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昼耕夜诵的意思

zhòugēngsòng

昼耕夜诵



拼音zhòu gēng yè sòng

注音ㄓㄡˋ ㄍㄥ 一ㄝˋ ㄙㄨㄥˋ

解释白天耕种;夜晚读书。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诵:读书。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例子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白天工作,晚上念夜大,回家后还要复习功课,真有昼耕夜诵的精神。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谜语耕读

感情昼耕夜诵是褒义词。

繁体晝畊亱誦

近义好学不倦、悬梁刺骨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òu   注音  ㄓㄡˋ   繁体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NYJG  仓颉  SOAM  郑码  XMKA  四角  77106  结构  上下电码  2521  区位  5471  统一码  663C  笔顺  フ一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昼(晝)的拼音:zhòu(ㄓㄡˋ)  

⒈ 白天:昼夜。白昼(白天)。

统一码

昼字UNICODE编码U+663C,10进制: 26172,UTF-32: 0000663C,UTF-8: E6 98 BC。

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y、daytim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aytime, dayl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昼的拼音:

zhòu  

〈词性:名〉

(1) (会意。从日,从畫(画)省。从日,表示太阳。从畫,表示一种界限。本义:白天。与“夜”相对)

(2) 同本义 [day;daylight;daytime]

昼,明也。日之出入,与夜为介。——《说文》

昼者,阳。——《周髀算经》

昼夜之象也。——《易·系辞》。注:“乾为昼。”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昼日昼夜(日日夜夜);昼夕(日夜);昼眠(白天睡眠;午睡);昼锦(衣锦昼行的省称,称富贵还乡);昼暮(日夜);昼宵(白昼与黑夜);昼景(白昼的日光);昼伏(白天隐蔽不动)

(4) 中午、正午 [noon]。如:昼饭(昼食。午饭);昼暑(中午燠热);昼时(中午时分)

(5) 古地名 [Zhou town]。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西北

孟子去 齐,宿于 昼。——《孟子》

常用词组

昼光、昼盲、昼日、昼夜

  拼音  gēng   注音  ㄍㄥ   
部首  耒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DIFJ  五笔98  FSFJ  仓颉  QDTT  郑码  CKBN  四角  55900  结构  左右电码  5087  区位  2491  统一码  8015  笔顺  一一一丨ノ丶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耕的拼音:gēng(ㄍㄥ)  

⒈ 用犁把土翻松:耕种(zhòng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耕耕,自有收获”)。笔耕(喻写文章)。舌耕(喻教书)。

统一码

耕字UNICODE编码U+8015,10进制: 32789,UTF-32: 00008015,UTF-8: E8 80 95。

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urrow、plough up

造字法

形声:从耒、井声

English

plow, cultiv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耕的拼音:

g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耒( lěi  ),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2) 同本义。翻松田土 [plough;till]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孙曰 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齐民要术·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长沮、 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3) 又如:耕食(依赖耕田为生);耕桑(耕田、种谷、植桑、养蚕。泛指农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耕田种植)

(4) 种田;播种 [till the land;cultivate;sow]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商君书·慎法》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耕牧(耕种畜牧);耕战(耕种与战争);耕器(耕种的器具);耕艺(泛指耕植)

(6) 泛指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 [devote oneself to]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汉· 扬雄《法言·学行》

(7) 又如:耕道(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笔耕;舌耕;目耕

常用词组

耕畜、耕地、耕地、耕读、耕牛、耕田、耕云播雨、耕耘、耕种、耕种、耕作

  拼音    注音  一ㄝˋ   
部首  夕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WTY  仓颉  YONK  郑码  SNRS  四角  00247  结构  上下电码  1123  区位  5025  统一码  591C  笔顺  丶一ノ丨ノ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夜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xíng   )。夜战。

统一码

夜字UNICODE编码U+591C,10进制: 22812,UTF-32: 0000591C,UTF-8: E5 A4 9C。

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rk、night

相关字词

日、昼

造字法

形声:从夕、亦省声

English

night, dark; in night; by n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夜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 同本义 [night]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侠客之类);夜不收(夜间侦探;亦指夜晚淫乐者);夜叉婆(凶暴貌丑的女人);夜消(夜宵);夜里(昨天晚上);夜台(长夜台。墓穴);夜夫(更夫);夜漫漫(黑夜漫长。喻指苦难的岁月);。又如:夜艾(夜深深);夜永(夜深);夜定(指夜深人静之时)

(4) 黄昏,天黑 [dusk]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行者怏怏自退,看看日色早已夜了。便道此时将暗,也寻不见师父,不如把几面镜子细看一回。——《西游补》

(5) 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in the small hours;before dawn]

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词性变化

夜的拼音:   

〈词性:形〉

(1) 晦暝,幽暗 [dim;dusky]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夫论》

(2) 又如:夜室(黑暗的房间;墓穴);夜台(夜庭。坟墓。亦借指阴间);夜府(犹夜台,墓穴)

常用词组

夜班、夜半、夜不闭户、夜餐、夜叉、夜长梦多、夜场、夜车、夜大、夜点、夜蛾、夜饭、夜分、夜工、夜光杯、夜光表、夜光虫、夜规、夜航、夜话、夜会、夜活,夜活儿、夜壶、夜间、夜禁、夜景、夜空、夜来、夜来香、夜阑、夜郎、夜郎自大、夜礼服、夜里、夜亮灯、夜盲、夜盲症、夜猫子、夜明珠、夜幕、夜尿症、夜勤、夜曲、夜色、夜深人静、夜生活、夜市、夜谈、夜头、夜晚、夜袭、夜戏、夜宵、夜校、夜行、夜行军、夜鸦、夜宴、夜夜、夜以继日、夜莺、夜鹰、夜游神、夜游子、夜战、夜中、夜总会、夜作

  拼音  sòng   注音  ㄙㄨㄥ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CEH  仓颉  IVNIB  郑码  SXLD  四角  37727  结构  左右电码  6139  区位  4348  统一码  8BF5  笔顺  丶フフ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诵(誦)的拼音:sòng(ㄙㄨㄥˋ)  

⒈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诵读。背诵。诵诗。

⒉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⒊ 诗歌:作诵(作诗)。

⒋ 怨谤。

统一码

诵字UNICODE编码U+8BF5,10进制: 35829,UTF-32: 00008BF5,UTF-8: E8 AF B5。

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ad aloud、recite

造字法

形声:从讠、甬声

English

recite, chant, rep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诵的拼音:

s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甬( yǒng  )声。本义:背诵、朗读)

(2) 同本义 [recite;read aloud]

诵,讽也。——《说文》。徐锴曰:“临文为诵。”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宴居有师工之诵。——《国语·楚语》

子路终身诵之。——《论语·子罕》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真诚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熟读成诵;过目成诵;背诵;诵经;记诵(默记和背诵);诵笃笃(叽叽咕咕,嘟嘟噜噜);诵咏(诵读吟咏);诵诗(诵读《诗经》);诵说(诵读解说);诵数(诵读熟习经书);诵谏(诵读诗歌以作为劝戒);诵忆(背诵并记住);诵号(高声诵经)

(4) 述说,发表详细内容 [state]

聊为足下诵其所闻。——唐· 韩佥《答陈生书》

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惟孔距心,为王诵之。——《孟子·公孙丑下》

(5) 通“颂”。颂扬 [extol]

本原事业,只诵功德。——秦《泰山刻石》

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后汉书·何敞传》

垂流亿载,世世叹诵。——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6) 又如:诵德(颂功。颂扬功德);诵法(称颂效法);诵烈(颂扬功业)

(7) 通“讼”。公开 [declare]

平阳侯驰语太尉 周勃, 勃尚恐不胜,赤敢诵言诛之。——《汉书·高后纪》

(8) 又如:诵言(公然言说)

(9) 以婉言、隐语讽谏 [satirize]。如:诵言(讽劝自己的言语);诵训(古代掌管百工的工师所讽诵的谏言)

词性变化

诵的拼音:

sòng  

〈词性:名〉

诗篇 [poem]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常用词组

诵读、诵习

昼耕夜诵: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