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 zǐ zhuó mò
注音ㄓㄚ ㄗˇ ㄓㄨㄛˊ ㄇㄛˋ
解释渣滓:物品提炼后的废物;浊沫:混浊的泡沫。指无用之物。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无用之物。
感情渣滓浊沫是中性词。
繁体渣滓濁沫
近义残渣余孽
动物生肖牛,虎,蛇
渣的拼音:zhā(ㄓㄚ)
⒈ 提出精华或汁流后剩的东西:渣子。渣滓。豆腐渣。
⒉ 碎屑:干粮渣儿。
渣字UNICODE编码U+6E23,10进制: 28195,UTF-32: 00006E23,UTF-8: E6 B8 A3。
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溠
broken bits、dregs、residue、sediment
形声:从氵、查声
refuse, dregs, lees, sediment
详细解释◎ 渣的拼音: zhā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查声。本义:渣滓,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
(2) 同本义 [dregs;offscouring;residue]
今人谓糟滓为苴作,侧加反,俗字作渣,乃沮之形变也。——章炳麟《新方言》
(3) 又如:渣柜(方言。垃圾箱);油渣儿;豆腐渣;沉渣;废渣;炉渣;钢渣;麻渣;煤渣;蔗渣
(4) 碎屑 [broken bits;crumbs;fragments]
若木于是乎倒覆,折扶桑而为渣。——《南齐书》
(5) 又如:渣子(碎屑);渣渣(碎片;碎屑);面包渣儿
渣化、渣坑、渣口、渣土、渣滓
滓的拼音:zǐ(ㄗˇ)
⒈ 渣子,沉淀物:渣滓。油滓。
⒉ 污黑,污浊:垢滓。滓秽。
滓字UNICODE编码U+6ED3,10进制: 28371,UTF-32: 00006ED3,UTF-8: E6 BB 93。
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滓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氵、宰声
sediment, lees, dregs
详细解释◎ 滓的拼音: zǐ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宰声。本义:液体里下沉的杂质)
(2) 同本义 [sediment;dregs]
滓,淀也。——《说文》。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注:“黑也。”
脉不粘肤,食不留滓。——刘峻《送橘启》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唐· 陆羽《茶经》
(3) 又如:滓方(收集茶叶渣的器具);滓脚(渣子,渣末)
(4) 用同“汁” [used for “汁”]
行到灶前毛器具,目滓流落拭卖干。——《中国歌谣资料·福建歌谣》。原注:“目滓,眼泪。滓当‘汁’之声转。”
◎ 滓的拼音: zǐ
〈词性:形〉
(1) 污浊 [dirty]
皦然泥而不滓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滓敝(肮脏破烂);滓淤(污泥;污浊的东西);滓尘(污浊的尘世);滓窳(污浊)
(3) 低贱 [humble]。如:滓贱(低贱);滓韵(低劣的诗歌)
◎ 滓的拼音: zǐ
〈词性:动〉
(1) 沾污 [contaminate]
血滓太阿铓,看腥污髑髅囊。——郑若庸《玉玦记》
(2) 又如:滓污(污染);滓秽太清(使天空受到污染。比喻玷污清明)
(3) 污染;玷污 [pollute]
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 太傅叹以为隹。 谢景重在座,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太傅因戏 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世说新语·言语》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无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北山移文》
(4) 又如:滓秽(玷污)
浊(濁)的拼音:zhuó(ㄓㄨㄛˊ)
⒈ 水不清,不干净:浑浊。污浊。浊浪。浊流。
⒉ 混乱:浊世。
⒊ 声音低沉粗重:浊声浊气。浊音。
浊字UNICODE编码U+6D4A,10进制: 27978,UTF-32: 00006D4A,UTF-8: E6 B5 8A。
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濁
chaotic、confused、corrupted、deep and thick、muddy、turbid
原为形声:左形、右声
muddy, turbid, dirty, filthy
详细解释◎ 浊的拼音:
濁 zhu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Zhuo River]
浊水出 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说文》。今曰 北阳水。
(2)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 浊的拼音:
濁 zhuó
〈词性:形〉
(1) 液体浑浊。与“清”相对 [muddy;turbid]
载清载浊。——《诗·小雅·四月》
浑兮其若浊——《老子》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浊河(混浊的河流。特指黄河);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3) 脏,不干净 [dirty]
雨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姚合《过张邯郸庄》
(4) 又如:浊醪(浊酒);浊污(污秽);浊秽(污浊。亦比喻丑恶鄙陋之事物);浊溷(污浊)
(5) 庸俗 [vulgar]
你不是凡胎浊骨, 迷本性人间受苦。——马致远《黄粱梦》
(6) 又如:浊物(俗物);浊气(俗气);浊碎(指庸常琐碎之事);浊质(凡庸的姿质)
(7) 品行坏,卑劣 [bad]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
(8) 又如:浊化(变得贪鄙、卑劣);浊俗(卑污庸俗);浊操(卑污的操行);浊气(不良风气)
(9) 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voiced]。如:浊辅音
(10) 佛教语。指尘世 [worldly]。如:浊劫(佛教语。指尘世);浊界(佛教语。指尘世);浊恶世(佛教语。指五浊恶世)
(11) 混乱 [confused]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
(12) 又如:浊代(混乱的时代);浊乱(搅扰使之混乱;混乱);浊躁(紊乱浮躁)
(13) 昏暗不明 [dim]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李白《商山四皓》
(14) 又如:浊才料(糊涂;不省事)
浊度、浊酒、浊流、浊世、浊音
沫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液体形成的许多细泡:沫子。泡沫。
⒉ 指“唾沫”:相濡以沫。
沫字UNICODE编码U+6CAB,10进制: 27819,UTF-32: 00006CAB,UTF-8: E6 B2 AB。
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foam、froth
形声:从氵、末声
froth, foam, bubbles, suds
详细解释◎ 沫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末声。本义:沫水)
(2) 同本义 [Mo river]
沫,沫水也。出 蜀西徼外东南入 江。——《说文》
(3) 古水名,即今四川省大渡河
(4) 泡沫,沫子 [foam;froth]
瀑下一曰沫也。——《说文》
沫流赭。——《汉书·礼乐志》。注:“言汗流沫出也。”
(5) 又如:沫血(水面上的泡沫像血一样);沫雨(骤雨成潦,上浮泡沫);沫流(冒着泡沫的水流。指激流;流派)
(6) 唾沫 [saliva;spittle]
余干骨之沫为斯弥。——《庄子·主乐》。李注:“口中汁也。”
〈词性:动〉
通“末”。竭,终止 [end;stop;terminate]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楚辞·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