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o mù lún xù
注音ㄓㄠ ㄇㄨˋ ㄌㄨㄣˊ ㄒㄨˋ
解释昭穆: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伦序:伦常次序。泛指家族辈分。
出处《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昭穆伦序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昭的拼音:zhāo(ㄓㄠ)
⒈ 光明:昭明。昭昭(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昭昭”;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⒉ 明显,显著:昭著。昭彰。昭布。昭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昭字UNICODE编码U+662D,10进制: 26157,UTF-32: 0000662D,UTF-8: E6 98 AD。
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昭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佋巶炤照
clear、obvious
形声:从日、召声
bright, luminous; illustrious
详细解释◎ 昭的拼音:
炤 zhāo
〈词性:形〉
(1)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bright]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3) 又如:昭式(光明的法度);昭列(光明);昭衍(光明广布);昭亮(明亮);昭美(光明美好)
(4) 彰明,显著 [clear;obvious]
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昭升(显著地升闻);昭名(显著的声名);昭灼(明显;显著);昭明(显明;显著);昭速(明显地招引)
◎ 昭的拼音: zhāo
〈词性:名〉
(1) 光;亮光 [light]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又如:昭回(晨辰光耀回转);昭耀(光耀);昭晳(光亮)
(3) 古时宗法制度 [an order in patriarchal clan system],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4) 姓
◎ 昭的拼音: zhāo
〈词性:动〉
(1) 显扬;显示 [show]
昭陛下圣明。——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昭畅(大大发扬);昭文(显扬文采);昭武(显扬武威)“炤”
(3) 另见 zhào
昭布、昭然、昭然若揭、昭示、昭雪、昭彰、昭昭、昭著
穆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温和;穆清(a.清平;b.指上天)。穆如清风。
⒉ 恭敬:严肃:肃穆。静穆。
⒊ 古同“默”,沉默。
⒋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⒌ 姓。
穆字UNICODE编码U+7A46,10进制: 31302,UTF-32: 00007A46,UTF-8: E7 A9 86。
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穆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左形右声
majestic, solemn, reverent; calm
详细解释◎ 穆的拼音: mù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禾名)
(2) 同本义 [standing grain]
穆,禾也。——《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穆者也。”
(3) 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参见“昭穆” [the right side position in ancestral temple]
辩庙祧之昭穆。——《周礼·小宗伯》。注:“父曰昭,子曰穆。”
(4) 代指右边 [right side]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红楼梦》
(5) 又如:昭穆(左边和右边)
(6) 姓
◎ 穆的拼音: mù
〈词性:形〉
(1) 恭敬 [reverent;solemn;respectful]
于穆清庙。——《诗·周颂·清庙》
穆穆皇皇。——《诗·大雅·假乐》
我其为王穆卜。——《书·金滕》。传:“敬也。”
(2) 又如:肃穆(严肃恭敬);静穆(安静庄严);穆穆(端庄恭敬);穆穆纯纯(恭敬诚恳的样子)
(3) 壮美 [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full of grandeur]
穆穆文王。——《诗·大雅·文王》
天子穆穆。——《礼记·曲礼》
(4) 又如:穆穆(端庄盛美的样子);穆行(美行);穆如(和美的样子);穆若(和美的样子)
(5) 肃静 [solemn silence]
于是吴王穆然。——《论衡·非有先生论》。注:“犹默静思貌也。”
(6) 又如:穆静(安靖);穆然(静思的样子);穆穆(宁静;静默)
(7) 淳和,温和 [mild;gentle]
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8) 又如:穆远(淳和深远);穆耀(祥和光明)
(9) 和睦 [harmonious]
而与夏侯尚不穆。——《三国志·苟彧传》
(10) 又如:穆清(和睦清明);穆亲(和睦相亲);穆畅(清和畅美)
(11) 纯正 [pure]
布德执义曰穆。——《周书·谥法》。注:“纯也。”
(12) 又如:穆羽(声细如五音之羽,穆然相和)
(13) 诚信 [honest]。如:穆宣(诚信公明);穆卜(虔诚占卜)
(14) 深远;幽微 [profound and lasting;far-reaching]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楚辞》
(15) 清彻 [clear]
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宋· 苏轼《答王敏仲》
(16) 通“睦”。和睦 [harmous]
周公穆康叔, 管蔡则流言。—— 曹植《豫章行》
(17) 通“默”。不语 [tacit;silent]
于是吴王穆然,俛而深惟。——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穆公,缪公、穆斯林
伦(倫)的拼音:lún(ㄌㄨㄣˊ)
⒈ 辈,类:无与伦比。不伦不类。
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伦。天伦。伦常。伦理。
⒊ 条理,次序:伦次。伦类(a.条理;b.同类)。
⒋ 姓。
伦字UNICODE编码U+4F26,10进制: 20262,UTF-32: 00004F26,UTF-8: E4 BC A6。
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倫
human relations、logic、match、order、peer
形声:从亻、仑声
normal human relationships
详细解释◎ 伦的拼音:
倫 l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仑( lún )声。本义:辈,类)
(2) 同本义 [kind]
伦,辈也。——《说文》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儗人必于其伦。——《礼记·曲礼下》
毛犹有伦。——《礼记·曲礼下》
廉颇赵奢之伦。—— 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伦辈(伦匹,伦党,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伦望(流辈中的声望);伦族(所属之族)
(4) 条理,顺序 [order]
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逸周书》
(5) 又如:伦叙(有条理,有顺序);伦次(条理次序);伦绪(条理秩序)
(6)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human relations]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红楼梦》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
(7) 又如: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伦物(人伦物理);伦经(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人伦道德之理);伦谊(人伦大义)
(8) 道理,义理 [ration]
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
(9) 又如:伦脊(道理;条理)
(10) 意义 [meaning]
夫祭有十伦焉。——《礼记·祭统》
(11) 通“论” [theory]
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12) 姓
◎ 伦的拼音:
倫 lún
〈词性:动〉
(1) 顺其纹理 [comform to grain]
析开必伦。——《周礼》
(2) 类比,匹敌 [analogize; be equal in force; be well-matched]
德伦三五,配皇作烈。——三国 魏· 曹植《学宫颂》
暴殄天物之罪,岂有伦哉!——康有为《大同书》
(3) 又如:伦列(等比,类比);伦侪(比并)
(4) 选择。通“抡” [select]。如:伦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伦肤(选择精美的肉类);伦党(拣选同类的人)
(5) 通“论”。议论 [discuss]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
伦敦
序的拼音:xù(ㄒㄨˋ)
⒈ 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
⒉ 排列次第:序次。序列。
⒊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
⒋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⒌ 指季节:四序。
⒍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序。
序字UNICODE编码U+5E8F,10进制: 24207,UTF-32: 00005E8F,UTF-8: E5 BA 8F。
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㘧䦽㐧
order、preface、initial、sequence
形声:从广、予声
series, serial order, sequence
详细解释◎ 序的拼音: xù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 yǎn ),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2) 堂屋的东西墙 [east-west wall of a hall]
序,东西墙也。——《说文》
西序东向。——《书·顾命》
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
直东序。——《仪礼·士冠礼》
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
皆馔于西序下。——《仪礼·士丧礼》
东西墙谓之序。——《尔雅》
若陈衣于序东。——《礼记·丧大记》
(3) 正屋两侧东西厢房 [wing]
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文选》
(4) 古代学校的别名 [locally-run school in ancient times]
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郑玄注:“序,州党之学也。”
殷曰序, 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序室(古代幼童读书处)
(6) 次第,次序 [order;sequence]
言有序。——《易·艮》
与四时合其序。——《易·文言》
内官序当其夜。——《左传·宣公十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
长幼有序。——《荀子·君子》
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工序;次序;岁序;词序;语序;序秩(官序);序成(第等,次序)
(8) 特指官吏等级系列中的位次 [precedence]
卿大夫以序守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9) 教育 [education]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文心雕龙》
(10) 季节 [season]
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红楼梦》
(11) 序言 [preface]
序以建言,首引情本。——《文心雕龙》
丐序于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 又
予为斯序。
(13) 又如:序跋;序引(序和引);代序;自序;序文
(14) 功业 [exploits]
继序思不忘。——《诗·周颂·闵予小子》
(15) 头绪 [inkling]
楚王梦亦有其序。——《汉书》
◎ 序的拼音: xù
〈词性:动〉
(1) 依次序排列 [order]
序宾以贤。——《诗·大雅·行革》。毛传:“言宾客次第皆贤。”
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原居雍州,六国分居八州。)——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序齿排班(序齿);序位(安排位次);序立(按品级站立)
(3) 叙述,叙说 [narrate]
彼此序了几句闲话。——《老残游记》
(4) 又如:序齿录(记载有关个人家事生平姻亲及其他情况的册籍)
(5) 引出 [draw forth]
病身属恨管,暮景序悉端。——《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秋》
(6) 草拟 [draft]
县里正在序稿。——《老残游记》
又如:序稿(草拟文稿)
(7) 给……作序 [writing a preface for …]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 按功升官 [assess]
崇德序功。——《三国志》
序跋、序齿、序词、序次、序列、序论、序幕、序曲、序数、序数词、序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