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 wéi rǔ bì
注音ㄩˊ ㄨㄟˊ ㄖㄨˇ ㄅ一ˋ
解释违:过失;弼:纠正。我有过失,你应帮我纠正。
出处《尚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例子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然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予违汝弼是中性词。
繁体予違汝弼
动物生肖牛,虎,蛇
予的拼音:yú(ㄩˊ)
⒈ 同“余”,我: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予的拼音:yǔ(ㄩˇ)
⒈ 给与: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予字UNICODE编码U+4E88,10进制: 20104,UTF-32: 00004E88,UTF-8: E4 BA 88。
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ive、grant、I
夺、取
象形:像相予之形
详细解释◎ 予的拼音: yú
〈词性:代〉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yǔ
予取予求
◎ 予的拼音: yǔ
〈词性:动〉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bestow;give 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yú
予夺、予人口实、予以
违(違)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
⒉ 不见面,离别:久违。
⒊ 邪恶,过失。
违字UNICODE编码U+8FDD,10进制: 36829,UTF-32: 00008FDD,UTF-8: E8 BF 9D。
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違
be separated、disobey、violate
背、从、奉
形声:从辶、韦声
disobey, violate, defy; be apart from
详细解释◎ 违的拼音:
違 wéi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韦声。本义:离开;背离)
(2) 同本义 [leave;part]
违,离也。——《说文》
违,远也。——《尔雅》
中心有违。——《诗·邶风·谷风》。传:“离也。”
薄违农父。——《书·酒诰》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楚辞·离骚》
(3) 又如:违别(离别);违离(离别;分离;背离);违恋(依依惜别);违阔(离别;阔别);违署(离开官署。指辞去官职);违远(远离;离别);违间(离别);违弃(离弃;丢弃);违异(离别;分离)
(4) 避开 [evade]
纪侯大去其国,违 齐难也。——《左传·庄公四年》
(5) 又如:违强凌弱(畏避强大,欺凌弱小);违难(避难);违避(避开;背离);违敌(避敌;纵敌);违寒(避开寒冷);违患(避开祸患);违世(避开尘世;去世)
(6) 违背;违反 [disobey;violate]
违,偝也。——《广雅·释诂二》
静言用违。——《书·尧典》
且其违者不过数人。——《左传·哀公十四年》
而违之俾不通。——《礼记·大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违天必有大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慎勿违吾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我而相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违错(违反,违背);违干(违犯;冒犯);违别(违抗);违逆(违背;不合情理);违越(违背;越轨);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违天(违背天意);违科(不符合法令);违俗(违背世俗的习惯或观念);违常(反常,违反常理)
(8) 改变 [change]。如:违变(改变;变故);违度(失度,反常);违程(耽误行程)
(9) 恨 [hate]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诗·邶风·谷风》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文选·班固·幽通赋》
(10) 又如:违恨(怨恨);违怨(怨恨)
(11) 妨碍;阻碍 [hinder;block]。如:违碍(妨碍,阻碍);违拗(阻拦;执拗);违和(因身体失调而不适;生病)
◎ 违的拼音:
違 wéi
〈词性:名〉
(1) 过失,错误 [fault]。如:违谬(过失;谬误);违滥(失实;错误);违错(失误;错乱);违衷(失当);违舛(谬误;差错)
(2) 相距;距离 [distant]。如:违年(过期不赴任);违欠(拖欠)
◎ 违的拼音:
違 wéi
〈词性:形〉
(1) 邪行;不正 [evil;abnormal]。如:违质(本质邪恶)
(2) 远 [far]。如:违旷(疏远;阔别)
(3) 差异,不一致 [difference;divergence]。如:违暴(杂乱失常);违惑(错乱迷惑)
违拗、违背、违别、违恩负义、违法、违法乱纪、违反、违犯、违和、违纪、违禁、违抗、违利赴名、违例、违令、违逆、违强凌弱、违时绝俗、违天逆理、违忤、违误、违心、违心之言、违信背约、违言、违约、违章
汝的拼音:rǔ(ㄖㄨˇ)
⒈ 你:汝辈。汝等。汝曹。汝将何经。
⒉ 姓。
汝字UNICODE编码U+6C5D,10进制: 27741,UTF-32: 00006C5D,UTF-8: E6 B1 9D。
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汝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女
you
形声:从氵、女声
you
详细解释◎ 汝的拼音: r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女声。本义:汝水)
(2) 同本义 [Ru River]
汝水出宏农卢氏,还归 山东入 淮。——《说文》。按,出今河南,至安徽入淮,为淮河支流
(3) 指汝窑或汝窑所产瓷器 [Ru kiln]。汝窑是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内,古代属汝州,故名。如:汝窑花囊(汝窑出产的插花瓷具)
(4) 姓
◎ 汝的拼音: rǔ
〈词性:代〉
(1) 你 [you]
(2)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汝陟帝位。——《书·舜典》
格汝众。——《书·盘庚上》
汝父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汝亦知射乎。——宋· 欧阳修《归田录》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3) 又如:汝们(你们);汝辈(你们);汝等
(4) 以“汝”相称,表示彼此亲昵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汝尔(彼此以“汝尔”相称,表示不拘礼)
弼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辅佐:弼士(辅佐的人)。弼匡(辅佐匡正的人)。弼导。弼谐。
弼字UNICODE编码U+5F3C,10进制: 24380,UTF-32: 00005F3C,UTF-8: E5 BC BC。
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弼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㢶㢸弻
会意
aid, assist, help; correct
详细解释◎ 弼的拼音: bì
〈词性:名〉
(1) 同本义 [tool for rectifying crossbow]
弼,辅也。——《说文》。按,当训弓辅也。
(2) 辅佐君王的大臣 [assister]
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左称辅,右称弼。)——《后汉书·伏湛传》
梦帝赉予良弼。——《书·说命上》
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新唐书》
◎ 弼的拼音: bì
〈词性:动〉
(1) 辅助,特指臣下辅佐君王 [assist]
择其能正色。弼违。——《晋书·武帝纪》
能弼宁晋室,辅予一人。——《晋书·元帝纪》
予违汝弼。——《书·益稷》
建立辅弼。——曹操《求言令》
(2) 又如:辅弼(辅佐);弼匡(辅佐改正);弼教(辅助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