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运筹制胜的意思

yùnchóuzhìshèng

运筹制胜



拼音yùn chóu zhì shèng

注音ㄩㄣˋ ㄔㄡˊ ㄓˋ ㄕㄥˋ

解释见“运筹决胜”。

出处明·卢象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马到功成,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运筹制胜是中性词。

繁体運籌制勝

近义运筹决胜、运筹千里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ùn   注音  ㄩㄣ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CPI  仓颉  YMMI  郑码  BDZW  四角  31303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63  区位  5243  统一码  8FD0  笔顺  一一フ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运(運)的拼音:yùn(ㄩㄣˋ)  

⒈ 循序移动: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

⒉ 搬送: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

⒊ 使用: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

⒋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运气。命运。幸运。国运。

⒌ 南北距离:广运百里。

⒍ 姓。

统一码

运字UNICODE编码U+8FD0,10进制: 36816,UTF-32: 00008FD0,UTF-8: E8 BF 90。

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运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rry、fortune、luck、motion、movement、use、wield

造字法

形声:从辶、云声

English

run; simplified form of 運 luck, fortune; ship, transpo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运的拼音:

yùn  

〈词性:动〉

(1) (会意。从辵( chuò  ),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2) 同本义 [revolve]

運,移徙也。——《说文》

日、月运行。——《易·系辞》

日运为躔,月运为逡。——《方言》。注:“犹行也。”

是鸟也,海运。——《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运衡(指运转的玉衡星);运玑(谓运转测天之器。玑,璇玑);运斡(运转);运掌(放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极为轻易的事情)

(4) 搬运;运输 [transport]

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

运,转也。——《广雅》

三卜之运也。——《公羊传·定公十五年》

将运舟而下浮兮。——《楚辞·九章·哀郢》

浑元运物。——班固《幽通赋》

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建兴)九年, 亮复出 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三国魏· 嵇康《嵇中散集》

运一大石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运行李;运兵;运粮;运漕(由水路运粮);运船(载运物资的船只)

(6) 运用 [use;utilize;wield]

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嵇康《嵇中散集》

(7) 又如:运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运智(运用智慧计谋);运谋(运用谋略)

(8) 挥动 [wield]。如:运斤(挥动斧头砍削)

(9) 运筹 [devise strategies]。如:运算(运筹计算);运帷(运筹帷幄)

(10) 行驶 [go;ply;travel]。如:运舟(行船)

(11) 玩弄,拨弄 [play with]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履,问之蚤莫,虽请退可也。——《礼记》

词性变化

运的拼音:

yùn  

〈词性:名〉

(1) 运气,命运 [luck]

运穷福艾。——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运隆祚永(国运隆盛兴旺,帝统传世久远);运乖时蹇(运气很不好);运合中兴(气数到了复兴的时候);好运;走运

(3) 地之南北距离曰运 [northsouth distance]

勾践之地,…广运百里。——《国语》

(4) 春秋莒邑 [Yun town]。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五十里。也作“郓”

(5) 日月周围的光圈 [halo]

画隨灰而月运朔。——《淮南子·览冥》

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大卜》

(6) 姓

运的拼音:

yùn  

〈词性:形〉

(1) 远 [distant]

帝德广运。——《书·大禹谟》

(2) 纵,竖 [vertical]

翼大七尺,目大运寸。——《庄子》

(3) 浑浊 [muddy]

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管子·水地》

(4) 眩晕。通“晕” [dizziness]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灵枢经》

(5) 又如:运眩(眼花)

常用词组

运笔、运程、运筹、运筹帷幄、运筹学、运单、运动、运动、运动场、运动会、运动员、运动战、运费、运河、运货员、运价、运脚、运量、运命、运气、运气、运神、运输、运输量、运数、运思、运送、运算、运销、运行、运营、运用、运载、运载火箭、运转、运作

  拼音  chóu   注音  ㄔㄡˊ   繁体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TDTF  仓颉  HQKI  郑码  MCDS  四角  88344  结构  上下电码  4693  区位  1979  统一码  7B79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一一ノ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筹(籌)的拼音:chóu(ㄔㄡˊ)  

⒈ 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筹策(a.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b.计策)。筹算。筹码。略胜一筹。竹筹。酒筹。

⒉ 谋划:筹款。筹备。筹措。筹划。筹集。筹建。运筹。统筹。一筹莫展。

统一码

筹字UNICODE编码U+7B79,10进制: 31609,UTF-32: 00007B79,UTF-8: E7 AD B9。

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ip、prepare

造字法

形声:从竹、寿声

English

chip, tally, token; raise mon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筹的拼音:

ch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2)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arrow]

筹,壶矢也。——《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

筹室中五扶。——《礼记·投壶》。注:“矢也。”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

(3) 签筹;算筹 [chip]。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的物品的凭证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竹筹;筹马(古时投壶计数的用具)

词性变化

筹的拼音:

chóu  

〈词性:动〉

(1) 算计 [plan;map out]

运筹帷幄之中。——《史记·高祖纪》

(2) 又如:筹设(计划设置);筹计(盘算);筹昏(谓无法算计)

(3) 策划 [plan;plot;scheme]

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统筹(统一筹划);筹运(制定策略;谋划。犹运筹);筹历(推算历法)

(5) 筹措。谋划措办;设法筹集 [plan and prepare]。如:筹度(谋划;计划);筹借(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筹的拼音:

chóu  

〈词性:量〉

条,个,位。用以指人的多少

背后只见赶上三筹好汉,也将杀来。——《水浒传》

常用词组

筹办、筹备、筹措、筹划、筹集、筹建、筹略、筹码、筹谋、筹募、筹拍、筹商、筹思、筹算、筹议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繁体    
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RMHJ  五笔98  TGMJ  仓颉  HBLN  郑码  MBLK  四角  22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55  区位  5438  统一码  5236  笔顺  ノ一一丨フ丨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制(製)的拼音:zhì(ㄓˋ)  

⒈ 规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⒉ 限定,约束,管束: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⒊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⒋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⒌ 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诰。

⒍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⒎ 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统一码

制字UNICODE编码U+5236,10进制: 21046,UTF-32: 00005236,UTF-8: E5 88 B6。

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ake、manufacture、restrict、system、work out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system; establish; overpow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制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 同本义 [cut;make]

制,裁也。——《说文》

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淮南子·主术》

制彼裳衣。——《诗·豳风·东山》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

(3) 又如:制割(裁剪切割);制义(制宜,裁断适宜);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研究制造);配制;提制(提炼制造);精制;中国制

(4) 制定,用文字规定 [formulate]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易·节》

今也,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

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盐铁论·刑德》

周之王也,制礼。——《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制宜(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制则(制定法度);制立(建立制度);制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6) 控制;制服 [overpower;control]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威制豪强。——《汉书·赵广汉传》

制其兵。——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

制六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8) 又

自制足之。

(9) 又如:制屈(制伏;使屈服);制地(控制土地);制驭(控制驾驭);制御(统治,控制)

(10) 抑制,限制,忍住 [control;restrict]

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商君书·画策》

(11) 又如:制劫(牵制);制使(制约);制遏(抑制);制约(限制约束);制限(限制);制缚(制约束缚);制防(限制防范)

(12) 主管 [be in charge of]。如:制兵(统辖军队);制局(职掌内府器杖兵役的机构)

(13) 裁决,决断 [adjudicate]

行无专制。——《淮南子》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 知伯, 晋哀公不得有所制。——《史记·晋世家》

(14) 通“质”。抵押[mortgage]

昔不谷先委制于越君。——《国语·吴语》

委制于吴。——《国语·越语》

词性变化

制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规章,制度 [system]

擅作典制。——《史记·礼书》

虽有典制。——《三国志·孙权传》

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

(2) 又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3) 又如:公制;制令(制度法令);制象(制度,法制);制号(制度号令);制节(制度适宜);全民所有制

(4) 式样 [style]

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陶潜《桃花源诗》

其制稍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制样(犹样式)

(6) 规模 [dimension;proportion;seale]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守父母之丧为制 [three years of mourning for parents]

因在制中,不便行礼。——《红楼梦》

(8) 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imperial order]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史记·汲黯列传》

制曰:“下京兆尹治。”——《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制曰(皇帝的诏书上说);制敕(皇帝的诏令)

(10) 各种有关的重量单位制 [weight]。如:常衡制

制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2) 同本义 [cut out garments]

製,裁也。——《说文》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制芰荷以为衣兮。——《楚辞·离骚》。注:“制,裁也。”

服短衣楚制。——《汉书·叔孙通传》

旌性行以制珮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制裁(裁制的式样);制芰(以芰荷之叶裁制衣裳。指象征芳洁的隐者之服)

(4) 制造,制作器物 [make]

牙机巧制。——《后汉书·张衡传》

所制蜡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制出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所制火药。——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制锦(制造美锦。引申为赞颂县令有政绩);制冷(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制琢(制造雕刻)

(6) 撰写 [write]。如:制文(撰写文章);制形(钩描轮廓);制作(写作;撰述);制述(著述);制碑(撰作碑文)

(7) 用炮炒等法炼成中药 [prepare Chinese medicine as by roasting,baking,simmering,etc.]。如:制剂(根据处方,按一定操作规程将药物加工制成药剂)

制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作品,文章 [writing]

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宋书》

(2) 又如:佳制;鸿篇巨制

(3) 式样 [style]

通儒服, 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 楚制。——《汉书》

常用词组

制版、制备、制表、制裁、制成品、制导、制定、制动、制度、制伏、制服、制府、制高点、制革、制革厂、制海权、制剂、制浆、制空权、制冷、制品、制售、制糖、制糖厂、制图、制宪、制药厂、制艺、制约、制造、制造厂、制止、制作

  拼音  shèng   注音  ㄕㄥˋ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ETGG  仓颉  BHQM  郑码  QMC  四角  75210  结构  左右电码  0524  区位  4204  统一码  80DC  笔顺  ノフ一一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胜(勝)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胜利。得胜。胜券(指胜利的把握)。胜负。无往不胜。

⒉ 超过,占优势:胜似。优胜。以少胜多。

⒊ 优美的:胜地。胜景。胜境。胜迹。胜状(胜景)。

⒋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胜。彩胜。

⒌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胜任。不胜其烦。

⒍ 尽(旧读shēng   ):不胜感激。

统一码

胜字UNICODE编码U+80DC,10进制: 32988,UTF-32: 000080DC,UTF-8: E8 83 9C。

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勝肽腥

汉英互译

can bear、success、superb、surpass、victory、wonderful

相关字词

负、败

造字法

形声:从月、生声

English

victory; excel, be better th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胜的拼音:

shè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朕( zhèn  )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 同本义 [can bear]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4) 战胜,打败 [defeat]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宋· 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 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6) 胜过;超过 [surpass;prevail over]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 欧洲。——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8)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be equal to]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9) 克制;制服 [exercise restraint;check;subdue]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10)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11) 通“升”。上升 [rise]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性变化

胜的拼音:

shèng  

〈词性:名〉

(1) 特指名胜古迹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胜迹

(3) 通“升”。容积单位 [liter]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4) 古代妇女首饰 [jewelry]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5) 又如:蓬发戴胜

(6) 姓

胜的拼音:

shèng  

〈词性:形〉

(1) 胜利 [victory]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3) 非常美好;美妙 [wonderful]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 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4)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胜的拼音:

shèng  

〈词性:副〉

尽;完 [exhausted;completely]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运筹制胜: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