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咂嘴咂舌的意思

zuǐshé

咂嘴咂舌



拼音zā zuǐ zā shé

注音ㄗㄚ ㄗㄨㄟˇ ㄗㄚ ㄕㄜˊ

解释见“咂嘴弄舌”。

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二:“菜上来了,老头儿咂嘴咂舌地夸奖这菜的滋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吃惊。

感情咂嘴咂舌是中性词。

近义咂嘴弄舌、咂嘴舔唇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ㄗㄚ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KAMH  仓颉  RSLB  郑码  JHLI  四角  61012  结构  左右电码  0715  区位  6338  统一码  5482  笔顺  丨フ一一丨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咂的拼音:zā(ㄗㄚ)  

⒈ 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咂嘴。

⒉ 吸,小口儿喝:咂一口酒。

⒊ 仔细辨别:咂摸(“摸”读轻声)。咂滋味。

统一码

咂字UNICODE编码U+5482,10进制: 21634,UTF-32: 00005482,UTF-8: E5 92 82。

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咂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匝啑噈

汉英互译

smack、sip、suck、taste

造字法

形声:从口、匝声

English

to suck, to smack the lips; (Cant.) to ch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咂的拼音:   

〈词性:动〉

(1) 吮吸,叮咬 [suck;sip]

都是些…咂脓血的苍蝇。——元·佚名《陈州粜米》

(2) 又如:咂吮(吸吮);咂啄(叮咬);咂啖(吸吮);咂嘬(吮吸);咂干

(3) 象声词。发咔嗒声。又(如舌尖抵住上颚发出吸气音,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 [make clicks of admiration,praise,etc.]

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红楼梦》

(4) 又如:咂嘴弄舌(贪吃的样子);咂巴

(5) 品评,辨别好坏 [taste]。如:咂你这句话的滋味儿

词性变化

咂的拼音:   

〈词性:名〉

指妇女的乳房 [breast]。如:咂咂;咂儿(乳头)

常用词组

咂摸

  拼音  zuǐ   注音  ㄗㄨㄟˇ   
简体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KHXE  仓颉  RYPB  郑码  JIRL  四角  62027  结构  左右电码  0878  区位  5576  统一码  5634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ノフノ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嘴的拼音:zuǐ(ㄗㄨㄟˇ)  

⒈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嘴巴。嘴头。嘴快。嘴严。嘴直。嘴软。嘴笨。嘴馋。张嘴。嘴甜心苦。

⒉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嘴。壶嘴儿。

统一码

嘴字UNICODE编码U+5634,10进制: 22068,UTF-32: 00005634,UTF-8: E5 98 B4。

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㭰咀觜

汉英互译

mouth、nib、puss、rostra、spigot、spile、bazoo、neb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mouth, lip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  )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horn-like hair on the owl-head]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beak]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mouth]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sth.shaped or functioning like a mouth]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face]。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词性变化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动〉

(1) 说话 [speak]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常用词组

嘴巴、嘴笨、嘴岔,嘴岔儿、嘴馋、嘴长、嘴唇、嘴大喉咙小、嘴多舌长、嘴尖、嘴角、嘴紧、嘴快、嘴懒、嘴里牙多、嘴脸、嘴皮子、嘴贫、嘴勤、嘴软、嘴上春风、嘴是两张皮、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头,嘴头儿、嘴稳、嘴严、嘴硬、嘴直、嘴子

  拼音    注音  ㄗㄚ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KAMH  仓颉  RSLB  郑码  JHLI  四角  61012  结构  左右电码  0715  区位  6338  统一码  5482  笔顺  丨フ一一丨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咂的拼音:zā(ㄗㄚ)  

⒈ 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咂嘴。

⒉ 吸,小口儿喝:咂一口酒。

⒊ 仔细辨别:咂摸(“摸”读轻声)。咂滋味。

统一码

咂字UNICODE编码U+5482,10进制: 21634,UTF-32: 00005482,UTF-8: E5 92 82。

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咂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匝啑噈

汉英互译

smack、sip、suck、taste

造字法

形声:从口、匝声

English

to suck, to smack the lips; (Cant.) to ch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咂的拼音:   

〈词性:动〉

(1) 吮吸,叮咬 [suck;sip]

都是些…咂脓血的苍蝇。——元·佚名《陈州粜米》

(2) 又如:咂吮(吸吮);咂啄(叮咬);咂啖(吸吮);咂嘬(吮吸);咂干

(3) 象声词。发咔嗒声。又(如舌尖抵住上颚发出吸气音,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 [make clicks of admiration,praise,etc.]

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红楼梦》

(4) 又如:咂嘴弄舌(贪吃的样子);咂巴

(5) 品评,辨别好坏 [taste]。如:咂你这句话的滋味儿

词性变化

咂的拼音:   

〈词性:名〉

指妇女的乳房 [breast]。如:咂咂;咂儿(乳头)

常用词组

咂摸

  拼音  shé   注音  ㄕㄜˊ   
部首  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TDD  仓颉  HJR  郑码  MI  四角  2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5286  区位  4164  统一码  820C  笔顺  ノ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舌的拼音:shé(ㄕㄜˊ)  

⒈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⒉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⒊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⒋ 铃或释中的锤。

⒌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统一码

舌字UNICODE编码U+820C,10进制: 33292,UTF-32: 0000820C,UTF-8: E8 88 8C。

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ingua、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舌的拼音: shé  

〈词性:名〉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tongue]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4) 代指言语 [language]

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

(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sth.resembling a tongue]。如:帽舌;鞋舌;火舌

(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hammer;spring]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常用词组

舌敝唇焦、舌边音、舌根音、舌耕、舌尖音、舌面前音、舌伤、舌苔、舌头、舌战、舌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