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昼吟宵哭的意思

zhòuyínxiāo

昼吟宵哭



拼音zhòu yín xiāo kū

注音ㄓㄡˋ 一ㄣˊ ㄒ一ㄠ ㄎㄨ

解释昼夜哀叹、哭泣。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昼吟宵哭是中性词。

繁体晝唫宵哭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òu   注音  ㄓㄡˋ   繁体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NYJG  仓颉  SOAM  郑码  XMKA  四角  77106  结构  上下电码  2521  区位  5471  统一码  663C  笔顺  フ一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昼(晝)的拼音:zhòu(ㄓㄡˋ)  

⒈ 白天:昼夜。白昼(白天)。

统一码

昼字UNICODE编码U+663C,10进制: 26172,UTF-32: 0000663C,UTF-8: E6 98 BC。

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y、daytim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aytime, dayl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昼的拼音:

zhòu  

〈词性:名〉

(1) (会意。从日,从畫(画)省。从日,表示太阳。从畫,表示一种界限。本义:白天。与“夜”相对)

(2) 同本义 [day;daylight;daytime]

昼,明也。日之出入,与夜为介。——《说文》

昼者,阳。——《周髀算经》

昼夜之象也。——《易·系辞》。注:“乾为昼。”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昼日昼夜(日日夜夜);昼夕(日夜);昼眠(白天睡眠;午睡);昼锦(衣锦昼行的省称,称富贵还乡);昼暮(日夜);昼宵(白昼与黑夜);昼景(白昼的日光);昼伏(白天隐蔽不动)

(4) 中午、正午 [noon]。如:昼饭(昼食。午饭);昼暑(中午燠热);昼时(中午时分)

(5) 古地名 [Zhou town]。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西北

孟子去 齐,宿于 昼。——《孟子》

常用词组

昼光、昼盲、昼日、昼夜

  拼音  yín   注音  一ㄣ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WYN  仓颉  ROIN  郑码  JOSX  四角  68027  结构  左右电码  0692  区位  5087  统一码  541F  笔顺  丨フ一ノ丶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吟的拼音:yín(一ㄣˊ)  

⒈ 唱,声调抑扬地念:吟咏。吟诵。吟味(吟咏玩味,体味)。吟讽(吟咏讽诵)。

⒉ 叹息,痛苦的声音:吟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吟。

⒊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吟。

⒋ 鸣,叫:风吟。猿吟。

统一码

吟字UNICODE编码U+541F,10进制: 21535,UTF-32: 0000541F,UTF-8: E5 90 9F。

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㕂䪩唫噖訡

汉英互译

chant、recite、the cry of animals

造字法

形声:从口、今声

English

sing, hum; recite; type of poet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吟的拼音:

yí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 同本义 [sigh;groan]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 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3)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4) 吟咏;诵读 [chant;recite]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谓歌诵也。”

(5) 又如:吟盐咏絮(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吟月(对月吟诗);吟弄(吟唱;吟咏);吟呻(吟咏;推敲诗句);吟玩(吟咏玩赏);吟颂(讴吟歌诵);吟诗(吟诵诗歌);吟歌(吟咏歌唱);吟写(吟咏抒写)

(6) 鸣,叫 [sing]

熊咆龙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又如:吟叫(鸣叫);吟吼(吼叫);吟鸟(善鸣的鸟);吟蛩(鸣叫着的蟋蟀);吟鸣(鸣叫);吟啸(呼啸;呼叫);吟虫(善鸣的虫)

(8) 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compose]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9) 又如:吟怀(作诗的情怀);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词性变化

吟的拼音: yín  

〈词性:名〉

(1)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song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如:吟卷(诗册;诗稿);吟草(诗稿);吟轴(诗卷;诗册);吟笺(诗稿);吟集(诗集);《秦中吟》

(2) 诗人 [poet]。如:吟肩(诗人的肩膀);吟骨(诗人的精神);吟客(诗人);吟堂(诗人的堂室,书斋);吟眸(诗人的视野);吟笔(诗人的笔);吟窗(诗人的居住的窗户);吟魂(诗人的灵魂)

常用词组

吟哦、吟风弄月、吟诵、吟游

  拼音  xiāo   注音  ㄒ一ㄠ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IEF  仓颉  JFB  郑码  WDKQ  四角  3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366  区位  4792  统一码  5BB5  笔顺  丶丶フ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宵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夜: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统一码

宵字UNICODE编码U+5BB5,10进制: 23477,UTF-32: 00005BB5,UTF-8: E5 AE B5。

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ight

造字法

形声:从宀、肖声

English

night, evening,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宵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宀( mián  ),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2) 同本义 [night]

宵,夜也。——《说文》

宵中星。——《书·尧典》

禁宵行者。——《周礼·司寤氏》

甘暝太宵之长。——《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

宵扈宵。——《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

昼尔于茅,宵尔索宵。——《诗·豳风·七月》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今宵酒醒何处。——宋· 柳永《雨霖铃》

(3) 又如:宵烟(指夜晚的烟雾);宵宿(住宿;住宿的地方);宵夕(晚上);宵中(夜里,晚上);宵分(半夜,深夜);宵行(夜间出行);宵征(宵行,夜行);宵朗(夜空晴朗)

(4) 前半夜[the first half of the night(from night-fall to midnight)]

禁宵行者,夜游者。——《周礼·秋官》

(5) 通“绡”。丝织品的一种 [silk]

姆纅笄宵衣。——《仪礼·士昏礼》

(6) 又如:宵衣(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绡”)

(7) 小吃、便餐、快餐 [snack]。如:夜宵

词性变化

宵的拼音: xiāo  

〈词性:形〉

(1) 假借为“小”。小 [small;bad]

宵雅肆三。——《礼记·乐记》。注:“宵之言小也。”

宵人之离外刑者。——《庄子·列御寇》。注:不由明坦之途者,谓之宵人。”

毋桐好逸,毋迩宵人。——《汉书·武五子传》。颜注:“无好逸游之事,迩小人也。”

(2) 又如:宵碎(小而细碎);宵民(小民。普通老百姓)

常用词组

宵旰、宵旰忧劳、宵禁、宵衣旰食

  拼音    注音  ㄎㄨ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KKDU  仓颉  RRIK  郑码  JJGS  四角  66804  结构  上下电码  0770  区位  3162  统一码  54ED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哭的拼音:kū(ㄎㄨ)  

⒈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统一码

哭字UNICODE编码U+54ED,10进制: 21741,UTF-32: 000054ED,UTF-8: E5 93 AD。

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y、laugh on the wrong side of one's mouth、weep

相关字词

泣、笑

造字法

会意:从犬、从口

English

weep, cry, wai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哭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 xuān  ),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2) 同本义(有声有泪) [cry;weep;sob]

哭,哀声也。——《说文》

哭声震天动地。——张博《五人墓碑记》

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苛政猛于虎》

(3) 又如:哭哭嘶嘶(边哭边喊);哭唠叨(方言。边哭边诉说);哭踊(哭泣踊跳。为古代丧礼的一种仪节);哭临(到现场啼哭。古代帝王的丧事,往往集众举哀叫哭临)

(4)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condole]

则哭以厌之。——《汉书·王莽传》。注:“哭 者所以告哀也。”

(5) 又如:哭先祖

(6) 歌 [sing]

昔雍门子以哭见于 孟尝君。——《淮南子·览冥训》

常用词组

哭鼻子、哭哭啼啼、哭脸、哭灵、哭泣、哭穷、哭秋风、哭丧、哭丧棒、哭丧着脸、哭诉、哭诉、哭天抹泪、哭笑不得

昼吟宵哭: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