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ī lí pò suì
注音ㄓ ㄌ一ˊ ㄆㄛˋ ㄙㄨㄟˋ
解释支离:分散。形容散乱不整;残缺不全。
出处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
例子我们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正音“破”,不能读作“pè”。
辨形“碎”,不能写作“粹”。
辨析支离破碎和“四分五裂”;都有“破碎不完整”的意思。但支离破碎偏重于表示“散乱、没条理”;“四分五裂”偏重于表示“不团结”。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谜语十石
感情支离破碎是贬义词。
繁体支離破碎
近义四分五裂、七零八落、一鳞半爪
反义完美无缺、浑然一体、金瓯无缺
英语be reduced to fragments
俄语беспорядочный(разбросанный)
日语支離滅裂(しりめつれつ)である
德语auseinandergefallen(fragmentarisch)
动物生肖牛,虎,蛇
支的拼音:zhī(ㄓ)
⒈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⒉ 受得住:乐不可支。
⒊ 领款或付款:支付。
⒋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⒌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⒍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⒎ 量词:一支笔。
支字UNICODE编码U+652F,10进制: 25903,UTF-32: 0000652F,UTF-8: E6 94 AF。
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搘枝梔肢
branch、pay、prop up、protrude、raise
收
原为会意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详细解释◎ 支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同本义 [branchless bamboo]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3) 枝条。后作“枝” [branch]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5) 分支 [branch;offshoot]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7) 支流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支川
(9) 祖宗支系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count]
(12) 地支的简称 [Earthly Branches]
(13) 通“肢”[limbs]
而畅于四支。——《易·坤》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姓
◎ 支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支撑 [prop up;put up;support]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3) 支持;支援;支助 [support;assist;help]。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4) 支付;领取 [pay money]。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5) 支开,支派 [send]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7) 处理;应付 [treat with]。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8) 分,分散 [dissipate]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10) 〈词性:方〉∶支吾搪塞 [waffle]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12) 抗拒 [defend]。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 支的拼音: zhī
〈词性:量〉
(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支边、支部、支差、支撑、支承、支持、支出、支点、支队、支付、支架、支架、支脚、支离、支离破碎、支流、支路、支脉、支蔓、支那、支农、支派、支配、支票、支气管、支气管炎、支前、支渠、支取、支使、支书、支吾、支吾其词、支线、支应、支援、支着儿、支支吾吾、支柱、支柱、支子、支嘴儿、支左、支座
离(離)的拼音:lí(ㄌ一ˊ)
⒈ 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⒉ 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 )。离职。离异。离间(jiàn )。支离破碎。
⒊ 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
⒋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⒌ 古同“罹”,遭受。
⒍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⒎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⒏ 姓。
离字UNICODE编码U+79BB,10进制: 31163,UTF-32: 000079BB,UTF-8: E7 A6 BB。
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离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離魑
away、independent of、leave、off、part from、without
合、即、留
形声
详细解释◎ 离的拼音:
離 lí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Chinese oriole]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a legendary bird]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fire]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5)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scarf]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6)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dragon without horn]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7) 通“樆”。山棃 [rowan]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8) 通“蓠”。香草 [sweetgrass]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 姓
◎ 离的拼音:
離 lí
〈词性:动〉
(1)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part;leave each other]
正大夫离居。——《诗·小雅·雨无止》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乡偶书》
今当远离。——诸葛亮《出师表》
离臣虏之劳。——《韩非子·五蠹》
离城三里。——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离吾乡七百里。——清· 袁枚《祭妹文》
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3)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decentralize]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不愿离而离。——清· 林觉民《与妻书》
约从离衡。——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5) 假借为“罹”。遭受 [suffer from]
雉离于罿。——《诗·王风·兔爰》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6)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7) 割取 [cut]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8)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9) 断绝;判别 [distinguish]
一年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10)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11) 违背,背离 [violate;go against]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众叛亲离。——《左传》
(12)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13) 距离;相距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from]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14) 又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15) 罗列,陈列 [enumerate]
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李贺《长歌续短歌》
(16)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17) 经历 [experience]
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汉书·西域传上》
(18) 缺少 [lack;be short of]。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19) 通“丽”。附丽,附着 [attach oneself to;depend on]
六五之言,离王公也。——《易·离》
月离于毕,俾滂沱也。——《诗·小雅·渐渐之石》
◎ 离的拼音:
離 lí
[数]
(1) 二,两;双 [two]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离,丽也。——《易·离卦》
(2) 又
明两作离。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离不言会。——《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3) 又如:离立(并立)
◎ 离的拼音:
離 lí
〈词性:形〉
通“俪”。成双,成对 [paired]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
离别、离不开、离尘、离愁、离队、离贰、离格儿、离宫、离合、离合的神光、离合器、离婚、离间、离解、离经叛道、离境、离绝、离开、离鸾、离谱,离谱儿、离奇、离弃、离群、离群索居、离任、离世、离题、离亭、离违、离析、离乡背井、离校生、离心、离心力、离休、离异、离忧、离辙、离职、离子、离子键
破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碎,不完整:碗打破。破灭。破旧。破败。破落。破陋。破颜(转为笑容)。破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破。
⒉ 分裂:破裂。破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破土。
⒊ 使损坏:破坏。破损。
⒋ 超出:破例。破格。
⒌ 花费,耗费:破费。破财。破产。
⒍ 打败,打垮:破阵。破门。攻破。
⒎ 揭穿:破案。破译。破获。
破字UNICODE编码U+7834,10进制: 30772,UTF-32: 00007834,UTF-8: E7 A0 B4。
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reak、breakable、broken、cleave、damaged、defeat、destroy、torn、worn-out
立
形声:从石、皮声
break, ruin, destroy; rout
详细解释◎ 破的拼音: pò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2) 同本义 [burst;crack;break]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块(敲碎土块)
(4) 破坏;损坏 [destroy;damage]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疏:“谓破败。”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坏折断);破禁(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破盘(祭祀后吃祭奠的菜肴);破质(破坏质体;改变本质);破亲(破坏别人的婚姻);破击(破坏和袭击);破斗(破坏和战斗);破没(破损覆没)
(6) 破亡;衰败;毁灭 [ruin;decay]
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败灭亡);破凶(破其国,杀其身);破走(击破败走);破殄(破灭;消灭);破家(毁灭家庭;使国家破灭);破巢(破毁了的鸟巢);破残(毁坏;破损;破败残缺)
(8) 击溃;攻破 [defeat;capture]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阳。——《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战败而丧失士气);破阵(击破敌阵);破屋(击穿房屋);破军(击破敌军);破却(击退);破逐(击破并驱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坚摧刚(谓攻破摧毁强敌);破胜(击破战胜);破敌(击败敌军);破关(攻克险阻难关)
(10) 破除;解除 [get rid of;break with]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破邪(破除邪恶);破妄(破除妄念);破执(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破恶(破除邪恶);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弃(破除;抛弃);破结(破除结念);破滞(破除凝塞;解除烦闷)
(12) 违背;废弃 [violate;abandon]。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违反禁令戒条)
(13) 花费;消耗 [spend;exhaust]。如:破悭(花钱);破用(花用;耗费);破使(花用);破券(破钞,花钱);破酒(化钱摆喜酒);破家荡产(耗尽家产);破铅儿(耗费银两);破钱(破费钱财);破家(耗尽家产)
(14) 透;穿;揭穿 [penetrate;pierce]
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儿女英雄传》
(15) 又如:破云(穿透云层);破空(划破长空);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
(16) 剖析;分析解释 [analyze]。如:破二作三(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释);破示(剖析昭示);破调(判析调侃);破合(剖析综合);破析(剖析)
(17) 剖开;冲开;分开[cut apart;divide]。如:破竹(剖开竹子。比喻顺利无阻);破眼(睁开眼睛);破理(剖开纹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冲开波浪前进)
(18) 绽开;开放 [crack]。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绽开;开花);破玉(开出洁白的花);破朵(谓花蕾初放)
(19) 放开;放大 [open;magnify]。如:破口(相骂);破言(破口骂人);破笑(放声大笑)
(20) 射中 [hit]
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宋· 苏轼《教战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break through]。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be ready to risk one’s life]。如:破着(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一切)
(24) 改变;翻转 [change;turn]。如:破暖(天气转暖);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
(25) 化整为零,不再保持整数 [break up the whole into parts]。如:破钱(整钱折零钱);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expose the truth of]。如:一语道破;说破
(27) 敲;打 [beat;hit]
刽子手左右服侍,军校在前,招旗在后,一起破锣,一起破鼓,出了钱塘门。——《岳飞传》
(28) 过,过去 [past]。如:破腊(残腊;岁末);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满六十岁,进入老年)
(29) 开始;进入 [begin;start]。如:破暝(傍晚);破题儿(开始;开头);破蒙(启蒙,教小孩子开始认字);破天亮(破晓);破白(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的荐举状);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词。了
怎生出的这恶气?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生之愿。——元· 马致远《荐福碑》
◎ 破的拼音: pò
〈词性:形〉
(1) 尽;遍 [all]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诗
(2) 碎裂;不完整 [broken;worn-out;damaged]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烂不堪);破丢不答(破破烂烂);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陆续(破破烂烂);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破设设(破杀杀。破破烂烂);破家破伙(破烂家当);破零二落(破烂零散)
(4) 散乱;分散 [in disorder]。如:破零三乱(零碎散乱貌)
(5) 糟;劣 [with low quality]。如: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物件);破马(劣等马)
(6) 不吉利 [unlucky]。如:破日(凶日。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话(坏话,不吉利的话)
破案、破败、破敝、破壁、破冰、破冰船、破财、破产、破钞、破除、破胆、破胆寒心、破的、破读、破费、破釜沉舟、破格、破工夫、破罐子破摔、破耗、破坏、破毁、破获、破击、破季度、破记录、破家、破解、破戒、破镜、破镜重圆、破旧、破旧立新、破句、破口,破口儿、破口大骂、破烂、破烂、破烂货、破浪、破例、破脸、破裂、破陋、破露、破落、破落户、破门、破门而入、破谜儿、破灭、破片、破伤风、破身、破声、破说、破碎、破损、破题、破题儿第一遭、破体字、破涕为笑、破天荒、破土、破瓦寒窑、破碗破摔、破亡、破相、破晓、破鞋、破颜、破译、破约、破绽、破绽百出、破折号、破竹建瓴、破竹之势
碎的拼音:suì(ㄙㄨㄟˋ)
⒈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⒉ 零星,不完整:碎屑。琐碎。碎琼。支离破碎。
⒊ 说话唠叨:嘴碎。闲言碎语。
碎字UNICODE编码U+788E,10进制: 30862,UTF-32: 0000788E,UTF-8: E7 A2 8E。
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砕
break to pieces、broken、gabby、garrulous、smash
形声:左形右声
break, smash; broken, busted
详细解释◎ 碎的拼音: s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2) 同本义 [smash;break to pieces]
碎,细破也。——《广韵》
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庄子·人间世》
毂已破碎。——《荀子·法行》
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列子·黄帝?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碎首(撞碎其头);碎折(破碎断裂);碎扯百裂(撕裂得粉碎);碎身粉骨(身体粉碎。指死亡)
(4) 因极度忧伤而感到心痛难忍 [rive]。如:他妻子死时他心都碎了
◎ 碎的拼音: suì
〈词性:形〉
(1) 琐细;繁杂 [trifling]
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汉书·黄霸传》
(2) 又如:碎小(琐细;自称家人儿女)
(3) 零星;细小 [small]
乱点碎红山杏发。——白居易《南湖早春》
(4) 又如:碎 砒(粉末;特小的碎块);碎玉(喻指牙齿);碎剐(一小块一小块地割取);碎碎(细细;零星;象声词);碎滴(细小的水珠);碎布;碎屑
(5) 说话唠叨;絮烦 [garrulous]。如:碎烦(麻烦,啰唆);碎过(说话唠叨且爱挑剔);碎嘴碎舌(方言。罗嗦;唠叨);闲言碎语
(6) 〈词性:方〉∶年龄幼小 [young]。如:碎女(幼女);碎娃(小孩)
碎冰、碎步,碎步子、碎核、碎花、碎浪、碎裂、碎片、碎琼乱玉、碎石、碎物、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