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杖杜弄麞的意思

zhàngnòngzhāng

杖杜弄麞



拼音zhàng dù nòng zhāng

注音ㄓㄤˋ ㄉㄨˋ ㄋㄨㄥˋ ㄓㄤ

解释指人借读别字。

出处《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杖杜弄麞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àng   注音  ㄓㄤ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SDYY  仓颉  DJK  郑码  FAOS  四角  45900  结构  左右电码  2627  区位  5340  统一码  6756  笔顺  一丨ノ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杖的拼音:zhàng(ㄓㄤˋ)  

⒈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⒉ 泛指棍棒:擀面杖。禅杖。

⒊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杖脊。

⒋ 古同“仗”,恃,凭倚。

统一码

杖字UNICODE编码U+6756,10进制: 26454,UTF-32: 00006756,UTF-8: E6 9D 96。

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stinado、staff、staves、verge、wand

造字法

形声:从木、丈声

English

cane, walking sti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杖的拼音: z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hold; grasp]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3)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4) 通“仗”。凭倚;依靠 [rely on]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凭恃权威);杖信(凭靠信义)

(6) 用棍子打;拷打 [flog with a stick]。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尝受守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汝。

杖之百。——《明史》

予之杖。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聊斋志异·促织》

杖其背。——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杀其父

(7) 又如:杖楚(以棍棒拷打);自杖三十;杖牛(打春牛);杖徒(五刑之。用大竹板、棍棒、荆条抽打犯人背部);杖钱(给施杖刑衙役的贿赂钱);杖刑(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拷打犯人);杖治(以杖刑治罪)

(8) 拄着 [support]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上》

杖名齐其心。——《仪礼·丧服》

杖汉节牧羊。——《汉书·苏武传》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记·王制》

词性变化

杖的拼音: zhàng  

〈词性:名〉

(1) 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cane;stick]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扶杖望朱砂庵。——《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落吾杖底

(2) 又如:锡杖(佛教的杖形法器,头部装有锡环);魔杖(魔术师所用的棍儿);杖者(指老年人);杖几(拐杖与几案);杖父(拄杖老人)

(3) 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rod or staff used for specific purpose]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4) 又如:杖棒(棍棒)

(5) 指居丧时所执的丧棒 [mourning stick]。如:杖期(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杖周(居丧持杖周年)

(6) 刑具。施杖刑所用的棍棒 [rod]。如:杖式(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杖制(对刑杖的大小、长短的规定);杖限(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杖架(度量刑杖和长短的器具)

常用词组

杖笞、杖头木偶

  拼音    注音  ㄉㄨ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SFG  仓颉  DG  郑码  FBVV  四角  44910  结构  左右电码  2629  区位  2237  统一码  675C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杜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⒉ 阻塞(  ),堵塞(  ):杜绝。杜塞(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⒊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⒋ 姓: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统一码

杜字UNICODE编码U+675C,10进制: 26460,UTF-32: 0000675C,UTF-8: E6 9D 9C。

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event、shut out、stop

造字法

形声:从木、土声

English

stop, prevent; restrict;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杜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 同本义 [birch-leaf pear]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3) 姓

词性变化

杜的拼音:   

〈词性:动〉

(1) 堵塞 [stop]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2)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3) 关门,封闭 [close]。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4)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5) 杜绝,制止 [break off]。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6) 冲击 [impact]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7) 拒绝[refuse]。如:杜黜(排斥,黜退)

常用词组

杜弊清源、杜甫、杜甫草堂、杜渐防萌、杜渐防微、杜鹃、杜鹃啼血、杜绝、杜康、杜口裹足、杜口结舌、杜门、杜门不出、杜门谢客、杜牧、杜塞、杜宇、杜仲、杜撰

  拼音  nòng lòng   注音  ㄋㄨㄥˋ ㄌㄨㄥˋ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GAJ  仓颉  MGT  郑码  CEVV  四角  10441  结构  上下电码  1702  区位  3710  统一码  5F04  笔顺  一一丨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弄的拼音:nòng(ㄋㄨㄥˋ)  

⒈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⒉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⒊ 设法取得:弄点钱花。

⒋ 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

⒌ 耍,炫耀:搔首弄姿。

⒍ 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

⒎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

⒏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其他字义

弄的拼音:lòng(ㄌㄨㄥˋ)  

⒈ 方言,小巷,胡同:弄堂。里弄。

统一码

弄字UNICODE编码U+5F04,10进制: 24324,UTF-32: 00005F04,UTF-8: E5 BC 84。

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㢅㺯挊挵

汉英互译

do、fetch、lane、manage、play wit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o, play or fiddle with; all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弄的拼音:

lòng  

〈词性:名〉

(1) 宫中别道 [lane in palace]。如:东弄;西弄

(2) 〈词性:方〉∶弄堂,小巷 [lane]。如:里弄;弄口(出入弄堂的地方);弄唐(小巷);弄堂房子

(3) 另见 nòng  ;“衖”

(4) 另见 xiàng  

常用词组

弄堂

基本词义

弄的拼音:

nòng  

〈词性:动〉

(1) (会意。上为“玉”,下为“廾”(即廾, gǒng  )。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

(2) 同本义 [play around with]

弄,玩也。——《说文》

载弄之璋,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

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汉书·周昌赵尧传》

得鹊子还下弄;神气自若,傍若无人。——《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弄丸(古技巧名称。手持多丸,逐一抛出,再次第接住,如此循环不已);玩枪弄棒(弄兵。使枪弄棒之类);弄笔(舞文弄墨);弄毫墨(舞弄笔墨);弄舌(弄口。掉弄口舌;饶舌);弄孙(逗玩孙儿)

(4) 戏耍;游戏 [make fun of]

夷吾弱不好弄。——《左传·僖公九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床:井上栏杆。)——李白《长干行》

(5) 又如:弄嘴(耍嘴皮子,花言巧语);弄刺子儿(耍花招,干坏事);弄儿(花样;把戏);弄法(耍弄法术);弄虚头(耍花样);弄喧(弄玄虚,耍花招);弄空头(弄虚作假,耍花样);弄白相(戏弄,开玩笑);弄辞(戏谑之辞);弄送(作弄;戏弄)

(6) 作弄;期侮 [make a fool of;dupe;bluff;bully]

愚弄其民。——《左传·襄公四年》

我和你干大事,如何肯弄你。——《水浒传》

(7) 演奏乐器 [play a musical instrument]

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世说新语》

(8) 显现 [display]。如:弄色(显现美色);弄睛(谓呈现睛天);弄暖(因天气暖和显得精神)

(9) 卖弄 [show off]。如:弄精神(打起精神卖弄;劳神,费心思);弄思(卖弄才思);弄巧(卖弄技巧)

(10) 玩赏 [enjoy]

乘舟弄月宿泾溪。—— 李白《别山僧》

(11) 又如:弄月(赏月);弄花(赏花);弄月吟风(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12) 做;搞 [make;do]

天天晚上弄到四更多才睡。——《红楼梦》

(13) 又如:弄性尚气(任性而为,意气用事);弄硶儿(偷干坏事);弄水(在水上作竞技表演);弄文(指写文章);弄巧(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弄姿(谓做出种种姿态);把屋子弄一下;你来不了,我替你弄吧

(14) 妆饰 [decorate]

弄姿帷房之里。——《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

(15) 又如:弄姿(妆饰容貌);弄妆(妆饰,打扮);弄碜儿(指做丑事)

(16) 娶 [marry]。如:弄小(娶妾)

(17) 设法争得 [fetch;get]

齐心打伙弄几个钱。——《红楼梦》

(18) 又如:弄钱;弄点吃的来

词性变化

弄的拼音: nòng  

〈词性:名〉

(1) 乐曲 [musical composition;music]

帝命[桓]伊吹笛, 伊神气无忤,既吹一弄,乃放笛云。——《世说新语·任诞》 刘注引《续晋阳秋》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文选·王褒·洞箫赋》

(2) 巷中巷。通“衖” [lane]

及帝出,各欲自奋,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年二十二。——《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

(3) 另见 lòng  

常用词组

弄不懂、弄不清、弄潮、弄臣、弄错、弄鬼、弄假、弄假成真、弄巧成拙、弄权、弄堂、弄瓦、弄虚作假、弄璋

  拼音  zhāng   注音  ㄓㄤ   
部首  鹿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22画  
五笔86  YNJJ  五笔98  OXXJ  仓颉  IPYTJ  郑码  TXKE  四角  00246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7791  统一码  9E9E  笔顺  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麞的拼音:zhāng(ㄓㄤ)  

⒈ 同“獐”。

统一码

麞字UNICODE编码U+9E9E,10进制: 40606,UTF-32: 00009E9E,UTF-8: E9 BA 9E。

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roebuck, Moschus chinloo

杖杜弄麞: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