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跖犬吠尧的意思

zhíquǎnfèiyáo

跖犬吠尧



拼音zhí quǎn fèi yáo

注音ㄓˊ ㄑㄨㄢˇ ㄈㄟˋ 一ㄠˊ

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

用法作宾语;比喻各为其主。

感情跖犬吠尧是中性词。

繁体蹠犬吠堯

近义跖狗吠尧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KHDG  仓颉  RMMR  郑码  JIG  四角  61162  结构  左右电码  6412  区位  8537  统一码  8DD6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跖的拼音:zhí(ㄓˊ)  

⒈ 同“蹠”。

统一码

跖字UNICODE编码U+8DD6,10进制: 36310,UTF-32: 00008DD6,UTF-8: E8 B7 96。

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跖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ole (of the foo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跖的拼音:

zhí  

〈词性:名〉

(形声。从足,石声。本义:脚掌) 同本义 [sole (of the foot)]

跖,足下也。——《说文》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吕氏春秋》

词性变化

跖的拼音: zhí  

〈词性:动〉

(1) 踏,踩 [tread]

跖劲弩。——《史记》

蹠达膝。——《淮南子·脩务》

上无凌虚之巢,下无跖实之蹊。——张协《七命》

(2) 又如:跖实(兽足踏地)

(3) 跳跃 [jump]

跖魂负沴。——《汉书》

常用词组

跖骨、跖痛

  拼音  quǎn   注音  ㄑㄨㄢˇ   
部首  犬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DGTY  仓颉  IK  郑码  GDS  四角  43800  结构  单一电码  3689  区位  4014  统一码  72AC  笔顺  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犬的拼音:quǎn(ㄑㄨㄢˇ)  

⒈ 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统一码

犬字UNICODE编码U+72AC,10进制: 29356,UTF-32: 000072AC,UTF-8: E7 8A AC。

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犭犮

汉英互译

canine、do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og; radical number 94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犬的拼音: quǎn  

〈词性:名〉

(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dog]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食麻与犬。——《礼记·月令》

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

(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dog]。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

(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my son]

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常用词组

犬齿、犬马之劳、犬儒、犬牙、犬牙交错、犬子

  拼音  fèi   注音  ㄈㄟ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DY  仓颉  RIK  郑码  JGS  四角  63084  结构  左右电码  0693  区位  2345  统一码  5420  笔顺  丨フ一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吠的拼音:fèi(ㄈㄟˋ)  

⒈ 狗叫:吠叫。狂吠。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统一码

吠字UNICODE编码U+5420,10进制: 21536,UTF-32: 00005420,UTF-8: E5 90 A0。

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吠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ive mouth、gnar、snarl、yaff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犬

English

b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吠的拼音: fèi  

〈词性:动〉

(1)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2) 同本义 [bark]

吠,犬鸣也。——《说文》

邑犬君吠兮所怪也。——《楚辞·九章》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王符《潜夫论·贤难》

(3) 又如:吠声(狗叫声);吠日(很少见到太阳的狗,偶尔见到太阳出来就狂叫,喻少见多怪)

(4) 泛指动物鸣叫 [roar]。如:吠哈(哇鸣);吠嗥(野兽嚎叫)

(5) 恶言攻击 [viciously attack]。如:吠尧(喻坏人攻击好人)

常用词组

吠形吠声

  拼音  yáo   注音  一ㄠˊ   繁体    
部首  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ATGQ  仓颉  JPMU  郑码  HMGR  四角  5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1031  区位  5002  统一码  5C27  笔顺  一フ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尧(堯)的拼音:yáo(一ㄠˊ)  

⒈ 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尧舜(“尧”和“舜”,均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尧天舜日(旧时喻太平盛世)。

统一码

尧字UNICODE编码U+5C27,10进制: 23591,UTF-32: 00005C27,UTF-8: E5 B0 A7。

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尧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堯垚

English

a legendary ancient emperor-s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尧的拼音:

yáo  

〈词性:形〉

(会意。从垚( yáo  ),从兀。“垚”是土高,兀(   )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 同本义 [high]

尧,高也。——《说文》

曰若稽古帝尧。——《书·尧典》。马注:“翼善传圣曰尧。”

尧亦美谥也。——《论衡·须颂》

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白虎通·号》

尧者,高也,饶也。——《风俗通·皇霸》

词性变化

尧的拼音:

Yáo  

〈词性:名〉

(1) 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又称“伊唐氏” [Yao]

长此戴尧天。——杜审言《蓬莱三殿传宴》

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 舜、 禹、 汤…皆应运而生者。——《红楼梦》

(2) 又如:堯(草名,相传当初生于尧的厨房,能自己摇动生风,防止食物变质);尧天(比喻太平盛世);尧封(疆域。传说尧舜时划定我国疆土为十二州,故称)

(3) 姓

常用词组

尧舜、尧天舜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