn yuān shēng

注音ㄩㄝˋ ㄓㄣˋ ㄩㄢ ㄕㄥ

解释岳,亦写作“岳”。谓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亦作“岳峙渊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出处《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岳镇渊渟是中性词。

繁体嶽鎮淵渟

近义岳峙渊渟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RGMJ  五笔98  RMJ  仓颉  OMU  郑码  PDAL  四角  72772  结构  上下电码  1471  区位  5232  统一码  5CB3  笔顺  ノ丨一丨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岳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高大的山:五岳(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⒉ 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岳丈。岳父。岳母。叔岳。

⒊ 姓。

统一码

岳字UNICODE编码U+5CB3,10进制: 23731,UTF-32: 00005CB3,UTF-8: E5 B2 B3。

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岳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gh mountains、wife's parents

造字法

会意:从丘、从山

English

mountain peak;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岳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嶽”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2) 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high mountain]

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大雅·崧山》

(3) 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又如:岳宗(五岳之中的嵩山);岳帝(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岳华(西岳华山);岳庙(五岳之神的庙宇。特指东岳庙)

(4) 高大的山 [high mountain]

二女感于崇岳兮。——《思玄赋》。注:“山也。”

山岳潜形。——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岳阡(山上墓道);岳秀(山岳秀丽);岳峙(谓如高山耸立);岳神(山神);岳镇渊停(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多形容人坚定沉着)

(6) 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 [wife's parents]。如:岳老子(方言。岳父);岳翁(岳父)

词性变化

岳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姓

(2) “嶽”另见 yuè  

常用词组

岳父、岳家、岳母、岳丈、岳祖父、岳祖母

  拼音  zhèn   注音  ㄓㄣˋ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QFHW  仓颉  OPJBC  郑码  PELO  四角  84781  结构  左右电码  6966  区位  5382  统一码  9547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镇(鎮)的拼音:zhèn(ㄓㄣˋ)  

⒈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

⒉ 以武力维持安定: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

⒊ 安定:镇静。镇定。

⒋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镇。

⒌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⒍ 较大的集市:城镇。村镇。

⒎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镇。

⒏ 整个一段时间:镇日(整天)。

⒐ 时常:十年镇相随。

⒑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⒒ 姓。

统一码

镇字UNICODE编码U+9547,10进制: 38215,UTF-32: 00009547,UTF-8: E9 95 87。

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鎮鎭

汉英互译

calm、communalize、ease、guard、press down、town

造字法

形声:从钅、真声

English

town, market place; suppr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镇的拼音:

(1) 鎮 zhèn  

(2)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3) 同本义 [press down;weigh down]

镇,博压也。——《说文》

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

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

(4)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

(5) 镇服 [put down]

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

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

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

(6)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

(7) 压制,用武力限制 [suppress]。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

(8)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

(9) 抑制 [restrain]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

(10)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

(11) 安定;安抚 [pacify]

镇,安也。——《广雅》

镇定大事。——《国语·晋语》

镇国家,抚百姓。——《史记》。

(12)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

(13) 镇守,驻守 [garrison;guard]

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

(14)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

(15) 使冷 [cool]。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

词性变化

镇的拼音:

(1) 鎮 zhèn  

(2) 压东西的重物 [ballast;weight]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

(3)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garrison post]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

(4)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

(5) 集镇,市镇 [town]。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

(6)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

(7)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chief mountain]

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

(8)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strategical post]

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

(9)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zhen]。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10) 根本;基础 [base;foundation;basis]

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

(11) 姓

镇的拼音:

(1) 鎮 zhèn  

(2) 常;永久 [constant;permanent;often]

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

(3)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

(4) 整,全 [whole;all]

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

(5)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常用词组

镇尺、镇定、镇定自若、镇反、镇服、镇唬、镇静、镇流器、镇民、镇慑、镇日、镇守、镇痛、镇压、镇纸、镇子

  拼音  yuān   注音  ㄩㄢ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TOH  仓颉  ELFL  郑码  VNUF  四角  3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3220  区位  5208  统一码  6E0A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渊(淵)的拼音:yuān(ㄩㄢ)  

⒈ 深水,潭:渊水。渊谷。渊林。渊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渊。临渊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⒉ 深:渊博。渊源。渊浩。渊玄。渊邈。渊儒。渊识(精深的见识)。

⒊ 姓。

统一码

渊字UNICODE编码U+6E0A,10进制: 28170,UTF-32: 00006E0A,UTF-8: E6 B8 8A。

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淵囦渁渕灁㴊㶜

汉英互译

deep、deep pool

English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渊的拼音:

yuān  

〈词性:名〉

(1)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2) 同本义 [whirling water]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3)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4) 深潭 [deep pool]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 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涂(泥潭);渊潭(深潭);渊跃(龙在渊中跃动欲飞)

(6) 人或物聚集的处所 [haunt]

略茺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后汉书》

(7) 又如:渊府(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

词性变化

渊的拼音:

yuān  

〈词性:形〉

(1) 深;深远;渊博 [deep;profound]

渊,深也。——《小尔雅》

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渊渊其渊。——《礼记·中庸》

(2) 又如:渊微(渊博细致、见微知著);渊才(渊博的才能);渊匠(学识,渊博的人);渊衷(内心);渊心(渊深的内心);渊玄(深邃;深奥);渊奥(深奥)

常用词组

渊博、渊海、渊默、渊深、渊薮、渊源

  拼音  tíng tīng   注音  ㄊ一ㄥˊ ㄊ一ㄥ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YPS  仓颉  EYRN  郑码  VSWA  四角  30121  结构  左右电码  3285  统一码  6E1F  笔顺  丶丶一丶一丨フ一丶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渟的拼音:tíng(ㄊ一ㄥˊ)  

⒈ 水积聚而不流动:“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

⒉ (水)深:崇渟。

其他字义

渟的拼音:tīng(ㄊ一ㄥ)  

⒈ 古同“汀”,水边平地。

统一码

渟字UNICODE编码U+6E1F,10进制: 28191,UTF-32: 00006E1F,UTF-8: E6 B8 9F。

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氵、亭声

English

(of water) not flowing; cl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渟的拼音: tíng  

〈词性:动〉

(1) 水积聚不流 [(of water)stagnate]

渟,止也。——《广雅·释诂三》

渟涔障溃。——《文选·马融·长笛赋》

(2) 又如:渟洄(渟滢,渟潆。水回旋不进的样子);渟洿(停滞不流的样子);渟涵(水积聚;水泽)

词性变化

渟的拼音: tíng  

〈词性:形〉

(1) 深 [deep]。

(2) 如:渟泓(积水深的样子)

(3) 水明静清澈的 [clear]。

(4) 如:渟渟(水平静的样子);渟澂(水静而清澈)

岳镇渊渟: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