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ài nán xíng
注音ㄓˋ ㄞˋ ㄋㄢˊ ㄒ一ㄥˊ
解释窒:阻塞不通。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出处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夫支孽尽封,则国祚愈长久,愈窒碍难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困难。
感情窒碍难行是中性词。
繁体窒礙難行
近义寸步难行
反义一帆风顺
动物生肖牛,虎,蛇
窒的拼音:zhì(ㄓˋ)
⒈ 阻塞不通:窒息。窒塞。窒闷。
窒字UNICODE编码U+7A92,10进制: 31378,UTF-32: 00007A92,UTF-8: E7 AA 92。
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窒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obstruct
形声:从穴、至声
stop up, obstruct
详细解释◎ 窒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穴,至声。洞穴狭小阻塞,故从穴。本义:阻塞,不通)
(2) 同本义 [obstruct]
窒,塞也。——《说文》
有孚窒。——《易·讼》。虞注:“塞止也。”
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鼻则为鼽为窒。——《吕氏春秋·尽数》。注:“不通也。”
穹窒熏鼠。——《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窒塞;窒阂(闭塞,阻隔)
(4) 抑止住使不发泄 [suppress]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易·损》
(5) 又如:窒抑(阻遏;抑制);窒欲(抑制欲望);窒滞(阻碍);窒沮(阻滞);窒郁(抑郁;沉闷);窒士(不得志的文人)
◎ 窒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障碍物 [obstacle]
有窒皆通。——《丞相答刺罕赠谥制》
(2) 又如:窒烦(排除烦乱的心情)
窒息
碍(礙)的拼音:ài(ㄞˋ)
⒈ 妨害,限阻:妨碍。阻碍。碍事。障碍。
碍字UNICODE编码U+788D,10进制: 30861,UTF-32: 0000788D,UTF-8: E7 A2 8D。
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礙硋㝵
hinder、obstruct
形声
obstruct, hinder, block, deter
详细解释◎ 碍的拼音:
礙 ài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2) 同本义 [prevent;stop]
碍,止也。——《说文》
限至曰碍。——《通俗文》
孰能碍之。——《列子·力命》。注:“止也。”
碍诸以礼乐。——《法言·问道》。注:“限也。”
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红楼梦》。
(3) 又如:碍手碍脚
妨碍别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也指阻挡物);碍着脸(难为情,怕伤情面)
(4) 遮蔽;掩盖 [cover;screen]
云雾不礙其视。——《列子·黄帝》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5) 牵挂 [worry]
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淮南子·缪称》。注:“挂也。”
那时我身入空门,一身无碍,万缘俱寂。——《儿女英雄传》
碍口、碍面子、碍难、碍事、碍眼
难(難)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⒉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⒊ 不好:难听。难看。
难(難)的拼音:nàn(ㄋㄢˋ)
⒈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⒉ 仇怨:排难解纷。
⒊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难(難)的拼音:nuó(ㄋㄨㄛˊ)
⒈ 古同“傩”。
难字UNICODE编码U+96BE,10进制: 38590,UTF-32: 000096BE,UTF-8: E9 9A BE。
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難
adversity、bad、blame、difficult、disaster、hard、hardly possible
易
原为形声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详细解释◎ 难的拼音:
難 n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隹( zhuī )?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difficult;hard;troublesome]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hardly possible;bad]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 难的拼音:
難 nán
〈词性:动〉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feel difficult]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put sb.into a difficult position]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dread;fear]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respect]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 难的拼音:
難 nán
〈词性: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sacrificial rites for get rid of bogy]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 难的拼音:
難 nán
〈词性:后缀〉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difficult]。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难熬、难保、难缠、难产、难产、难吃、难处、难处、难卒合、难当、难倒、难道、难得、难点、难懂、难度、难分难解、难搞、难怪、难怪、难关、难割难舍、难过、难解、难解难分,难分难解、难解之谜、难堪、难看、难免、难耐、难能可贵、难忍、难色、难上难,难上加难、难舍难分、难事、难受、难说、难说话儿、难题、难听、难忘、难为、难为情、难为听、难闻、难言、难言之隐、难以、难于、难住、难字
◎ 难的拼音:
難 nàn
〈词性: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disaster;calamity;catastrophe]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rerolt]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enmity;foe]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 难的拼音:
難 nàn
〈词性:动〉
(1) 诘问;责难 [blame;reproach]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keep out;ward off;refuse]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argue]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难胞、难民、难侨、难属、难兄难弟、难友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会意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