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糟糠之妻的意思

zāokāngzhī

糟糠之妻



拼音zāo kāng zhī qī

注音ㄗㄠ ㄎㄤ ㄓ ㄑ一

解释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
(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例子他一朝发迹,就把糟糠之妻忘得一干二净。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患难发妻。

感情糟糠之妻是中性词。

繁体糟穅之妻

近义糟糠之妻不下堂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āo   注音  ㄗㄠ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OGMJ  仓颉  FDTWA  郑码  UFKK  四角  95966  结构  左右电码  4748  区位  5267  统一码  7CDF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一丨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糟的拼音:zāo(ㄗㄠ)  

⒈ 做酒剩下的渣子:酒糟。糟粕(亦喻无价值的东西)。糟蛋。糟糠之妻(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⒉ 腐朽,腐烂:糟烂。糟朽。

⒊ 坏:事情办糟了。糟糕。

⒋ 作践,损害:糟蹋。糟践(“践”读轻声)。

统一码

糟字UNICODE编码U+7CDF,10进制: 31967,UTF-32: 00007CDF,UTF-8: E7 B3 9F。

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rains、rotten、poor、in a m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米、曹声

English

sediment, dregs; pick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糟的拼音: z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2) 同本义 [distillers' grains;draff]

糟,酒滓也。——《说文》

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醫酏糟。——《周礼·酒正》。注:“糟,醫酏之不醫者,醫者曰清。”

稻醴清糟。——《礼记·内则》。注:“糟,醇也。”

邻有糠糟。——《墨子·公输》

梁肉之与糠糟。

何不餔其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糟鼻子(酒糟鼻;红鼻子);糟油(加入甜糟或酒糟调制的油。用来浇拌凉菜或做醮食用);糟魄(酒滓。同“糟粕”);糟坛(饮酒聚会的地方。即“酒坛”);糟头(酒鬼,斥骂喜饮酒的人)

(4) 指粗恶的食物 [coarse food]。如:糟食(粗劣的食物)

词性变化

糟的拼音:

zāo  

〈词性:动〉

(1) 以酒或酒糟渍物 [be pickled with distillers' grains or in wine]

公不见肉糟淹更堪久邪?——《晋书·孔群传》

(2) 又如:糟鱼(腌后用酒糟渍之,再经烹烧而成的鱼);糟腌(糟淹,糟醃。用酒或糟加上盐及其他调味品腌制食品)

(3) 糟蹋 [insult;ruin;waste]。如:糟趾(糟蹋;蹂躏);糟扰(骚扰)

糟的拼音: zāo  

〈词性:形〉

(1) 俗称事物败坏为糟 [in a wretched state;in a mess;bad luck]

这事更糟了,怎么和尚脑袋上长出辫子来呢?——《儿女英雄传》

(2) 腐烂 [rotten;decayed]。如:糟朽;这根柱头糟了

常用词组

糟坊、糟糕、糟害、糟践、糟糠、糟粕、糟蹋,糟踏、糟心

  拼音  kāng   注音  ㄎㄤ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OYVI  五笔98  OOVI  仓颉  FDILE  郑码  UFXK  四角  90999  结构  左右电码  4749  区位  3123  统一码  7CE0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糠的拼音:kāng(ㄎㄤ)  

⒈ 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料)。

⒉ 萝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窝状。

统一码

糠字UNICODE编码U+7CE0,10进制: 31968,UTF-32: 00007CE0,UTF-8: E7 B3 A0。

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康穅粇

汉英互译

bran、chaff、pollard

造字法

形声:从米、康声

English

chaff, bran, husks; po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糠的拼音:

穅、粇 k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chaff;bran;husks]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bran]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常用词组

糠包、糠秕、糠油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PPPP  仓颉  INO  郑码  WA  四角  303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37  区位  5414  统一码  4E4B  笔顺  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统一码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English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拼音  qī qì   注音  ㄑ一 ㄑ一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GVHV  仓颉  JLV  郑码  AXZM  四角  504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89  区位  3862  统一码  59BB  笔顺  一フ一一丨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妻的拼音:qī(ㄑ一)  

⒈ 男子的配偶:妻子。妻室(指妻子)。妻小(妻子和儿女)。妻离子散。

其他字义

妻的拼音:qì(ㄑ一ˋ)  

⒈ 以女嫁人。

统一码

妻字UNICODE编码U+59BB,10进制: 22971,UTF-32: 000059BB,UTF-8: E5 A6 BB。

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me、frow、wif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wif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妻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同本义 [wife]

妻,妇与夫齐者也。——《说文》

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3) 又

天子有妻、有妾。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妻也者,亲之主也。——《礼记·哀公问》

妻者,夫之合也。——《春秋繁露》

夫妻反目。——《易·小畜》

令妻寿母。——《诗·鲁颂·閟宫》

(4) 又如:妻妾(嫡妻与侧室);妻房(妻室,妻子);妻儿(妻和儿女;妻);妻姊妹婚(再与亡妻之姊、妹缔结婚姻);妻谒(透过得宠的女子去干求请托)

(5) 周代宫中女御 [woman's official in the court]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礼记》

(6) 另见   

常用词组

妻党、妻弟、妻儿老小、妻舅、妻离子散、妻孥、妻室、妻小、妻子

基本词义

妻的拼音:   

〈词性:动〉

(1) 以女嫁人 [marry off one's daughter]

黥布归 芮, 芮妻之。——《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

妻娶(嫁人和娶妻)

(2) 娶女子为配偶 [marry a girl]

齐侯又请妻之。——《左传·桓公六年》

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3) 奸淫 [rape]

妻略妇女。——《后汉书》

妻略(奸污霸占)

(4) 另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