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枕戈击楫的意思

zhěn

枕戈击楫



拼音zhěn gē jī jí

注音ㄓㄣˇ ㄍㄜ ㄐ一 ㄐ一ˊ

解释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出处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枕戈击楫是中性词。

繁体枕戈撃楫

近义枕戈待旦、击楫中流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ěn   注音  ㄓㄣ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PQN  仓颉  DLBU  郑码  FWRD  四角  44912  结构  左右电码  2650  区位  5377  统一码  6795  笔顺  一丨ノ丶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统一码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illow、rest head o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il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枕的拼音: zhěn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词性变化

枕的拼音: zhěn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常用词组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

  拼音    注音  ㄍㄜ   
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AGNT  五笔98  AGNY  仓颉  I  郑码  HM  四角  5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2047  区位  2474  统一码  6208  笔顺  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戈的拼音:gē(ㄍㄜ)  

⒈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  )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⒉ 姓。

统一码

戈字UNICODE编码U+6208,10进制: 25096,UTF-32: 00006208,UTF-8: E6 88 88。

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戈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gger

造字法

象形:像长柄兵器形

English

halberd, spear, lance; rad. 6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戈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weapons]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war]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常用词组

戈壁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FMK  五笔98  GBK  仓颉  QU  郑码  BIZI  四角  50772  结构  单一电码  2345  区位  2787  统一码  51FB  笔顺  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击(擊)的拼音:jī(ㄐ一)  

⒈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击打。击鼓。击中(zhòng  )。击破。击毙。击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击。

⒉ 攻打:击败。击毁。打击。声东击西。

⒊ 碰,接触:撞击。目击。肩摩毂(  )击(亦作“摩肩击毂”)。

统一码

击字UNICODE编码U+51FB,10进制: 20987,UTF-32: 000051FB,UTF-8: E5 87 BB。

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擊撃

汉英互译

attack、beat、bump into、hit、strike out、thras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击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毄(   )声。本义:敲击,敲打)

(2) 同本义 [beat;hit;strike]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3)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4) 攻击;攻打 [assault;attack]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6) 碰撞;接触 [come in contact with;bump into]

齐吴傍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击毂摩肩(车碰轮,人摩肩。比喻拥挤,热闹);击冲(撞击);撞击(运动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8) 杀;搏杀 [kill;slaughter]

入水击蛟。——《世说新语·自新》

数击杀响马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奋椎左右击。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9) 如:击斩(斩杀);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

常用词组

击败、击毙、击穿、击打、击打、击发、击鼓、击毁、击剑、击溃、击落、击破、击伤、击水、击铁、击退、击玉敲金、击掌、击针、击中

  拼音    注音  ㄐ一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KBG  仓颉  DRSJ  郑码  FJCE  四角  46941  结构  左右电码  2813  区位  7314  统一码  696B  笔顺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楫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划船用具:舟楫。楫师(船工)。中流击楫。

⒉ 古同“辑”,聚集。

统一码

楫字UNICODE编码U+696B,10进制: 26987,UTF-32: 0000696B,UTF-8: E6 A5 AB。

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楫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檝艥

汉英互译

barge pole、oar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oar, padd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楫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短的船桨)

(2) 同本义。短曰楫,长曰楫 [short oar]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楫,舟擢也。——《说文》

桧楫桧舟。——《诗·卫风·竹竿》

楫齐扬以容与兮。——《楚辞·哀郢》。注:“船櫂也。”

亡维楫。——《汉书·贾谊传》

(3) 泛指船桨 [oar]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 又如:中流击楫;舟楫;楫子(船桨);楫橹(桨与橹);楫櫂(船桨)

(5) 船 [boat]

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闯入者。——梁延《夷氛闻记》

(6) 又如:闄櫂(船);楫师(船工)

词性变化

楫的拼音:

  

〈词性:动〉

划 [船水] [oar]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诗·大雅·稢朴》

一手附舟傍,一手楫水而至岸也。——明· 费信《星槎胜览》

枕戈击楫: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