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撞府穿州的意思

zhuàngchuānzhōu

撞府穿州



拼音zhuàng fǔ chuān zhōu

注音ㄓㄨㄤˋ ㄈㄨˇ ㄔㄨㄢ ㄓㄡ

解释撞:闯。指在江湖上东游西荡,行踪无定。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诀谒》:“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撞府穿州是中性词。

近义撞府冲州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UJF  仓颉  QYTG  郑码  DSKB  四角  50015  结构  左右电码  2326  区位  5518  统一码  649E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撞的拼音:zhuàng(ㄓㄨㄤˋ)  

⒈ 冲打,碰击:撞钟。撞车。撞击。顶撞。冲撞。

⒉ 碰见,无意中遇到:撞见。

⒊ 试探:撞大运(碰运气)。

统一码

撞字UNICODE编码U+649E,10进制: 25758,UTF-32: 0000649E,UTF-8: E6 92 9E。

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ump、ram、shov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童声

English

knock against, bump into, coll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撞的拼音: zhu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2) 同本义 [bump against;run into;strike;collide]

撞,丮捣也。——《说文》。字亦作揰,作摐。

善待问者如撞钟。——《礼记·学记》。犹击也。

摐金鼓。——司马相如《子虚赋》

撞洪钟。——张衡《东京赋》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韩愈《醉留东野》

便将头往隔断板上乱撞,撞的披头散发。——《红楼梦》

(4) 又如:撞跌(撞头跺脚);撞木(敲击钟磬之木);撞舂(撞击;冲击);撞筵(撞钟的木枝)

(5) 遇上,碰到 [meet by chance;bump into]

我待要赶时,不想撞着哥哥贺知章。—— 乔吉《金钱记》

今日清明佳节,出门闪步一回,却好撞着风雨。——《长生殿》

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 赵云。——《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6) 又如:撞见;撞客;撞遇(碰见);撞破(撞见败露)

(7) 诈骗 [cheat]。如:撞钟太岁(招谣撞骗者);撞吓(诈骗);撞蠓子(撞骗)

(8) 栽,跌 [fall]

扑通的撞下马来。——《水浒全传》

(9) 闯,猛冲或突然直下 [rush;dash]

山背后撞出一彪人马。——《水浒全传》

(10) 又如:撞尸(骂人话。指东跑西荡);撞祸(闯祸;惹祸)

常用词组

撞车、撞沉、撞锤、撞冻、撞毁、撞击、撞见、撞客、撞门子、撞墙、撞锁、撞锁、撞针

  拼音    注音  ㄈㄨˇ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YWFI  五笔98  OWFI  仓颉  IODI  郑码  TGND  四角  00240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50  区位  2414  统一码  5E9C  笔顺  丶一ノノ丨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府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⒉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⒋ 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

⒌ 古同“腑”,脏腑。

统一码

府字UNICODE编码U+5E9C,10进制: 24220,UTF-32: 00005E9C,UTF-8: E5 BA 9C。

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vernment office、mansion、official residence

造字法

形声:从广、付声

English

prefecture; prefect; govern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府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 yǎn  ),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2) 同本义 [repository]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financial or documental official]。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government agency;seat of government]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mansion;offlcial residence]。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prefecture]。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your home]。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internal organs of human body;viscera]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词性变化

府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bow one's head]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常用词组

府城、府绸、府邸,府第、府尹、府治

穿  拼音  chuān   注音  ㄔㄨㄢ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WAT  仓颉  JCMVH  郑码  WOHI  四角  30241  结构  上下电码  4502  区位  2009  统一码  7A7F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穿的拼音:chuān(ㄔㄨㄢ)  

⒈ 破,透:穿透。揭穿。穿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穿凿。

⒉ 通过,连通:穿过。穿行(xíng   )。

⒊ 着(zhuó  )衣服鞋袜:穿衣。穿鞋。

统一码

穿字UNICODE编码U+7A7F,10进制: 31359,UTF-32: 00007A7F,UTF-8: E7 A9 BF。

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串䆤䆥

汉英互译

pull 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penetrate, pierce, drill; w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动〉

(1)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 同本义 [pierce through]

穿,通也。——《说文》

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何以穿我屋。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穿墉(在墙上打洞);穿着鼻(受人摆布);穿穴(犹穿凿);穿空(犹穿孔);穿胸(胸前穿孔透背)

(4) 挖掘;开凿 [dig;excavate]。如:穿井(掘井);穿掘(挖掘;开凿);穿筑(挖池塘筑假山);穿壁(凿通墙壁);穿墙(墙上凿洞)

(5) 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go through]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穿针(阴历七月初七日穿针乞巧);穿心(从中间通过);穿城(穿越城镇)

(7) 贯通;贯串 [thread;pass through;bore]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线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穿鼻(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穿夜(方言。通宵);穿望(切盼。望穿眼睛的意思)

(9) 把衣、鞋、袜等套在身体相应部位上 [put on;wear]。如:穿插(打扮,穿戴);穿执(穿靴执笏的省称);穿秉(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10) 败露;揭穿 [reveal;expose]。如:穿破(戳穿;败露);穿崩(方言。露馅)

词性变化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名〉

(1) 孔;洞 [hole]。如:穿弊(即“穿敝”。洞穿;破烂);穿结(谓衣服洞穿和补缀);穿穴(犹钻研)

(2) 墓穴 [grave]。如:穿中记(古代墓穴中的题志)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形〉

(1) 透彻;彻底 [through]。如:看穿;说穿

(2) 破敝 [worn-out]。如:穿角履(破头的鞋子);穿诀(缺损;破裂)

常用词组

穿扮、穿插、穿刺、穿戴、穿耳、穿房入户、穿过、穿红着绿、穿孔、穿入、穿山甲、穿梭、穿堂、穿堂风、穿小鞋、穿孝、穿心、穿行、穿靴戴帽、穿一条裤子、穿衣镜、穿窬、穿越、穿云裂石、穿针、穿针引线、穿针走线、穿着、穿着打扮、穿着讲究、穿凿

  拼音  zhōu   注音  ㄓㄡ   
简体部首  川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巛部  
五笔  YTYH  仓颉  ILIL  郑码  VDND  四角  32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558  区位  5461  统一码  5DDE  笔顺  丶ノ丶丨丶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州的拼音:zhōu(ㄓㄡ)  

⒈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杭州。

⒉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统一码

州字UNICODE编码U+5DDE,10进制: 24030,UTF-32: 00005DDE,UTF-8: E5 B7 9E。

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nton、eparchy、stat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州的拼音: zhōu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后作“洲” [islet]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3)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prefecture]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district]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7)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8) 周代国名 [Zhou state]

(9)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10)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11) 姓

常用词组

州花、州郡、州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