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o huī xī yīn
注音ㄓㄠ ㄏㄨㄟ ㄒ一 一ㄣ
解释晖:日光。早晚阴晴变化。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用法作宾语;指早晚阴晴变化。
感情朝晖夕阴是中性词。
繁体朝暉夕陰
英语morning sunlight and evening shad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朝的拼音:zhāo(ㄓㄠ)
⒈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⒉ 日,天:今朝。明朝。
朝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⒉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⒊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⒋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⒌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⒍ 姓。
朝字UNICODE编码U+671D,10进制: 26397,UTF-32: 0000671D,UTF-8: E6 9C 9D。
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晁潮
towards
晨、夕、野、暮
会意
dynasty; morning
详细解释◎ 朝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āo )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wish sb.good health]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have an audience with (a king,emperor,etc.)]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make a pilgrimage to]。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visit]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assemble]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 朝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imperial court]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快步走。)——《史记·萧相国世家》
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朝国(朝廷,国家);朝典(朝廷的典章礼制);朝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3) 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dynasty]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杂句》
(4) 又如:唐朝;清朝
(5) 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emperor’s reig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刘备和刘禅统治时期。)——杜甫《蜀相》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6) 又如:三朝元老;一朝天子一朝臣
(7) 政府 [government]。如:朝官;朝奉(原为宋代官名,后通称富翁、土豪或管事的)
(8) 朝政,国家大事 [the affairs of state]。如:不听朝;朝柄(朝政的权柄)
(9) 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courtier class]。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 朝的拼音: cháo
〈词性:介〉
(1) 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on;toward]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唐·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2) 又如:朝前看;大门朝东开;应该朝好的方面想
(3) 另见 zhāo
朝拜、朝臣、朝代、朝房、朝服、朝纲、朝贡、朝见、朝觐、朝门、朝圣、朝廷、朝向、朝向、朝阳、朝野、朝政
◎ 朝的拼音: zhāo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 同本义 [morning]
朝,旦也。——《说文》
朝,早也。——《尔雅·释诂》
自朝至于日中。——《书·无逸》
周人祭日以朝及誾。——《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诗·商颂·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歌夜弦。(弦:弹琴。)——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朝雉徒歌(像早晨的山鸡一样鸣叫高歌);朝趁暮食(形容穷苦,早上挣到钱,晚上才得吃);朝上;朝夕乌(同“朝夕鸟”。朝去暮归的乌鸦);朝夕相处(彼此天天在一起);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旦;朝不及夕(极言处境危急);朝升暮合(谓零碎地籴米。形容生活艰难,勉强度日);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朝夷暮跖(早被誉为伯夷,晚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朝欢暮乐(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朝市(早市)
(4) 早餐 [breakfast]。如:朝舗(早晨餐食)
(5) 指短时间 [moment]。如:朝旦;朝昔;朝昼
(6) 日;天 [day]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7) 又如:今朝;明朝
(8) 姓
(9) 另见 cháo
朝不保夕、朝发夕至、朝晖夕阴、朝菌、朝令夕改、朝露、朝暮、朝气、朝气蓬勃、朝秦暮楚、朝三暮四、朝生暮死、朝思暮想、朝闻夕改、朝闻夕死、朝夕、朝霞、朝阳
晖(暉)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阳光,亦泛指光辉:晖映。春晖。朝(zhāo )晖。斜晖。
晖字UNICODE编码U+6656,10进制: 26198,UTF-32: 00006656,UTF-8: E6 99 96。
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晖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暉
sunshine
形声:从日、军声
sunshine; light, bright, radiant
详细解释◎ 晖的拼音:
暉 huī
〈词性:名〉
(1) (形声。从日,军声。字本作“晕”。本义:日月周围的光圈)
(2) 日色;阳光 [sunlight]
晖,光也。——《说文》
日月晕于外,其贼在于内。——《战国策·赵策四》
朝晖夕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拟明月以皎皎》
(3) 又如:斜晖
(4) 同“辉”。光辉 [radiance]
君子之光,其辉吉也。——《易·未济卦》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荀子·天论》
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淮南子·览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文选·古乐府·长歌行》
(5) 又如:晖光(光彩;光辉);晖如(形容光辉闪耀);辉煜(光辉闪耀)
(6) 琴徽。同“徽”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 instrument]
◎ 晖的拼音:
暉 huī
〈词性:动〉
光彩照耀 [shine]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庄子·天下》
唯昆与季,文藻相晖。——南朝· 梁元帝《与萧挹书》
夕的拼音:xī(ㄒ一)
⒈ 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zhāo ㄓㄠ )夕相处(chǔ ㄔㄨˇ )。
⒉ 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谈。
夕字UNICODE编码U+5915,10进制: 22805,UTF-32: 00005915,UTF-8: E5 A4 95。
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汐穸
evening、night、sunset
旦、朝
指事
evening, night, dusk; slanted
详细解释◎ 夕的拼音: xī
〈词性:名〉
(1)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 同本义 [sunset;dusk]
夕,莫也。——《说文》
日之夕矣。——《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 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夕晖(夕阳的余晖);朝发夕至;夕霭(黄昏的云气);夕市(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
(4) 夜 [evening;night]
今夕何夕。——《诗·唐风·绸缪》
以永今夕。——《诗·小雅·白驹》
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以朝夕燕出入。——《周礼·道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朝乾夕惕(形容终日勤奋工作,戒勉不已);终夕不寝;通夕不寐;终夕;风雨之夕;住宿一夕;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前夕
(6) 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last period]
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洪范·五行传》注
月夕卜宅。——《荀子·礼论》
(7) 通“汐”。晚潮 [nighttide;erening tide]
官赋轨符,乘四时之朝夕。——《管子·国蓄》
◎ 夕的拼音: xī
〈词性:动〉
傍晚朝见君主[have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 in the evening]
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柳宗元《朝日说》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夕暮、夕烟、夕阳、夕照
阴(陰)的拼音:yīn(一ㄣ)
⒈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阴虚生热。图形:⚋(U+268B)。
⒉ 指“月亮”:太阴(月亮)。阴历。
⒊ 带负电的:阴电。阴极。阴离子。
⒋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阴沉。阴雨。阴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阴霾。
⒌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阴面。阴干(gān )。阴凉,阴影。山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阴(碑的背面)。
⒍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阴沟。阴通(秘密往来)。阴私。阴功(a.暗中做的好事;b.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⒎ 背地捣鬼,险恶:阴谋。阴毒。
⒏ 指冥间:阴间。阴司。阴曹地府。
⒐ 凹进的:阴文图章。阴识(即阴文)。
⒑ 指时间:光阴。惜寸阴。
⒒ 生殖器:阴部。阴道。阴茎。阴囊。
⒓ 姓。
阴字UNICODE编码U+9634,10进制: 38452,UTF-32: 00009634,UTF-8: E9 98 B4。
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陰阥侌隂霒
hidden、lunar、negative、overcast、shade、in intaglio
阳、晴
形声:左形右声
'female' principle; dark; secret
详细解释◎ 阴的拼音:
陰、隂 y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阜( fù ),从侌,侌( yīn )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 同本义 [north of a hill or south of river]
陰,闇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
鸣鹤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
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 唐· 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清· 姚鼐《登泰山记》
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阴山背后(偏僻冷落的地方);阴木(山北的树木。一说秋冬生长的树木);阴竹(生长于山北的竹子);阴滨(江河的南岸);阴麓(山的北麓);阴坡(北坡)
(4) 泛指北面 [north]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唐· 李质《宿日观东房诗》
(5) 又如:阴窗(北窗);阴欍(北窗);阴隅(西北方);阴列(最北边的一条山脉)
(6) 背阳为阴 [in the shade;shady]
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西游记》
(7) 又如:阴干(放在背阳处吹干);阴崖(背阳的山崖);阴地(背阳地);阴阳瓦陇(瓦房顶的瓦是按一行凸面朝下一行凹面朝上交错铺排的。凸面为阳,凹面为阴。凸凹相间的行列叫瓦陇)
(8) 生殖器 [genitals]
那众强人那容分说,赶上前,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西游记》
(9) 又如:阴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阴痿(病名。即阳痿。通常指男性生殖器不能勃起)。又指女性生殖器。如:阴核(生理与解剖学名词。又称阴蒂或阴挺。为哺乳类雌性动物生殖器之一部分)
(10) 指秋冬季节 [autumn and winter]
月是夜秋镜,寒为寂寞资。——唐· 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
(11) 又如:阴秋(秋季);阴泉(秋冬之水);阴条(秋冬仍青的树木);阴时(秋冬之时);阴期(秋冬季节)
(12) 日影;阴影 [shadow]
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绿杨阴里白沙堤。——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3) 又如:阴暎(树荫);阴蔚(绿树茂盛浓密成荫);阴森(树木浓密成荫);阴林(茂林)
(14) 雨 [rain]
日西则景朝多阴。——《周礼·大司徒》。疏:“即雨也。”
(15) 又如:阴朗(阴雨和晴朗);阴泄(阴雨);阴官(雨师;水神)
(16) 水 [water]
阴池幽流,玄泉冽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17) 又如:阴蚪(水中的幼蛙);阴族(水族)
(18) 旧时迷信指冥间 [the nether world]。如:阴山(指世俗所谓的阴间山名。如鬼魂被打入此处则不得超生);阴灵儿(阴魂。指人死后的灵魂);阴人(亡灵);阴阳两宅(旧指人住的为阳宅,停放灵柩处或墓地为阴宅);阴司(迷信指阴间官府);阴钱(冥钱。民俗以为人死后在阴间所用)
(19) 月亮 [the moon]
日为阳,月为阴。——《素问》
(20) 又如:阴光(月光);阴兔(月亮的别名)
(21) 妇人 [woman]
弼佐王风,克柔阴化。——隋· 江总《为陈六宫谢章》
(22) 又如:阴教(女子的教化);阴化(女子的教化);阴德(女德);阴帝(指女娲)
(23) 坟,墓 [grave;tomb]
琢文阴壤,庶永后希。——宋· 苏舜钦《广陵郡太君志铭》
(24) 又如:阴壤(墓地);阴宅(坟墓;墓穴);阴户(墓门)
(25) 指月经 [menses]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王恽《玉堂嘉话》
(26) 天空中十分之八以上的部分被中低云量占住叫做阴 [overcast sky]
天阴雨湿。——唐· 杜甫《兵车行》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朝晖夕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27) 又如:阴埃(阴雾和尘埃);阴晦(云气掩映日光,天气阴晦);阴凝冰坚(阴气始凝为霜,渐积成冰);阴澹(山色暗淡);阴雨(天阴下雨)
(28) 云块 [cloud]
阴犹沉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凌曙注:“ 蔡邕《月令章句》曰:‘阴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
(29) 又如:阴霞(云霞)
(30) 鬼怪 [ghosts and monsters]
群山四渎,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金· 丘处机《无俗念·述怀》
(31) 又如:阴魅(鬼魅);阴兵(鬼兵;神兵);阴力(鬼神之力);阴魅(魅火;鬼火)
(3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 [yin,(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阳的相对名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性》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天论》
(33) 又如:阴阳不将(阴阳家所称的嫁娶吉日);阴阳官(专司星相、占卜、卜宅、相墓等的职官);阴阳生(阴阳人。指以星相、占卜、相宅、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34) 姓
◎ 阴的拼音:
陰 yīn
〈词性:形〉
(1) 凹进去的东西 [in intaglio]
院门门额上还留有一块阴纹石匾。——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2) 又如:阴识(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即阴文。凸出的文字称为阳文);阴纹(凹下的纹理)
(3) 幽暗;昏暗 [dark]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唐· 姚合《游昊天玄都观》
(4) 又如: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混浊的现象);阴煞(幽暗);阴虹(昏暗的彩虹。比喻邪佞);阴翥(翅毛浅黑色的凤);阴堂(幽暗之室;墓室)
(5) 阴险 [sinister;insidious]
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旧唐书·崔器传》
(6) 又如:阴狙(阴险诡诈);阴刻(阴险刻毒);阴狡(阴险狡猾);阴笑(冷笑;奸笑);阴恶(阴险恶毒)
(7) 冷,寒冷 [cold]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阴气(寒气,肃杀之气);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很冷,故称);阴宫(深宫;阴凉的宫室)
(9) 阴湿;潮湿 [moist]
徽州世出墨工,多佳墨,云以置灰中,则阴润不能坏也。—— 宋· 庄季裕《鸡肋编》
(10) 又如:阴润(阴湿滋润);阴土(滋润的土壤)
(11) 偶数 [even]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晋· 王嘉《拾遗记》
(12) 又如:阴干(位于偶数的天干);阴辰(指干支纪日中地支处于偶数的丑、卯、巳、未、酉、亥六日);阴鼎(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13) 雌的 [female]。如:阴霓(雌霓,副虹)
(14) 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 [hidden]
阴血周作。——《左传·僖公十五年》
(15) 又如:阴事(隐秘的事情);阴臣(私臣。一指妇人);阴伏(阴私,阴事。指不为人所知的罪恶);阴拱(私下敛下,不再参与。比喻袖手旁观);阴恶(隐秘的不为人知的恶行;阴险狠毒);阴阴(隐隐);阴骘文(旧时专门劝人为善、做好事、积阴德的文章);阴符(喻指军事谋略、部署等机密)
(16) 负的 [negative]。如:阴极
◎ 阴的拼音:
陰 yīn
〈词性:副〉
(1) 暗中,暗地里[in secret;in private]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史记·李将军列传》
阴相与谋。——《汉书·李广苏建传》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阴纵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执政阴沮。——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阴煞(损伤);阴哂(暗笑);阴哑(暗哑;嘶哑);阴害(暗害);阴中(暗中陷害)
阴暗、阴暗面、阴部、阴曹、阴沉、阴沉、阴错阳差、阴道、阴德、阴蒂、阴电、阴毒、阴毒、阴风、阴功、阴晦、阴魂、阴魂不散、阴极、阴间、阴茎、阴冷、阴历、阴凉、阴毛、阴门、阴面,阴面儿、阴谋、阴谋诡计、阴囊、阴平、阴坡、阴凄、阴森、阴山、阴湿、阴事、阴寿、阴私、阴损、阴天、阴文、阴险、阴笑、阴阳、阴阳怪气、阴阳两面、阴阳人、阴阳之变、阴翳、阴影、阴雨、阴郁、阴云、阴贼、阴宅、阴着儿、阴鸷、阴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