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 sù fǎn chí
注音ㄩˋ ㄙㄨˋ ㄈㄢˇ ㄔˊ
解释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出处《论语 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宋 刘克庄《答陈璘司户》:“老来怯酬唱,欲速反成迟。”
繁体欲速反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欲的拼音:yù(ㄩˋ)
⒈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念。欲望。欲火。食欲。情欲。禁欲。纵欲。
⒉ 想要,希望:欲盖弥彰。欲罢不能。欲速不达。
⒊ 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
⒋ 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⒌ 婉顺的样子。
欲字UNICODE编码U+6B32,10进制: 27442,UTF-32: 00006B32,UTF-8: E6 AC B2。
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慾
choose、desire、be just going to、wish
形声:从欠、谷声
desire, want, long for; intend
详细解释◎ 欲的拼音:
慾 yù
〈词性:名〉
(1) (形声。从欠,谷( yù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desire;pleasure-seeking desire]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2)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间和地狱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尘(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
◎ 欲的拼音: yù
〈词性:动〉
(1) 想要;希望 [want;wish]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史记·魏公子列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资治通鉴·汉纪》
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欲踵(想要放效);欲待(想要、打算);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弄坏)
(3) 爱好;喜爱 [like]
欲,爱也。——《增韵》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庄子·则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
欲罢不能、欲盖弥彰、欲壑难填、欲厚遗之、欲火、欲绝、欲念、欲擒故纵、欲求、欲望、欲以
速的拼音:sù(ㄙㄨˋ)
⒈ 快:速记。速效。速印。速写。速成。飞速。神速。
⒉ 速度:慢速。超速。加速。风速。
⒊ 邀请,招致:不速之客。
速字UNICODE编码U+901F,10进制: 36895,UTF-32: 0000901F,UTF-8: E9 80 9F。
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遬
fast、invite、rapid、speed、velocity
快、迟
形声:从辶、束声
quick, prompt, speedy
详细解释◎ 速的拼音: sù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束声。本义:速度快)
(2) 同本义 [fast;quick;rapid]
速,疾也。——《说文》
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目》
(3) 字亦作“遬”
轻则僄遬。——《荀子·议兵》
则莫能以速中。——《周礼·考工记·弓人》
王速出令。——《孟子·梁惠王下》
子济而陈,迟速唯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4) 又如:收效甚速;速速(非常快速);速捷(快速敏捷);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发动战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喻凡事必须进行得快,才能迅速结束);速食店(快餐店)
(5) 急迫;紧急 [urgent;pressing]。如:速刻(即刻;立刻);速帖(加急请帖);速忙(急忙,赶快);速煞(极快,非常迅速);速件(急件)
◎ 速的拼音: sù
〈词性:动〉
(1) 加速,加快 [quicken;speed up]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速熟(使农作物生长期短、成熟较快)
(3) 邀请 [invite]
主人速宾。——《仪礼·乡饮酒礼》
何以速我狱。——《诗·召南·行露》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易·需》
(4) 又如:速客(请客);速帖(请帖)
(5) 招致 [incur]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6) 又如:速辜(招来罪过);速福(召福);速祸(招来祸害);速罪(招致罪祸)
(7) 催促 [urge]
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 速的拼音: sù
〈词性:名〉
(1) 运动快慢的计量 [speed;velocity]。如:车速每小时 60 公里;超速;航速;时速;光速;风速;流速;音速;初速;匀速
(2) 姓
速成、速冻、速度、速记、速记记号、速决、速决战、速率、速溶、速射、速效、速效肥料、速写
反的拼音:fǎn(ㄈㄢˇ)
⒈ 翻转,颠倒: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
⒉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⒊ 抵制,背叛,抗拒:反霸。
⒋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反常。
⒌ 回击,回过头来: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
⒍ 类推:举一反三。
反字UNICODE编码U+53CD,10进制: 21453,UTF-32: 000053CD,UTF-8: E5 8F 8D。
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仮返
in reverse、on the contrary、turn over
正
会意
reverse, opposite, contrary, anti
详细解释◎ 反的拼音: fǎn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 hǎn 。本义:手心翻转)
(2) 同本义。通“翻”。覆,倾倒 [turn over]
反,覆也。——《说文》
以齐王,由反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汉书·张安世传》
(3) 反覆 [over and over again;again and again]
安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不思其反。——《诗·卫风·氓》
成反复自念。——《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辗转反侧;反易(颠倒);反风(风向倒转)
(5) 通“返”。返回;回归 [go back]
使子路反见之。——《论语·微子》
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至竟而反。——《战国策·卫策》
三年而反。——《墨子·鲁问》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燕策》
则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6) 又如:反意(返归的念头);反国(归国);反真(返归淳朴);反根(返回本原)
(7) 未能遵守,违背 [violate]
天反时为灾,地物为妖,民反德为乱。——《左传》
(8) 又如:反背(背叛);反德(违背事物的准则);反道(违反正道);反情(违反人情);反古(违反古训)
(9) 往返于…之间 [go there and back]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10) 又如:反往(往返);反报(往还,反复)
(11) 反叛;造反 [revolt;rebel]
上官桀子安与 桑弘羊及 燕主、 盖主谋反。——《汉书·李广苏建传》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反上(背叛君主);反天(造反);反心(背叛之心);反外(背叛,离异)
(13) 反省 [introspect]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礼记·学礼》
(14) 又如:反情(内省);反听(自我省察);反观(反省);反躬自问(反问自己)
(15) 归还;送还 [return]
(16) 又如:反籍(归还天子之位);反璧(归还璧玉;表示不贪取财宝)
(17) 回报;复命 [report back on what has been done]。如:反始(报答祖先);反命(复命)
(18) 类推 [analogize]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9) 又如:反隅(比喻类推。能由此而知彼);反惑(释疑)
(20) 反对 [oppose;be against;fight]。如:反迕(不顺从);反拨(犹言反抗;抵抗)
(21) 报复 [make reprisals;retaliate]。如:反把(反扑);反报(报复怨仇);反杀(报杀人之仇而杀人)
(22) 通“贩”( fàn )。贱买而贵卖 [buy to resell]
◎ 反的拼音: fǎn
〈词性:形〉
(1) 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upside down;inside out;in the reverse direction]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吕氏春秋·察今》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适得其反;反心内照(反过来对照一下自己);反抄耳光(反手巴掌);反斜面;反函数;反定理;反科学;反义
◎ 反的拼音: fǎn
〈词性:副〉
(1) 反而;相反 [on the contrary]
反以我为讎。——《诗·邶风·谷风》
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情罪重者反出在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反且(反而)
◎ 反的拼音: fǎn
〈词性:名〉
(1) 反革命分子的简称 [counterrevolutionist;counterrevolutionary]。如:肃反;三反五反
(2) 姓
反霸、反败为胜、反绑、反包围、反比、反驳、反哺、反差、反常、反常现象、反衬、反冲、反刍、反串、反唇相讥、反倒、反动、反动派、反对、反对派、反对票、反而、反复、反复、反感、反感、反戈、反戈一击、反革命、反攻、反躬、反躬自问、反躬自责、反顾、反光、反光、反话、反悔、反击、反剪、反间、反间谍、反接、反诘、反抗、反客为主、反科学、反空降、反口、反馈、反老还童、反面、反目、反派、反叛、反扑、反其道而行之、反潜、反切、反求诸己、反裘负刍、反射、反身、反身代词、反诗、反手、反水、反思、反诉、反锁、反围攻、反围剿、反胃、反问、反响、反向、反省、反演、反咬一口、反义词、反应、反应堆、反应式、反映、反映论、反掌、反照、反正、反正、反正一样、反之、反转、反嘴、反坐、反作用、反作用
迟(遲)的拼音:chí(ㄔˊ)
⒈ 慢,缓:迟缓。迟笨。迟钝。迟疑。迟重(zhòng )。迟滞。
⒉ 晚:迟到。迟暮,迟早。推迟。延迟。
⒊ 姓。
迟字UNICODE编码U+8FDF,10进制: 36831,UTF-32: 00008FDF,UTF-8: E8 BF 9F。
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遲赿遅遟迡
late、slow、tardy
早、速
形声:从辶、尺声
late, tardy; slow; delay
详细解释◎ 迟的拼音:
遲 chí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慢慢走)
(2) 同本义。泛指慢 [walk slowly;slow]
迟,徐行也。——《说文》
迟,缓也。——《广雅》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迟归有待。——《易·归妹》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4)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slow;obtuse]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5) 迟疑;犹豫 [hesitate to]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晚 [late]
迟,晚也。——《广雅》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7)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8) 早 [early]。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9) 长久 [long]
昭假迟迟。——《诗·商颂·长发》
(10) 又如:迟久(长久)
迟笨、迟迟、迟到、迟钝、迟缓、迟慢、迟暮、迟误、迟延、迟疑、迟早、迟滞、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