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枕善而居的意思

zhěnshànér

枕善而居



拼音zhěn shàn ér jū

注音ㄓㄣˇ ㄕㄢˋ ㄦˊ ㄐㄨ

解释谓守善不移。

出处北齐·刘昼《新论·慎独》:“故蘧瑷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枕善而居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ěn   注音  ㄓㄣ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PQN  仓颉  DLBU  郑码  FWRD  四角  44912  结构  左右电码  2650  区位  5377  统一码  6795  笔顺  一丨ノ丶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统一码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illow、rest head o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il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枕的拼音: zhěn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词性变化

枕的拼音: zhěn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常用词组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

  拼音  shàn   注音  ㄕㄢ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UDUK  五笔98  UUKF  仓颉  TGTR  郑码  UCUJ  四角  80601  结构  上下电码  0810  区位  4138  统一码  5584  笔顺  丶ノ一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善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⒉ 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⒊ 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⒋ 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⒌ 熟悉:面善。

⒍ 办好,弄好:善后。

⒎ 擅长,长(cháng   )于:善辞令。多谋善断。

⒏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

⒐ 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

⒑ 容易,易于: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⒒ 姓。

统一码

善字UNICODE编码U+5584,10进制: 21892,UTF-32: 00005584,UTF-8: E5 96 84。

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嬗譱

汉英互译

be apt to、be good at、friendly、good、kind、perfect

相关字词

擅、恶

造字法

会意:从言、从羊

English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形〉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lucky]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good]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good;nice]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philanthropic]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all right]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cautious;careful;prudent]。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skillful]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familiar]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词性变化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动〉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be good at]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repair]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admire]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like]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consider as good]

[常]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praise]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friendly]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名〉

(1) 好人;好事;好处 [good (fine) person;good deed;advantage]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副〉

(1) 好好地 [in perfectly good condition]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numerous;frequently;easy]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常用词组

善罢甘休、善报、善本、善辩、善才、善处、善刀而藏、善感、善后、善举、善良、善门、善门难开、善男信女、善人、善善恶恶、善始善终、善事、善忘、善心、善行、善意、善有善报、善于、善哉、善战、善终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部首  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MJJ  仓颉  MBLL  郑码  GL  四角  1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5079  区位  2288  统一码  800C  笔顺  一ノ丨フ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而的拼音:ér(ㄦˊ)  

⒈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⒉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⒊ 表(从……到……):从上而下。

统一码

而字UNICODE编码U+800C,10进制: 32780,UTF-32: 0000800C,UTF-8: E8 80 8C。

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洏耏髵能

汉英互译

and that、moreov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词性变化

而的拼音: ér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的拼音: ér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的拼音: ér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动〉

(1)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常用词组

而后、而或、而今、而况、而立、而且、而外、而已

基本词义

而的拼音: néng  

通“能”。

〈词性:名〉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词性:动〉

(1)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 另见 ér  

  拼音    注音  ㄐㄨ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NDD  仓颉  SJR  郑码  XMEJ  四角  7726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446  区位  3051  统一码  5C45  笔顺  フ一ノ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居的拼音:jū(ㄐㄨ)  

⒈ 住:居住。居民。同居。隐居。居处(chǔ  )(a.住所;b.指生活处境)。

⒉ 居住的地方:新居。故居。迁居。蜗居(喻窄小的住所)。

⒊ 当,占,处于:居首。居中。居高临下。二者必居其一。

⒋ 安着,怀着:居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

⒌ 积蓄,储存:奇货可居(a.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b.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

⒍ 停留:居守。

⒎ 平时:平居。

⒏ 姓。

统一码

居字UNICODE编码U+5C45,10进制: 23621,UTF-32: 00005C45,UTF-8: E5 B1 85。

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㝒㞐凥

汉英互译

assert、house、occupy、reside

造字法

象形:像人曲胫蹲踞形

English

live, dwell, reside, s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居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2) 同本义。后作“踞” [squat;sit]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不宜居见长者。——《史记》

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左传》

(3) 居住 [dwell;live;reside]

则居可知矣。——《易·系辞下》

仁者居之。——《吕氏春秋·离俗》

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

寝居直梦。——《淮南子·地形》

居者,居其所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四年》

天王出居于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君子居必择乡。——《荀子·劝学》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柳宗元《捕蛇者说》

城居者未之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5) 坐 [sit;have a seat]

居,吾语女。——《礼记·乐记》。注:“坐也。”

孔子闲居。——《仲尼燕居》

数各居其上三分。——《礼记·王制》

令女居其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6) 处在,处于 [be in;be in a certain position]

佛印居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居左。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居右者椎髻。

(7) 又如:居先(处于先位);居卖(在市场上做买卖);居贫(处于贫困的境地);居安资深(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居易(处于平常情况)

(8) 积储 [store up]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居物致富。——《汉书·张汤传》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居之以为利。

(9) 又如:居积(囤积财物);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居物(囤积财物);居贩(居积贩卖)

(10) 占 [occupy]

谋计居多。——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1) 又如:二者必居其一;居多(占多数);居有(据有,占有)

(12) 治理;安置 [manage]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柳宗元《梓人传》

(13) 又如:居材(处置木材);居处(安置;处置)

(14) 停止;休息;止息 [stop; rest;stay]

居十日。——《韩非子·喻老》

居五日。

居数月。——《淮南子·人间训》

不可久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5) 当;担任 [hold the post of]。如:居位(居官任职);居职(在职,任职)

(16) 〈词性:形〉 通“倨”。傲慢 [arrogant]

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韩非子·诡使》

词性变化

居的拼音:   

〈词性:名〉

(1) 住所,住宅 [house;residence;dwelling]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左传·宣公二年》

居停主人勿复言。——《宋史·丁谓传》

其居仅仅足。——清· 洪亮吉《治平篇》

一人之居。

(2) 又如:居停(主人,东家;寓所,临时借住的地方);居址(住所地址);居庐(泛指住房);居宿(指住处)

(3) 平素家居[dwell usually]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居平(居常);居冠(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居盈(过富贵生活);居常(平时,平常)

(5) 可以吃到茶点、饮料或饭菜的店铺[restaurant]。如:六朝居;同和居;金陵居;砂锅居

常用词组

居安思危、居第、居多、居高临下、居功、居功自傲、居官、居间、居经、居家、居里、居留、居民、居民点、居民区、居奇、居然、居人、居丧、居舍、居士、居室、居孀、居所、居位、居心、居心叵测、居址、居中、居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