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语简意赅的意思

jiǎngāi

语简意赅



拼音yǔ jiǎn yì gāi

注音ㄩˇ ㄐ一ㄢˇ 一ˋ ㄍㄞ

解释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出处余易木《初恋的回声》十一:“如今,当‘周马’这个绰号,由于语简意赅,迅速地成为我的正式代号的时候,我反而处之泰然了。”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语简意赅是中性词。

繁体語簡意賅

近义言简意赅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ǔ yù   注音  ㄩˇ ㄩ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GKG  仓颉  IVMMR  郑码  SBXJ  四角  31761  结构  左右电码  6133  区位  5179  统一码  8BED  笔顺  丶フ一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语(語)的拼音:yǔ(ㄩˇ)  

⒈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⒉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⒊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⒋ 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的拼音:yù(ㄩˋ)  

⒈ 告诉:不以语人。

统一码

语字UNICODE编码U+8BED,10进制: 35821,UTF-32: 00008BED,UTF-8: E8 AF AD。

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unjabi

造字法

形声:从讠、吾声

English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语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discuss;talk about;comment;argue;debate]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speak;say;talk]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cry;chirp;roar]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词性变化

语的拼音:

  

〈词性:名〉

(1) 说的话 [spoken language;word]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idiom;set phrase;proverb;saying]。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word]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language]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signal]。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term used in analysis of sentences]。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常用词组

语病、语词、语调、语法、语锋、语感、语画、语汇、语境、语句、语类楚声、语录、语气、语声、语失、语素、语态、语文、语无伦次、语系、语序、语焉不详、语言、语言学、语义学、语意、语音、语音学、语音学、语用学、语源、语云、语种、语重心长、语助词、语族

基本词义

语的拼音:

  

〈词性:动〉

(1) 告诉,使知道 [inform;tell]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可]以语人

(3) 另见   

  拼音  jiǎn   注音  ㄐ一ㄢˇ   繁体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TUJF  仓颉  HLSA  郑码  MTK  四角  88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675  区位  2882  统一码  7B80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丨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简(簡)的拼音:jiǎn(ㄐ一ㄢˇ)  

⒈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简牍。简策。简册。

⒉ 书信:简帖。简札。信简。书简。

⒊ 不复杂: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

⒋ 选择:简拔。简选。简任。

⒌ 姓。

统一码

简字UNICODE编码U+7B80,10进制: 31616,UTF-32: 00007B80,UTF-8: E7 AE 80。

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簡䉍

汉英互译

bamboo slips for writing on、brief、letter、simp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竹、间声

English

simple, terse, succinct, a le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简的拼音:

ji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2)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bamboo slips]

畏此简书。——《诗·小雅·出车》

执简记。——《礼记·王制》。注:“策书也。”

小简而长。——《考工记·弓人》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又如:简素(竹简与缣素。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简书(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称为简书);简札(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简帛(简牍与帛。古代书写用品)

(4) 书籍;信札 [book;letter]

呻吟槁简,诵死人之语。——《盐铁论·大论》

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

(5) 又如:简末(文牍书简末幅);简策(指书籍);简囊(装书籍的袋子);简书(泛指文书,信札)

(6) 古兵器。鞭类 [whips]

其人年少,虎体人形,腕悬铁简,身挂绿袍。——《薛仁贵征辽事略》

(7) 又如:简格(盛放弩矢的用具及放刀剑的架子)

(8) 两根长约六十五厘米的竹片组成的打击乐器,名云扬板,以左手夹击发声来显示节拍 [bamboo's clips]。如:简子(简板。说唱曲艺时用以伴奏)

(9) 水名 [Jian River]。古黄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约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栗陵县境

词性变化

简的拼音:

jiǎn  

〈词性:形〉

(1) 简省;简易;简单 [simple;simplified;brief]

繁文简节之音作。——《礼记·乐记》。注:“少易也。”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郦元之简。—— 宋· 苏轼《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

(2) 又如:简绝(简练,爽快);简至(治事简易,思想通达);简编凛烈(历史是无情的);简选(简择选拔);简阔(简略宽疏)

(3) 稀少 [rare]。如:简少(稀少;缺少);简出(少出);简缺(疏略缺失);简讼(减少刑狱讼事);简细(细小琐碎)

(4) 大[great]

吾党之小子狂简。——《论语》

周之简圭。——《淮南子·说山》

(5) 又如:简圭(大的玉圭);简珠(大珠)

简的拼音:

jiǎn  

〈词性:动〉

(1) 通“柬”。选择 [select]

简能而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盖简桃核。——清·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简放(选出遣散);简界(精选之后);简选(简择选拔);;简卜(择日卜问);简才(选择贤才);简用(选用);简拔(选拔,选用提拔)

(3) 怠慢;倨傲 [cold-shoulder;slight]。如:简侮(轻侮);简薄(鄙薄轻视);简倨(犹高傲);简恣(简慢放肆);简亵(怠慢,失敬不恭);简弛(惰慢弛废);简怠(怠慢)

(4) 简化,使得简单或较简单 [simplify]。如:简出(精简放出);简缘(减除繁冗的外务。即寡欲)

(5) 检阅 [review]。如:简稽(检阅稽核);筒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简阅(检阅);简徒(检阅部众)

(6) 检查;检验 [check;test]

细细简认,件件都是王庆的。——《水浒传》

(7) 又如:简尸(验尸);简较(查阅;核对);简验(检查验看);简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

(8) 捐弃;剔除 [get rid of;remove]。如:简去(剔除);简汰(裁减;淘汰);简除(减免废除);简弃(捡除;抛弃)

(9) 分别;辨别 [distinguish]。如:简认(辨认);简别(甄别);简序(甄别次序);简第(甄别等第);简会(区别理解)

(10) 通“谏”。谏诤,直言规劝 [criticize sb.'s faults frankly]

犹之未远,是用大简。——《左传·成公八年》

常用词组

简拔、简报、简本、简编、简便、简策,简册、简称、简单、简短、简而言之、简分数、简化、简化汉字、简洁、简捷、简介、简劲、简括、简历、简练、简陋、简略、简码、简慢、简明、简朴、简谱、简省、简师、简述、简缩、简体字、简帖,简帖儿、简写、简讯、简要、简易、简约、简则、简章、简直、简装

  拼音    注音  一ˋ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UJNU  仓颉  YTAP  郑码  SUKW  四角  00336  结构  上中下电码  1942  区位  5066  统一码  610F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意的拼音:yì(一ˋ)  

⒈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⒉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⒊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⒋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统一码

意字UNICODE编码U+610F,10进制: 24847,UTF-32: 0000610F,UTF-8: E6 84 8F。

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噫悥憶

汉英互译

expect、intention、meaning、suggestion、wish

造字法

会意:从心、从音

English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意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 同本义 [meaning;idea]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 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马般奔驰,难以驾驭)

(4) 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desire;intention;will]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5)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教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6) 胸怀;内心 [heart]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7)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8) 情意;感情 [affection;emotion]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9)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10) 意气; 气势 [will and spirit]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11)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12) 意图 [intention]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13) 神情、态度 [expression;manner]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词性变化

意的拼音:   

〈词性:动〉

(1) 思念;放在心上 [miss]。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2) 意料;猜测 [anticipate;expect]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4) 怀疑 [doubt]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5)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常用词组

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料、意马心猿、意念、意气、意气风发、意气用事、意趣、意色、意识、意识形态、意思、意图、意外、意外、意味、意味着、意想、意向、意象、意兴、意义、意译、意愿、意蕴、意在言外、意旨、意志、意致、意中、意中人、意中事

  拼音  gāi   注音  ㄍㄞ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MYNW  仓颉  BOYVO  郑码  LOZO  四角  70882  结构  左右电码  6326  区位  7464  统一码  8D45  笔顺  丨フノ丶丶一フ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赅(賅)的拼音:gāi(ㄍㄞ)  

⒈ 完备:言简意赅。赅备(完备)。赅博(学识广博渊深)。

⒉ 包括,兼:以偏赅全。

统一码

赅字UNICODE编码U+8D45,10进制: 36165,UTF-32: 00008D45,UTF-8: E8 B5 85。

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赅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賅晐賌

汉英互译

complete、full

造字法

形声:从贝、亥声

English

prepared for; inclus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赅的拼音:

gāi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亥声。本义:完备)

(2) 同本义 [comprehensive]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庄子·齐物论》

此书引据赅洽。——《四库全书·农书提要》

(3) 又如:言简意赅;赅简(齐备而扼要);赅综(齐备而有条贯)

(4) 奇,非常,不平常。也作“荄” [unnormal]

刑德奇赅之数。——《淮南子·兵略》

(5) 又如:奇赅(奇侅。不寻常)

词性变化

赅的拼音:

gāi  

〈词性:名〉

货,贝 [shell]

赅,贝也,货也。——《篇海类编》

赅的拼音:

gāi  

〈词性:动〉

(1) 概括,包括 [include;summarize]。如:举一赅百;以偏赅全

(2) 通“该”。具备,拥有 [have;possess]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庄子·齐物论》

(3) 又如:赅存(都具有)

常用词组

赅备、赅博,该博、赅括

语简意赅: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