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只鸡絮酒的意思

zhījiǔ

只鸡絮酒



拼音zhī jī xù jiǔ

注音ㄓ ㄐ一 ㄒㄨˋ ㄐ一ㄡˇ

解释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例子清·无名氏《帝城花样·韵香传》:“以只鸡絮酒酬韵香,韵香必含笑于九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悼念故人。

感情只鸡絮酒是中性词。

繁体隻鶏絮酒

近义炙鸡絮酒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ī zhǐ   注音  ㄓ ㄓˇ   繁体  衹、隻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KWU  仓颉  RC  郑码  JOVV  四角  60800  结构  上下电码  0662  区位  5427  统一码  53EA  笔顺  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只(隻)的拼音:zhī(ㄓ)  

⒈ 量词:一只鸡。

⒉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纸只字。

其他字义

只(衹、祇、秖)的拼音:zhǐ(ㄓˇ)  

⒈ 仅仅,惟一:只是(①仅仅是;②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③但是)。

⒉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顾。只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统一码

只字UNICODE编码U+53EA,10进制: 21482,UTF-32: 000053EA,UTF-8: E5 8F AA。

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咫隻衹

汉英互译

do nothing but、merely、nothing but

造字法

指事:上为口,下边两点表示气向下

English

only, just, simp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只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a bird]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2)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词性变化

只的拼音:

zhī  

〈词性:量〉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只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1)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single]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单字,零星的字迹或文辞);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独眼。比喻独特的见地)

(3) 孤独 [alone]。如:只立(孤立);只凰(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单)

(4) 单数;奇数 [odd]

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5) 又如:只日(单日)

(6) 另见 zhǐ  

常用词组

只身、只言片语、只字不提

基本词义

只的拼音: zhǐ  

<语气>

(1)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3) 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诸侯归晋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

(4) 用于句中

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诗·周南·樛木》

(5) 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

(6) 又如:只这便是

词性变化

只的拼音:

祇、衹、秖 zhǐ  

〈词性:副〉

(1)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2) 另见 zhī  

(3) 祇另见   

(4) 仅;仅仅 [only;merely]

只隔数重山。——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

只有霜中败叶。

(6) 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7) 唯此;无它 [simply]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

(8) 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9) 除…外没[有]任何其他 [nothing but]。如:他只穿单衣

(10) 本,本来 [originally]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11) 直;一直 [until;up to]

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12) 又如:只到(直到)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代〉

(1)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this]

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

(2) 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动〉

(1) 作,做 [do]

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

(2) 限定或限制 [limit]。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助〉

(1) 用在句中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2) 相当于“着”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常用词组

只不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当、只得、只顾、只管、只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只是、只索、只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要、只有、只争旦夕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雞、鷄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CQYG  五笔98  CQGG  仓颉  EPYM  郑码  XSRZ  四角  77427  结构  左右电码  7741  区位  2806  统一码  9E21  笔顺  フ丶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鸡(鷄)的拼音:jī(ㄐ一)  

⒈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鸡。母鸡。鸡雏。

统一码

鸡字UNICODE编码U+9E21,10进制: 40481,UTF-32: 00009E21,UTF-8: E9 B8 A1。

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鷄雞鶏鳮

汉英互译

chicken、chook

造字法

会意:从又、鸟声

English

chick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鸡的拼音:

鶏、雞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chicken]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常用词组

鸡巴、鸡雏、鸡飞蛋打、鸡飞狗窜、鸡飞狗跳、鸡肥不下蛋、鸡公、鸡黄、鸡尖、鸡奸、鸡叫、鸡笼、鸡毛信、鸡皮疙瘩、鸡婆、鸡犬不留、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舍、鸡啼、鸡尾酒会、鸡胸、鸡眼、鸡子儿

  拼音    注音  ㄒㄨˋ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VKXI  仓颉  VRVIF  郑码  ZMJZ  四角  46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825  区位  4885  统一码  7D6E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絮的拼音:xù(ㄒㄨˋ)  

⒈ 棉花的纤维:棉絮。被絮。

⒉ 古代指丝的纤维,特指熟丝。

⒊ 像棉絮的东西:花絮。芦絮。柳絮。

⒋ 在衣被等物里铺棉花、丝绵等:絮被子。絮棉袄。

⒌ 连续重复,惹人厌烦:絮叨。絮烦。絮聒。絮絮叨叨。

统一码

絮字UNICODE编码U+7D6E,10进制: 32110,UTF-32: 00007D6E,UTF-8: E7 B5 AE。

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garrulous、wadding

造字法

形声:从糸、如声

English

waste cotton, raw silk or cott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絮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如声。本义:粗丝绵)

(2) 同本义 [thick silk floss]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败絮其中。

(3)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4) 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cotton) wadding]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5) 又如:絮帛(棉絮与布帛);絮棉;絮缕(棉絮与丝缕。泛指微细之物)

(6) 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sth. resembling cotton]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又如:芦絮;絮暖(指春暖絮飞之时);柳絮(柳花之飞絮)

(8) 棉花 [cotton]

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艺文类聚》

(9) 头上巾 [scarf]

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续方言疏证》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词性变化

絮的拼音:   

〈词性:动〉

(1) 在衣服、被褥里铺丝棉、棉花等物 [wad with cotton]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子夜吴歌四首》

(2) 又如:絮衣(内铺丝棉的衣服);絮纩(棉袄,棉袍);絮袄(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絮的拼音:   

〈词性:形〉

(1) 优弱寡断 [undetermined]

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 韩曰:公又絮。—— 清· 翟灏《通俗编》

(2) 说话啰唆 [long-winded]

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所谓絮叨叨是也。——《通俗编·言笑》

(3) 又如:絮絮答答(唠叨不休);絮咶(唠叨);絮絮聒聒(唠叨不休);絮繁(唠叨);絮气(形容文字牵扯烦琐,意思不鲜明)

(4) 因多次重复而厌烦 [be sick of]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红楼梦》

(5) 又如:絮繁(厌烦)

常用词组

絮叨、絮烦、絮聒、絮片、絮球、絮说、絮絮、絮絮叨叨、絮语、絮状物、絮嘴

  拼音  jiǔ   注音  ㄐ一ㄡˇ   
部首  酉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SGG  仓颉  EMCW  郑码  VFD  四角  31164  结构  左右电码  6794  区位  3038  统一码  9152  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酒的拼音:jiǔ(ㄐ一ㄡˇ)  

⒈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统一码

酒字UNICODE编码U+9152,10进制: 37202,UTF-32: 00009152,UTF-8: E9 85 92。

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cohol、diddle、drink、tiff、tipple、vino、vintage、water of life、wet goods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酉

English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  )。“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liquor;wine;spirits;alcoholic drink]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feast]。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词性变化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动〉

(1) 饮酒 [drink]。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offer a sacrifice]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常用词组

酒吧、酒保、酒菜、酒池肉林、酒刺、酒德、酒店、酒饭、酒缸、酒馆、酒鬼、酒柜、酒酣耳热、酒会、酒家、酒浆、酒窖、酒精、酒精灯、酒具、酒力、酒帘、酒量、酒龄、酒令,酒令儿、酒囊饭袋、酒娘,酒酿、酒器、酒钱、酒曲、酒肉朋友、酒色、酒色之徒、酒窝、酒席、酒醒、酒兴、酒筵、酒宴、酒肴、酒药、酒意、酒糟、酒枣,酒枣儿、酒盅、酒资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