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只手擎天的意思

zhīshǒuqíngtiān

只手擎天



拼音zhī shǒu qíng tiān

注音ㄓ ㄕㄡˇ ㄑ一ㄥˊ ㄊ一ㄢ

解释擎:举。一只手能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

出处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用法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只手擎天是中性词。

繁体隻手擎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ī zhǐ   注音  ㄓ ㄓˇ   繁体  衹、隻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KWU  仓颉  RC  郑码  JOVV  四角  60800  结构  上下电码  0662  区位  5427  统一码  53EA  笔顺  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只(隻)的拼音:zhī(ㄓ)  

⒈ 量词:一只鸡。

⒉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纸只字。

其他字义

只(衹、祇、秖)的拼音:zhǐ(ㄓˇ)  

⒈ 仅仅,惟一:只是(①仅仅是;②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③但是)。

⒉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顾。只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统一码

只字UNICODE编码U+53EA,10进制: 21482,UTF-32: 000053EA,UTF-8: E5 8F AA。

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咫隻衹

汉英互译

do nothing but、merely、nothing but

造字法

指事:上为口,下边两点表示气向下

English

only, just, simp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只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a bird]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2)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词性变化

只的拼音:

zhī  

〈词性:量〉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只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1)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single]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单字,零星的字迹或文辞);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独眼。比喻独特的见地)

(3) 孤独 [alone]。如:只立(孤立);只凰(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单)

(4) 单数;奇数 [odd]

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5) 又如:只日(单日)

(6) 另见 zhǐ  

常用词组

只身、只言片语、只字不提

基本词义

只的拼音: zhǐ  

<语气>

(1)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3) 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诸侯归晋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

(4) 用于句中

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诗·周南·樛木》

(5) 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

(6) 又如:只这便是

词性变化

只的拼音:

祇、衹、秖 zhǐ  

〈词性:副〉

(1)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2) 另见 zhī  

(3) 祇另见   

(4) 仅;仅仅 [only;merely]

只隔数重山。——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

只有霜中败叶。

(6) 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7) 唯此;无它 [simply]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

(8) 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9) 除…外没[有]任何其他 [nothing but]。如:他只穿单衣

(10) 本,本来 [originally]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11) 直;一直 [until;up to]

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12) 又如:只到(直到)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代〉

(1)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this]

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

(2) 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动〉

(1) 作,做 [do]

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

(2) 限定或限制 [limit]。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助〉

(1) 用在句中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2) 相当于“着”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常用词组

只不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当、只得、只顾、只管、只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只是、只索、只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要、只有、只争旦夕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RTGH  仓颉  Q  郑码  MD  四角  2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2087  区位  4254  统一码  624B  笔顺  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手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  )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⒉ 拿着:人手一册。

⒊ 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⒋ 技能、本领: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⒌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⒍ 小巧易拿的:手枪。手册。

统一码

手字UNICODE编码U+624B,10进制: 25163,UTF-32: 0000624B,UTF-8: E6 89 8B。

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bunch of fives、fist、hand、manus、mauley、pud

相关字词

脚、足

造字法

象形:像手伸出五指

English

h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hand]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hand]。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a person good at a certain trade or doing a certain job]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sb.'s original handwriting]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skill;means;ability]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domain]。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词性变化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亲自,亲手 [personally]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拿着,执持 [hold]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hit and kill]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take]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用于技能;本领 [skill]。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亲手所写的 [writed personally]。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portable]。如:手册;手杖

常用词组

手版、手板、手笔、手臂、手表、手脖子、手簿、手不释卷、手册、手抄本、手车、手创、手到病除、手到擒来、手电筒、手定、手段、手法、手风琴、手斧、手感、手高手低、手镐、手稿、手工、手工业、手工艺、手钩、手鼓、手函、手翰、手黑、手滑、手慌脚乱、手机、手疾眼快、手迹、手记、手技、手夹、手简、手键、手脚、手巾、手紧、手劲儿、手锯、手绢、手铐、手雷、手令、手榴弹、手炉、手轮、手忙脚乱、手面、手模、手帕、手旗、手气、手枪、手巧、手勤、手球、手软、手生、手势、手书、手术、手松、手谈、手套、手提包、手提箱、手头、手推车、手腕、手腕子、手无寸铁、手无缚鸡之力、手舞足蹈、手下、手下人、手相、手携手、手写体、手心、手续、手眼、手痒、手艺、手淫、手印、手语、手谕、手泽、手札、手掌、手杖、手诏、手植、手纸、手指、手肘、手镯、手足、手足无措、手足之情

  拼音  qíng   注音  ㄑ一ㄥˊ   
简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AQKR  仓颉  TKQ  郑码  ERMM  四角  48502  结构  上下电码  2348  区位  3970  统一码  64CE  笔顺  一丨丨ノフ丨フ一ノ一ノ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擎的拼音:qíng(ㄑ一ㄥˊ)  

⒈ 向上托;举:擎受。擎天柱(喻担负重任的人)。众擎易举。

统一码

擎字UNICODE编码U+64CE,10进制: 25806,UTF-32: 000064CE,UTF-8: E6 93 8E。

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擎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㢣擏檠

造字法

形声:从手、敬声

English

lift up, hold up, suppo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擎的拼音: qíng  

〈词性:动〉

(1) 举 [lift up]

与翠叶并擎。——明· 李渔《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擎赍(拿着);擎奇(举,持);擎拳(举拳);众擎易举

(3) 支撑,承受住压力 [prop up;bear;support]。如:擎抬(支持);擎鹰走马(形容有钱有势人家逐猎玩乐的奢侈生活);擎天架海(比喻能担当重任);擎天(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4) 执持 [hold]

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

(5) 拱手 [cup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the chest]。如:擎拳(拱手);擎跽(拱手跪拜)

常用词组

擎天柱

  拼音  tiān   注音  ㄊ一ㄢ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DI  仓颉  MK  郑码  AGD  四角  1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31  区位  4476  统一码  5929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统一码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䒶兲靝

汉英互译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词性变化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常用词组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