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志洁行芳的意思

zhìjiéxíngfāng

志洁行芳



拼音zhì jié xíng fāng

注音ㄓˋ ㄐ一ㄝˊ ㄒ一ㄥˊ ㄈㄤ

解释志向高洁,品行端正。

出处《后汉书 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例子虽感时抚事,亦志洁行芳。刘师培《文说》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志洁行芳是中性词。

繁体志潔行芳

近义志美行厉、志高行洁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NU  仓颉  GP  郑码  BWZ  四角  40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07  区位  5430  统一码  5FD7  笔顺  一丨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志(誌)的拼音:zhì(ㄓˋ)  

⒈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⒉ 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⒊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⒋ 记号:标志。

⒌ 〈词性: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⒍ 姓。

统一码

志字UNICODE编码U+5FD7,10进制: 24535,UTF-32: 00005FD7,UTF-8: E5 BF 97。

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deal、keep in mind、mark、records、will

造字法

形声:从心、士声

English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record;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frame of mind]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consciousness]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flag]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词性变化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keep in mind]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admire]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record]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narrate]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2) 同本义 [remember;recall]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3)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4) 记录 [take notes;record]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5)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6) 做记号 [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7) 又

寻向所志。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2)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3)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常用词组

志哀、志大才疏、志气、志趣、志士、志同道合、志行、志学、志愿

  拼音  jié   注音  ㄐ一ㄝˊ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IFKG  仓颉  EGR  郑码  VBJ  四角  34161  结构  左右电码  3381  区位  2964  统一码  6D01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洁(潔)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干净:清洁。整洁。纯洁。洁具。洁癖。

⒉ 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洁。洁身自好(hào   )。

统一码

洁字UNICODE编码U+6D01,10进制: 27905,UTF-32: 00006D01,UTF-8: E6 B4 81。

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潔㓗

汉英互译

cle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氵、吉声

English

clean, purify, p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洁的拼音:

潔、絜 jié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絜( jié  )声。本义:干净,清洁。按:“洁”和“潔”本是不同的两个字。“洁”本音念   ,是河流名,后来成为“潔”的俗字,现在是“潔”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clean;spotless]

鲜而不垢,洁也。——《管子·水地》

姑洗所以脩洁百物。——《国语·周语》

直哉维静絜。——《史记·五帝纪》

为人洁白皙。——《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整洁(整齐清洁);清洁(没有尘土,油垢等);洁癖(过分爱清洁的癖性);洁疾(过分爱清洁的特殊行为);洁粢(洁净的黍稷。粢:供祭祀的谷类)

(4) 操行清白,品德高尚 [honest]

联幼清以廉洁兮。——《楚辞·招魂》

以著其洁。——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风霜高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洁操(高尚的操守);洁廉(高洁清廉);洁直(品德高尚正直);圣洁(神圣而纯洁)

(6) 洁白 [white]。如:皎洁(明亮而洁白);洁采(洁白的光彩);洁素(洁白素雅;白净)

(7) [语言]简明;精炼 [concise]。如:洁蠲;洁炼(简洁精炼)

词性变化

洁的拼音:

jié  

〈词性:名〉

元代民間戏稱和尚为“洁郎”,省稱“洁” [Buddhist monk]

凈扮洁上:“老僧法本,在這普救寺内做長老。”——《西厢記》

洁的拼音:

jié  

〈词性:动〉

(1) 使清洁 [keep clean]。如:洁齋(清洁其居室,敬肅其心靈);洁樽(洗凈酒樽)

(2) 使清白 [clean;clense;preserve purity]

欲洁其身。——《論語.微子》

修身洁行。——《史記.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洁行(使行为高洁);洁己(修養己身)

(4) 分清 [distinguish; draw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夫際会之間,請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三国演義》

常用词组

洁白、洁净、洁身、洁身自好

  拼音  háng xíng   注音  ㄏㄤˊ ㄒ一ㄥˊ   
部首  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TFHH  五笔98  TGSH  仓颉  HOMMN  郑码  OI  四角  21221  结构  左右电码  5887  区位  4848  统一码  884C  笔顺  ノノ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他字义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统一码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相关字词

止、言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词性变化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常用词组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基本词义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常用词组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

  拼音  fāng   注音  ㄈㄤ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AYB  五笔98  AYR  仓颉  TYHS  郑码  ESY  四角  44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364  区位  2328  统一码  82B3  笔顺  一丨丨丶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芳的拼音:fāng(ㄈㄤ)  

⒈ 花草的香气: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⒉ 喻美好的:芳名。芳龄(年龄,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芳百世。

⒊ 花卉:群芳竞艳。芳时(花盛时节)。

统一码

芳字UNICODE编码U+82B3,10进制: 33459,UTF-32: 000082B3,UTF-8: E8 8A B3。

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fragrant、good、virtuous

造字法

形声:从艹、方声

English

fragrant; virtuous; beauti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芳的拼音: f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方声。本义:花草)

(2) 同本义 [fragrant grass]

野芳发而幽香。——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芳芷(香草名);芳苓(芳荃。香草名);芳草(香草)

(4) 香气 [aroma;fragrance]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5) 指春天 [spring]。如:芳林(春日的树林);芳春(春天);芳信(春暖花开的讯息);芳草(春草,比喻忠贞贤德的人);芳岁(春天)

(6) 指女子 [woman]。如:芳卿(对女子的爱称);芳尘(指女子的步履);芳魄(美人的魂魄)

(7) 比喻美名或美德 [good name]

昭示来世,垂芳后昆。——汉· 蔡邕《刘镇南碑》

(8) 又如:芳尘(比喻美好的名声或风气);芳风(美好的风尚和教化;亦指美誉)流芳百世

(9) 喻有贤德的人 [sage]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屈原·涉江》

(10) 又如:芳躅(前贤的遗迹);芳规(前贤的遗规);芳魂(志行高尚者的灵魂);芳迹(前贤的行迹)

(11) 通“房”。子房 [ovary]

穗钜而芳夺。——《吕氏春秋》

(12) 通“旁”( páng  )。侧,边 [side]

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於泉。——《管子·地员》

词性变化

芳的拼音: fāng  

〈词性:形〉

(1) 香,气味美好 [aromatic;fragrant]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

(2) 又如:芳兰竟体(通体芳香。比喻举止闲雅,超凡脱俗);芳芽(香茗);芳旨(香美之味);芳苾(芬芳);芳茗(香茶)

(3) 美好 [good]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4) 又如:流芳百世;芳序(良辰,美好的时光);芳誉(好名声);芳风(雅正的音乐;美好的文章)

(5) 对人的敬称,美称 [esteemed]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6) 又如:芳范(对女性容貌的美称);芳魂(敬称别人的灵魂);芳札(敬称他人的书信。也称芳讯,芳翰);芳信(敬称他人的书信)

常用词组

芳菲、芳烈、芳龄、芳名、芳年、芳香、芳心、芳泽、芳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