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榆木圪垯的意思

diāo

榆木圪垯



拼音yú mù gē diāo

注音ㄩˊ ㄇㄨˋ ㄍㄜ ㄉ一ㄠ

解释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出处

繁体榆木圪墶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ㄩ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WGJ  仓颉  DOMN  郑码  FOQK  四角  48921  结构  左右电码  2810  区位  5160  统一码  6986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榆的拼音:yú(ㄩˊ)  

⒈ 落叶乔木,实扁圆,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荚。榆钱儿(即“榆荚”,像小铜钱)。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为黏剂)。榆塞(古称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桑榆暮景。

⒉ 姓。

统一码

榆字UNICODE编码U+6986,10进制: 27014,UTF-32: 00006986,UTF-8: E6 A6 86。

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楡崳

造字法

形声:从木、俞声

English

elm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榆的拼音:   

〈词性:名〉

(1) 榆树[elm]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常用词组

榆荚、榆木、榆木脑袋、榆钱,榆钱儿

  拼音    注音  ㄇㄨ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SSSS  仓颉  D  郑码  FA  四角  4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6  区位  3630  统一码  6728  笔顺  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木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⒉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⒊ 棺材:棺木。

⒋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⒌ 呆笨:木鸡。

⒍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⒏ 姓。

统一码

木字UNICODE编码U+6728,10进制: 26408,UTF-32: 00006728,UTF-8: E6 9C A8。

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numb、timber、tree、wood、woode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木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tree]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timber;wood]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wood]。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leaf]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coffin]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wooden ware]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词性变化

木的拼音:   

〈词性:形〉

(1) 呆笨 [wooden]。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numb]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simple]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  ,质直刚强)

常用词组

木版、木本、木本水源、木本植物、木材、木材厂、木槽、木柴、木尺、木槌、木呆呆、木垫、木雕、木钉、木墩、木耳、木筏、木工、木棍、木活、木屐、木家什、木匠、木刻、木块、木框、木兰、木莲、木料、木瘤、木笼、木马、木棉、木杪、木模、木乃伊、木偶、木偶戏、木排、木器、木然、木塞、木梳、木薯、木炭、木条、木头、木碗、木屋、木楔、木鞋、木已成舟、木鱼、木直中绳、木质、木制品、木柱、木桩、木作

  拼音    注音  ㄍㄜ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FTNN  仓颉  GON  郑码  BMYD  四角  48117  结构  左右电码  8198  区位  5957  统一码  572A  笔顺  一丨一ノ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圪的拼音:gē(ㄍㄜ)  

⒈ 〔圪垯〕a.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泥圪圪”;b.小土丘,多用于地名(“垯”均读轻声)。

统一码

圪字UNICODE编码U+572A,10进制: 22314,UTF-32: 0000572A,UTF-8: E5 9C AA。

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圪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土、乞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圪的拼音:   

〈词性:名〉

(1) 土丘,土岗 [mound]。如:圪台,圪垛(小山;土丘);圪拉(即坷拉,土块);圪壈(小土岗)

(2) [象声词]——如:圪登登(牙打颤的声音);圪吵(争吵,议论);

词性变化

圪的拼音:   

<前缀>

〈词性:方〉——与名词结合,多表示叉形、针状、碎粒状或丝状的东西。如:槐树圪杈(槐树枝杈);一圪星儿土(一粒土);萝卜圪丝(萝卜丝儿)

圪的拼音:   

〈词性:助〉

与动词结合,多表示动作的继续。如:小虫从土里圪拱出来了

常用词组

圪垯,圪塔、圪节、圪针

榆木圪垯: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