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斟酌损益的意思

zhēnzhuósǔn

斟酌损益



拼音zhēn zhuó sǔn yì

注音ㄓㄣ ㄓㄨㄛˊ ㄙㄨㄣˇ 一ˋ

解释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例子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兹据另议章程五条,无非就自然之利斟酌损益。”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认真考虑。

感情斟酌损益是中性词。

繁体斟酌損益

英语consider the gains and loss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ēn   注音  ㄓㄣ   
部首  斗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ADWF  五笔98  DWNF  仓颉  TVYJ  郑码  ECTE  四角  44700  结构  左右电码  2440  区位  5369  统一码  659F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丶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斟的拼音:zhēn(ㄓㄣ)  

⒈ 往杯盏里倒饮料:斟茶。斟酒。

⒉ 古代指精羹汁:厨人进斟。

统一码

斟字UNICODE编码U+659F,10进制: 26015,UTF-32: 0000659F,UTF-8: E6 96 9F。

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㪸酙

汉英互译

pour

造字法

形声:从斗、甚声

English

to pour wine or tea into a cup; to gau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斟的拼音: zhēn  

〈词性:动〉

(1) (形声。从斗,甚声。本义:用勺子舀取)

(2) 同本义 [ladle]

斟,勺也。——《说文》

斟,酌也。——《广雅》

孔子穷乎 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吕氏春秋》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 唐· 顾况《游子吟》

其御羊斟不与。——《左传·宣公二年》

羊羹不斟,而宋国危。——《淮南子·鏐称》

(3) 用壶倒酒或茶水 [pour]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唐· 李白《悲歌行》

(4) 又如:斟酒;斟一杯水;斟泻(倾注);斟茶;给她斟一杯酒

(5) 考虑,考虑好坏,比较长短 [consider]

斟量功伐。——《颜氏家训·省事》

(6) 又如:斟酌损益(仔细考虑,反复商讨,以决定增减、兴革);斟勺(考虑,吸取);斟裁(斟酌决定);斟量(酌量;估量)

词性变化

斟的拼音: zhēn  

〈词性:名〉

(1) 汤汁,羹汁 [soup]

斟,汁也。——《方言三》

厨人进斟,因反斗以击代王,杀之。——《史记·张仪列传》

(2) 古国名 [Zhen state]。相传为夏同姓诸侯之国

常用词组

斟酌、斟酌损益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部首  酉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GQY  仓颉  MWPI  郑码  FDRS  四角  17620  结构  左右电码  6791  区位  5535  统一码  914C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酌的拼音:zhuó(ㄓㄨㄛˊ)  

⒈ 斟酒:对酌。

⒉ 饮酒宴会:便酌。清酌。

⒊ 考虑,度量:酌办。酌定。酌情。斟酌。酌加修改。

统一码

酌字UNICODE编码U+914C,10进制: 37196,UTF-32: 0000914C,UTF-8: E9 85 8C。

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酌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sider、think over、drink、pour out

造字法

形声:从酉、勺声

English

serve wine; feast; deliber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酌的拼音: zhuó  

〈词性:动〉

(1) (形声。从酉( yǒu  ),从勺,勺亦声。从“酉”与酒有关。本义:斟酒)

(2) 同本义 [pour out liquor]

酌,盛酒行觞也。——《说文》

尸升,坐取爵酌。——《仪礼·有司彻》。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缩酌用茅。——《礼记·郊特牲》

盖酌之也。——《公羊传·僖公八年》

及祭,酌仆。——《周礼·夏官》

引壶觞以自酌。——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因命酌互举。——唐· 李朝威《柳毅传》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无多酌我,我乃酒狂。——《汉书·盖宽饶传》

(3) 又如:酌献(斟酒以献;酌酒献客;酌酒祭神);酌羽(酌酒。羽,羽觞之省,代指酒);酌言(酌酒。言,助词);酌醴(酌酒)

(4) 饮酒 [drink]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

(5) 又如:酌别(饮酒告别);酌杯(饮酒);酌鲁(饮薄酒);酌霞(比喻饮美酒)

(6) 斟酌,择善而行 [weigh and consider]

酌今昔而减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如:酌议(斟酌商议);酌责(酌情责罚);酌从(酌情顺从);酌古御今(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酌古准今(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酌估(估计);酌度(酌量;度量)

(8) 舀取 [ladle out]

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9) 又如:酌饮(挹取流质食物而饮);酌取(挹取,舀取)

词性变化

酌的拼音: zhuó  

〈词性:名〉

(1) 酒的代称 [wine;liquor]

折寒梅以为羞兮,洒飞泉以为酌。——邹智《吊刘忠定公文》

(2) 又如:酌奠(以酒祭奠);酌焉不竭(比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 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 [a wine flagon]

主人受酌降。——《仪礼·有司徹》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招魂》

(4) 又如:酌金馔玉(形容饮食的豪侈讲究);酌金馔玉(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常用词组

酌办、酌定、酌夺、酌减、酌量、酌情

  拼音  sǔn   注音  ㄙㄨㄣˇ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RKMY  仓颉  QRBO  郑码  DJLO  四角  56082  结构  左右电码  2275  区位  4380  统一码  635F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损(損)的拼音:sǔn(ㄙㄨㄣˇ)  

⒈ 减少:损失。损耗。损益。增损。亏损。损兵折将。

⒉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破损。易损。

⒊ 使蒙受害处:损害。满招损,谦受益。

⒋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损人。

⒌ 刻薄,毒辣:这话太损了。

统一码

损字UNICODE编码U+635F,10进制: 25439,UTF-32: 0000635F,UTF-8: E6 8D 9F。

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ustic、damage、decrease、harm、lose、mean

相关字词

益、增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iminish; impair; inj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损的拼音:

sǔ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 同本义,与“益”相对 [decrease]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3)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4) 损失;丧失 [lose]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乾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5) 又如:损折(损失);损败(损失;损坏);损阴(折损了阴德);损身(丧身);损书(对人书札的敬辞。是说对方不惜贬抑身分写信给自己);损挹(谦退)

(6) 伤害或损害 [harm;injure]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淮南子·说山训》

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元曲选·陈州粜米》

(7) 又如:损人肥己,损人害己;损友(有害的朋友);损生(损害身体)

(8) 毁,坏,损坏 [damage]。又如:破损;损污(损坏玷污);损缺(损坏残缺)

(9) 病情减轻 [change for the better]

而母杨夫人忽病,谒医久未损。—— 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

(10) 轻蔑地讥笑或愚弄 [deride]。如:你别损人了

常用词组

损本逐末、损兵折将、损公肥私、损害、损耗、损坏、损己利物、损人、损人安己、损人肥己、损人利己、损伤、损上益下、损失、损益

  拼音    注音  一ˋ   
部首  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WLF  仓颉  TCBT  郑码  UAOL  四角  80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35  区位  5070  统一码  76CA  笔顺  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益的拼音:yì(一ˋ)  

⒈ 增加:益寿延年。增益。损益。

⒉ 好处,有好处:利益。益处。公益。权益。受益非浅。

⒊ 更加:益发。日益壮大。

⒋ 古同“溢”,水漫出来。

统一码

益字UNICODE编码U+76CA,10进制: 30410,UTF-32: 000076CA,UTF-8: E7 9B 8A。

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鎰㬲

汉英互译

beneficial、benefit、increase、increasingly、profit

相关字词

害、损

造字法

会意:从皿,从水

English

profit, benefit; advant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益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2) 同本义 [overflow]

益,饶也。——《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

(3) 引申为水涨

澭水暴益。——《吕氏春秋》

(4) 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 [increase]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传》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斟酌损益。

大有所益。——《资治通鉴·汉纪》

(5) 又如:增益;延年益寿;益甲(增兵);益兵(增加兵力);益封(增加封邑);益军(益兵);益损(增减;兴革);益算(增加岁数);益赋(增加赋税)

(6) 助;补助 [help]

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吕氏春秋·贵当》

(7) 扩大,加大 [expand]

民众城小,则益城。——《谷梁传》

词性变化

益的拼音:   

〈词性:形〉

(1) 有益, 有利 [beneficial]。如:益鸟

(2) 富裕 [prosperous]

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3) 骄傲自满 [conceited and self-satisfied]

有貌愿而益, 有长若不肖。——《庄子》

益的拼音:   

〈词性:副〉

(1) 更加 [all the more]

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

益狎。——唐· 柳宗元《三戒》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敌行益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精益求精;益用伤悼(更加悲伤);益复(更加;越发);益发(更加,越发)

(3) 渐渐 [gradually;little by little]

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唐· 柳宗元《三戒》

益的拼音:   

〈词性:名〉

(1) 任何一种好处或利益 [advandage;profit;benefit]——跟“害”相对

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无益吾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有益于身。——清· 刘开《问说》

取善之益。

(2) 又如:受益不浅

(3) 州名 [Yi prefecture]。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折多山,云南省怒山、哀牢山以东,甘肃省武都、两当,陕西省秦岭以南,湖北省郧县、保康西北,贵州省除东边以外地区

常用词组

益虫、益处、益发、益母草、益友、益州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