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獐麇马鹿的意思

zhāngjūn

獐麇马鹿



拼音zhāng jūn mǎ lù

注音ㄓㄤ ㄐㄨㄣ ㄇㄚˇ ㄌㄨˋ

解释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出处《西湖志余》卷二十五:“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跃自窜。”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四种动物。

感情獐麇马鹿是中性词。

繁体麞麕馬鹿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āng   注音  ㄓㄤ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UJ  仓颉  KHYTJ  郑码  QMKE  四角  40246  结构  左右电码  3742  区位  6615  统一码  7350  笔顺  ノフノ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獐的拼音:zhāng(ㄓㄤ)  

⒈ 哺乳动物,形状像鹿,毛较粗,头上无角,雄的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制革(亦称“牙獐”):獐头鼠目(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统一码

獐字UNICODE编码U+7350,10进制: 29520,UTF-32: 00007350,UTF-8: E7 8D 90。

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獐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oe

造字法

形声:从犭、章声

English

roebuck, hornless river de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獐的拼音:

zhāng  

〈词性:名〉

(1) 野兽名 [river deer]。像鹿,比鹿小,头上无角,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也叫“牙獐”

吾今日围猎,欲射“马”,误中一“獐”。——《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2) 又如:獐猫(貌似猫头的獐子)

常用词组

獐头鼠目

  拼音  jūn qún   注音  ㄐㄨㄣ ㄑㄨㄣˊ   
部首  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86  YNJT  五笔98  OXXT  仓颉  IPHD  郑码  TXMF  四角  0029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7778  区位  8769  统一码  9E87  笔顺  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麇的拼音:jūn(ㄐㄨㄣ)  

⒈ 古书上指獐子。

其他字义

麇的拼音:qún(ㄑㄨㄣˊ)  

⒈ 成群:麇至。麇集(聚集,群集)。

统一码

麇字UNICODE编码U+9E87,10进制: 40583,UTF-32: 00009E87,UTF-8: E9 BA 87。

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麇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麏麕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general name for the hornless deer; to collect to band toge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麇的拼音:

jūn  

〈词性:名〉

(1) 獐子 [river deery],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较小,身体上面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如:麇惊(麇性怯弱易惊。比喻像麇一样受到惊吓);麇聚(像獐子那样依类群居);麇包(用包茅包的死獐子);麇獐(即獐子);麇窜(像獐子那样惊慌逃窜)

(2) 古地名 [name of an ancient country]

(3) 春秋时麇国之地,在今湖北省郧县西

楚子代 麇。——《左传》

(4) 春秋时楚邑,在今湖南省岳阳东南

楚王使由于城 麇。——《左传》

(5) 另见 qún  

基本词义

麇的拼音:

qún  

〈词性:动〉

(1) 成群 [flock together]

求诸侯而麇至。——《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麇,群也。”

(2) 又如:麇聚(麇集);麇至(成群而来);麇居(群居)

(3) 另见 jūn  

常用词组

麇集

  拼音    注音  ㄇㄚˇ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CNNG  五笔98  CGD  仓颉  NVSM  郑码  XA  四角  7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7456  区位  3477  统一码  9A6C  笔顺  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马(馬)的拼音:mǎ(ㄇㄚˇ)  

⒈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⒉ 大:马蜂。马勺。

⒊ 姓。

统一码

马字UNICODE编码U+9A6C,10进制: 39532,UTF-32: 00009A6C,UTF-8: E9 A9 AC。

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马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词性变化

马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马的拼音:

  

〈词性:形〉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常用词组

马鞍、马鞍形、马帮、马鞭、马弁、马表、马鳖、马兵、马泊六、马不停蹄、马步、马车、马齿苋、马褡子、马达、马大哈、马刀、马到成功、马德里、马灯、马店、马队、马贩子、马房、马蜂、马蜂窝、马夫、马革裹尸、马褂、马号、马号、马赫、马赫数、马后炮、马虎、马甲、马架、马缰绳、马嚼铁、马嚼子、马脚、马厩、马驹、马具、马可·波罗、马克思、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口铁、马裤、马快、马拉松、马力、马列、马铃薯、马六甲海峡、马笼头,马勒、马路、马骡、马马虎虎、马匹、马屁、马屁精、马前卒、马群、马赛克、马上、马上比武、马勺、马市、马嘶、马首、马首是瞻、马术、马蹄、马蹄铁、马蹄形、马桶、马头琴、马尾松、马戏、马歇尔计划、马靴、马衣、马扎、马掌

鹿  拼音    注音  ㄌㄨˋ   
部首  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YNJX  五笔98  OXXV  仓颉  IXP  郑码  TX  四角  0021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7773  区位  3425  统一码  9E7F  笔顺  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鹿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⒊ 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⒋ 姓。

统一码

鹿字UNICODE编码U+9E7F,10进制: 40575,UTF-32: 00009E7F,UTF-8: E9 B9 BF。

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廘䴪

汉英互译

de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鹿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2) 同本义 [deer]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4) 比喻政权,爵位 [political power]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6) 方形粮仓 [granary;barn]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7) 通“麓”。山脚 [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谷梁传·僖公十四年》

(8) 通“簏”。竹箱 [bamboo vessel]

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9) 姓

词性变化

鹿的拼音:   

〈词性:形〉

粗,陋 [coarse]。如:鹿布(粗布);鹿车(用人力推拉的窄小车子)

常用词组

鹿角、鹿卢剑、鹿茸、鹿死谁手、鹿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