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n qī yǔ xìn
注音ㄩㄣˊ ㄑ一 ㄩˇ ㄒ一ㄣˋ
解释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出处宋·欧阳修《品令》词:“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云期雨信是中性词。
繁体雲期雨信
近义云期雨约
动物生肖牛,虎,蛇
云(雲)的拼音:yún(ㄩㄣˊ)
⒈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⒉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⒊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⒋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云字UNICODE编码U+4E91,10进制: 20113,UTF-32: 00004E91,UTF-8: E4 BA 91。
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雲
cloud
象形
say, speak; clouds
详细解释◎ 云的拼音:
雲 yún
〈词性:名〉
(1)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 同本义 [cloud]
(3)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ń(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纹的皮衣料);云轮(云车的轮子);云板(佛教道场上用的一种敲击乐器);云彻(像扫除残云那样干净彻底);云护(画在人物周围环护的云彩);云鸿(云中鸿雁,即鸿雁传书。后用指书信);云霾(行云和阴霾);云端里看厮杀(袖手旁观;瞧热闹);云山(云雾缭绕的山);云消雨散(指一切事物都如云雨一样消散不见);云淡风轻;云开见日(比喻清除蒙蔽,重见光明);云情雨意(指男女欢会之情意);云翻雨覆(比喻反复不定)
(5) 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唐· 曹唐《小游仙诗》
(6) 又如:云髻(女子的发髻);云鬟(形容女女的头发卷曲如云);云衫(轻而薄的衣衫)
(7) 悬浮在周围空气或一种气体中的物质的细微质点,通常是看得见的集合物。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8) 造成损害、毁损、受到怀疑或有争议的某事物。如:在这桩交易上疑云未散
(9) 借指高空 [upper air;high altitude]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楚辞·九歌·云中君》
(10) 又如:云中(云霄之中,高耸入云的山上);云枝(高耸入云的树枝);云杪(云霄,高空);云扃(高山上的屋门。借指高山上的房屋)
(11) 指环绕某种物体的一种假定介质 [atmosphere]。如:电子云
(12) 云南省的简称 [Yunnan]
(13) 姓
◎ 云的拼音:
雲 yún
〈词性:形〉
(1) 比喻盛多 [numerous;many]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诗·齐风·敝笱》
威武纷云。——《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云:“纷云,盛貌。”
(2) 又如:云从(比喻随从众多);云会(如云聚集,比喻众多);云涛(形容云起盛多如波涛汹涌)
(3) 比喻高 [high]
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庄子·大宗师》
(4) 又如:云天(高天。云,极言其高);云步石梯(登向高处的石阶);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
(5) 比喻疏远 [remote]。如:云仍(泛指远孙);云孙(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云壤(指天地;比喻相距很远)
(6) 比喻飘泊不定 [moving]。如:云客(云游江湖的术士);云水全真(游方道士);云心(闲散的心);云水(指远行脚僧或游方道士);云水道人(指游方道士)
◎ 云的拼音: yún
〈词性:动〉
(1) 说 [say;speak]
我旧云刻子。——《书·微子》。马注:“云,言也。”
伊谁云从?——《诗·小雅·何人斯》
大旱之日短而云灾。——《公羊传·文公二年》
谁云救之。——《国语·晋语》
自云先世。——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中人语云。
云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孔子云。—— 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诗云
(3) 有 [have]
其云益乎?——《荀子·法行》
(4) 为,是 [be]
虽云匹夫,霸王可也。——《后汉书》
(5) 旋 [revolve;turn]
洽比其邻,昏姻孔云。——《诗·小雅·正月》
◎ 云的拼音: yún
〈词性:助〉
无实在意义
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宋将军云。——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核舟记》
谓之天门云。——清· 姚鼐《登泰山记》
请命西后云。——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云的拼音: yún
〈词性:代〉
如此;这样 [such;so]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平漂没,溺其人民”云。——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云霭、云斑、云鬓、云彩、云层、云堤、云滴、云端、云朵、云尔、云帆、云海、云汉、云集、云际、云间、云脚、云街、云锦、云开雾散、云粒、云量、云锣、云母、云南、云泥之别、云片糕、云气、云雀、云散、云杉、云涛、云梯、云天、云头、云图、云土、云腿、云雾、云霞、云消雾散、云霄、云兴霞蔚、云崖、云烟、云翳、云涌、云游、云雨、云云、云遮、云遮雾障、云者、云蒸霞蔚、云柱
期的拼音:qī(ㄑ一)
⒈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⒉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⒊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⒋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⒌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⒍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⒎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期字UNICODE编码U+671F,10进制: 26399,UTF-32: 0000671F,UTF-8: E6 9C 9F。
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㫷其朞稘
a period of time、expect、sheduled time
形声:从月、其声
period of time; date; time limit
详细解释◎ 期的拼音: q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 )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engage]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5) 会,会合 [meet]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7) 希望 [hope]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 期的拼音: qī
〈词性: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3) 机运;机会 [good fortune]。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4) 时,日;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stage]。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5) 极,限度 [limit]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期待、期会、期货、期货市场、期冀、期间、期刊、期考、期满、期末、期末考试、期盼、期票、期求、期望、期限、期中、期中考试
雨的拼音:yǔ(ㄩˇ)
⒈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雨的拼音:yù(ㄩˋ)
⒈ 下雨,落下:雨雪。
雨字UNICODE编码U+96E8,10进制: 38632,UTF-32: 000096E8,UTF-8: E9 9B A8。
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㲾
rain
象形:象下雨之形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详细解释◎ 雨的拼音: yǔ
〈词性: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rain]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friend]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teaching;instruction]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dense]。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scattered]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yù
雨布、雨带、雨滴、雨点、雨工、雨过天青、雨痕、雨后春笋、雨季、雨脚、雨具、雨量、雨露、雨幕、雨篷、雨披、雨前、雨情、雨区、雨日、雨伞、雨石、雨势、雨水、雨水、雨丝、雨凇、雨蛙、雨雾、雨险、雨鞋、雨靴、雨鸦、雨烟、雨燕、雨衣、雨意、雨云、雨泽下注、雨珠
◎ 雨的拼音: yù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rain]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fall off of snow,etc.]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shoot or throw densely]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yǔ
信的拼音:xìn(ㄒ一ㄣˋ)
⒈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⒉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⒊ 崇奉:信仰。信徒。
⒋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⒌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⒍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⒎ 同“芯2”。
⒏ 姓。
信的拼音:shēn(ㄕㄣ)
⒈ 古同“伸”,舒展开。
⒉ 古同“伸”,表白。
信字UNICODE编码U+4FE1,10进制: 20449,UTF-32: 00004FE1,UTF-8: E4 BF A1。
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㐰䚱孞訫
believe、faith、fuse、letter、message、sign、true、trust、without plan
疑
会意:从亻、从言
trust, believe; letter
详细解释◎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形〉
(1)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 同本义 [honest sincere]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 真实,不虚伪[true;sure]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动〉
(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住宿两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 证实;应验 [verify]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 知晓 [know]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名〉
(1) 信约;盟约[oath of alliance]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 符契;凭证 [sign]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messenger]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 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信使(使者)
(6) 通“讯”。音讯 [message;information]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 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letter]
函使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 姓
◎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副〉
(1) 放任;随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 果真,的确 [certainly]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难恶。——唐· 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信笔、信标、信步、信插、信差、信贷、信访、信风、信奉、信服、信鸽、信函、信号、信号弹、信耗、信笺、信件、信教、信经、信据、信口、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信赖、信陵君、信马游缰、信念、信女、信皮儿、信然、信手、信手拈来、信守、信宿、信天游、信条、信筒、信徒、信托、信物、信息、信箱、信邪、信心、信仰、信义、信意,信意儿、信用、信誉、信札、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