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职务繁杂的意思

zhífán

职务繁杂



拼音zhí wù fán zá

注音ㄓˊ ㄨˋ ㄈㄢˊ ㄗㄚˊ

解释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

出处《隋书·牛弘传》:“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卷不释手。”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职务多。

感情职务繁杂是中性词。

繁体職務繁雜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繁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BKWY  仓颉  SJRC  郑码  CEJO  四角  16480  结构  左右电码  5120  区位  5416  统一码  804C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职(職)的拼音:zhí(ㄓˊ)  

⒈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

⒉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

⒊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职。职当奉命。

⒋ 掌管:职掌。

⒌ 由于:职此而已。

统一码

职字UNICODE编码U+804C,10进制: 32844,UTF-32: 0000804C,UTF-8: E8 81 8C。

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職聀軄

汉英互译

duty、job、office、post

造字法

形声:从耳、只声

English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职的拼音:

zhí  

〈词性:动〉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  )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remember]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be responsible for;be in charge of;take office]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fulfil one's duty;be competent for one's job or position]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词性变化

职的拼音:

zhí  

〈词性:名〉

(1) 职务;职业;职责 [duty;job;occupation]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post;office]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tribute]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常用词组

职别、职称、职分、职工、职能、职权、职事、职守、职司、职位、职务、职衔、职业、职业病、职业杀手、职业学校、职员、职责、职掌

  拼音    注音  ㄨˋ   繁体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TLB  五笔98  TER  仓颉  HEKS  郑码  RSYM  四角  274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23  区位  4681  统一码  52A1  笔顺  ノ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务(務)的拼音:wù(ㄨˋ)  

⒈ 事情: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⒉ 从事,致力: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⒊ 追求:好(hào   )高务远。

⒋ 必须,一定:务必。务须。除恶务尽。

⒌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

⒍ 姓。

统一码

务字UNICODE编码U+52A1,10进制: 21153,UTF-32: 000052A1,UTF-8: E5 8A A1。

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fair、be sure to、business、devote one's efforts to

造字法

形声:从力、声

English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务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be engaged in]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work hard]。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seek]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pursue]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heat]。如:务脚(焐脚;暖脚)

词性变化

务的拼音:

  

〈词性:名〉

(1) 事业;事务 [affair;business]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important thing]。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work]。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occupation]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an ancient local authority]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shop]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务的拼音:

  

〈词性:副〉

(1) 一定;务必 [must;be sure to]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常用词组

务必、务工、务农、务期、务求、务实、务须、务虚、务要、务正

  拼音  fán pó   注音  ㄈㄢˊ ㄆㄛˊ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TXGI  五笔98  TXTI  仓颉  OKVIF  郑码  MAMZ  四角  88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907  区位  2317  统一码  7E41  笔顺  ノ一フフ丶一丶ノ一ノ丶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繁的拼音:fán(ㄈㄢˊ)  

⒈ 复杂:繁杂。繁乱。删繁就简。繁难。繁嚣。

⒉ 多:繁多。繁重(zhòng   )。纷繁。频繁。繁星。繁忙。繁芜。繁博。

⒊ 兴盛:繁茂。繁荣。繁华。

⒋ 生物增生新个体:繁殖。繁育。繁衍。

其他字义

繁的拼音:pó(ㄆㄛˊ)  

⒈ 〔繁台〕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古迹。

⒉ 姓。

统一码

繁字UNICODE编码U+7E41,10进制: 32321,UTF-32: 00007E41,UTF-8: E7 B9 81。

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䋣縏

汉英互译

numerous、propag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系、敏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繁的拼音: fán  

字本作“緐”.马头上的饰物.同本义[horse decoration]

〈词性:名〉

緐,马髦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为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矣。”

词性变化

繁的拼音: fán  

〈词性:形〉

(1) 众多 [numerous]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小雅·正月》

奉之弥繁。——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繁剧(事务繁重);繁伙(众多);繁星(众多的星星);繁霜(浓霜,借喻为白色);繁言(多言);繁虑(很多的忧虑)

(3) 盛大;旺盛 [grand; vigorous]。如:繁昌(繁荣昌盛);繁俎(丰盛的肴馔);繁盛(繁荣兴盛;繁多昌盛)

(4) 复杂 [complicated]

见简即用,见繁即变,此乃通术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繁务(杂事);繁句(凡句子中,文法结构比较复杂的,称为繁句);繁思(繁杂的思绪)

(6) 茂盛 [luxuriant]

佳木秀而繁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繁昌(形容草木茂盛;形容国家或家族等繁荣昌盛);繁盛(繁荣而兴盛;繁多而茂盛。意同繁茂);繁庑(形容草木茂盛;泛指兴盛)

繁的拼音: fán  

〈词性:动〉

(1) 繁殖,繁衍 [propagate]

保你这一庄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西游记》

(2) 又如:繁息(孳生,生长)

(3) 另见   

常用词组

繁本、繁博、繁多、繁复、繁花、繁华、繁忙、繁茂、繁荣、繁荣、繁缛、繁琐、繁体字、繁文、繁文缛节、繁星、繁衍、繁育、繁征博引、繁殖、繁重

基本词义

繁的拼音:   

〈词性:名〉

(1) 白色 [white]

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晏子春秋》

(2) 另见 fán  

  拼音    注音  ㄗㄚ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SU  仓颉  KND  郑码  QYF  四角  4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7177  区位  5251  统一码  6742  笔顺  ノ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杂(雜)的拼音:zá(ㄗㄚˊ)  

⒈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⒉ 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统一码

杂字UNICODE编码U+6742,10进制: 26434,UTF-32: 00006742,UTF-8: E6 9D 82。

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朵雜雑襍

汉英互译

miscellaneous、mixed、sundr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mixed, blended; mix, ming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杂的拼音:

雜、襍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 同本义 [multicoloured]

画绘之事,杂五色。——《周礼·考工记》

(3) 混合;搀杂 [mix; mingle]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杂烩菜(将各种剩菜合并在一起的菜淆);夹杂(搀杂);杂就(参杂而成);混杂(混合搀杂)

(5) 聚会;聚集 [get together; assemble]

杂,聚也。——《广雅》

四方来杂,远乡皆至。——《吕氏春秋》

(6) 又如:杂物(聚集事物)

词性变化

杂的拼音:

  

〈词性:形〉

(1) 驳杂不纯 [heterogeneous;mixed]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潜《桃花源记》

(2) 又如:杂面(杂合面粉作的面条)

杂彩三百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昧没而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杂然而前陈。——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少杂树。——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杂裳(前黑后黄的下衣)

(4) 紊乱 [disorderly;chaotic]。如:杂错(交错混杂);嘈杂(声音杂乱;喧闹);庞杂(多而杂乱)

(5) 繁琐;细碎 [(of writings and speech) many and miscellaneous with trifles]。如:杂冗(零杂事务;公务繁忙的谦辞);杂言(不主一家而杂采众家的言论);杂说(博采众家的学说)

(6) 众多 [of population multitudinous;numerous]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7) 又如:杂沓(众多而纷杂的样子);杂袭(众多的样子);杂玩(各种玩物)

(8) 各种 [various]。如:杂趁(多种非正式职业;做零活);杂服(各种服制);杂帛(各种细绢的通称)

(9) 正项以外 [extra;other than]。如:杂学旁收(指不去攻读八股文,而喜好诗词、曲赋、小说等其他门类的学问)

(10) 交错,交会 [crisscross]

嘈嘈切切错杂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杂植兰桂竹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杂的拼音:

  

〈词性:副〉

都;共同 [together; jointly; common]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杂的拼音:

  

〈词性:名〉

(1) 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minor official]

听我将、弁、参、杂管领。——清· 严如熤《苗防备览要略》

(2) 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a part of traditional opera]

杂绯衣扮秦国引院子 梅香各乘车行上。——《长生殿》

(3) [量]通“匝”(   )。圈 [circle]

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墨子》

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荀子·礼论》

以数杂之寿。——《淮南子·诠言》

常用词组

杂拌儿、杂草、杂凑、杂感、杂工、杂环、杂烩、杂婚、杂货、杂货店、杂记、杂技、杂家、杂件,杂件儿、杂交、杂居、杂剧、杂粮、杂流、杂录、杂乱、杂乱无章、杂牌,杂牌儿、杂七杂八、杂糅、杂色、杂食、杂耍、杂税、杂说、杂碎、杂遝、杂谈、杂务、杂物、杂项、杂役、杂音、杂志、杂质、杂种、杂字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