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bāo sōng mào
注音ㄓㄨˊ ㄅㄠ ㄙㄨㄥ ㄇㄠˋ
解释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出处《诗经 小雅 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例子明·范世彦《磨忠记·杨涟家庆》:“亲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用于祝人新屋落成或祝寿颂词。
感情竹苞松茂是褒义词。
繁体竹苞鬆茂
动物生肖牛,虎,蛇
竹的拼音:zhú(ㄓㄨˊ)
⒈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⒉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⒊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⒋ 姓。
竹字UNICODE编码U+7AF9,10进制: 31481,UTF-32: 00007AF9,UTF-8: E7 AB B9。
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amboo
象形:像竹形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详细解释◎ 竹的拼音: zhú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bamboo]。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bamboo slip]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bamboo flute]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bamboo forest]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竹板书、竹编、竹鞭、竹笛、竹筏、竹行、竹简、竹篮打水、竹篮打水一场空、竹帘、竹林、竹楼、竹马、竹蔑、竹牌、竹器、竹琴、竹笋、竹滕、竹筒、竹西、竹叶青、竹芋、竹纸
苞的拼音:bāo(ㄅㄠ)
⒈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苞。苞片。含苞待放。
⒉ 茂盛:竹苞松茂。
苞字UNICODE编码U+82DE,10进制: 33502,UTF-32: 000082DE,UTF-8: E8 8B 9E。
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苞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包藨
bud
形声:从艹、包声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详细解释◎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bulrush]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 ,马兰)、菥( sī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bract]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root or stem]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形〉
(1) 草木茂盛,丛生 [growingin profusion]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通“包”。包裹;怀抱 [wrap up;surround]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苞谷、苞米、苞片
松(鬆)的拼音:sōng(ㄙㄨㄥ)
⒈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⒉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
⒊ 放开:松手。松绑。松心。
⒋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
⒌ 姓。
松字UNICODE编码U+677E,10进制: 26494,UTF-32: 0000677E,UTF-8: E6 9D BE。
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㮤庺枀枩柗梥鬆
loose、looseness、not hard up、pine、relax、soft
紧
形声:从木、公声
pine tree; fir tree
详细解释◎ 松的拼音: s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pine]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 松的拼音:
鬆 sōng
〈词性:形〉
(1) 发乱;乱发貌 [tangled]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loose;slack]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light and flaky;soft]。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not hard up]。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useless]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slow]。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 松的拼音:
鬆 sōng
〈词性: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dried minced meat]。如:肉松;鱼松;鸡松
◎ 松的拼音:
鬆 sōng
〈词性:动〉
使松弛 [loosen]。如:松松螺丝;松帆
松柏、松绑、松弛、松动、松泛、松糕、松果、松花蛋、松花江、松缓、松鸡、松节油、松紧、松劲,松劲儿、松开、松口、松垮、松快、松落、松毛、松木、松木板、松气、松仁,松仁儿、松软、松散、松手、松树、松爽、松松垮垮、松碎、松塔、松涛、松土、松闲、松香、松懈、松心、松蕈、松针、松脂、松嘴
茂的拼音:mào(ㄇㄠˋ)
⒈ 草木旺盛:茂盛。丰茂。
⒉ 美,有才德:茂士。茂才(即“秀才”)。
⒊ 有机化合物,环戊间二烯的简称。无色液体,用来制农药、塑料等。
⒋ 古同“懋”,勉。
茂字UNICODE编码U+8302,10进制: 33538,UTF-32: 00008302,UTF-8: E8 8C 82。
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luxuriant
形声:从艹、戊声
thick, lush, dense; talented
详细解释◎ 茂的拼音: mào
〈词性:形〉
(1) (形声。从艸,戊( wù )声。本义:草木繁盛)
(2) 同本义 [luxuriant;thick]
茂,草丰盛也。——《说文》
草不溃茂。——《诗·大雅·召卬》
种之黄茂。——《诗·大雅·生民》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茂英(繁盛的花朵);茂苑(花木茂盛的苑囿);茂育(滋长繁盛);茂实(丰盛的果实。也指草木长得茂盛并结果实);茂遂(繁荣滋长)
(4) 大;盛大 [magnificant;grand]
德音是茂。——《诗·小雅·南山有台》。笺:“盛也。”
桐生茂豫。——《汉书·礼乐志》。注:“茂豫美盛而光悦也。”
以旌茂功,以慰劬劳。——《三国志·吴志》
(5) 又如:茂世(盛世);茂业(伟大的功业);茂绪(盛大的事业);茂豫(美盛而有光彩;比喻昌盛安乐)
(6) 美好;优秀 [outstanding;fine]
子之茂兮。——《诗·齐风·还》。传:“美也。”
广延茂士。——《汉书·朱邑传》
茂材异等。——《汉书·武帝纪》。应昭注:“旧言秀才,避光武帝讳称茂才。”
出文多者,才知(智)茂。——王充《论衡》
(7) 又如:茂士(优秀的人才);茂异(茂美特异。指优秀出众的人才);茂科(科举名。即贤良方正科);茂年(盛壮之年);茂龄(壮年)
〈词性:动〉
(1) 通“贸”。买卖 [trade]
商以足用,茂迁有无。——《汉书·叙传下》
(2) 通“懋”。劝勉 [advise and encourage]
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易·无妄》
茂才、茂密、茂亲、茂盛、茂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