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gōng bèi què
注音ㄓㄨ ㄍㄨㄥ ㄅㄟˋ ㄑㄩㄝˋ
解释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例子一进门,便是十几架一间的敞厅,厅上陈设的如珠宫贝阙一般,处处都夺睛耀目。(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房屋华丽。
感情珠宫贝阙是中性词。
繁体珠宫貝闕
近义贝阙珠宫
动物生肖牛,虎,蛇
珠的拼音:zhū(ㄓㄨ)
⒈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⒉ 像珠子的东西:汗珠。泪珠。露珠。
珠字UNICODE编码U+73E0,10进制: 29664,UTF-32: 000073E0,UTF-8: E7 8F A0。
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ead、pearl
形声:从王、朱声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详细解释◎ 珠的拼音: zhū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pearl]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pearl and jade]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florid;fine]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bead]。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drop]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珠蚌、珠宝、珠宝盒,珠宝箱、珠翠、珠光宝气、珠还、珠辉玉丽、珠玑、珠江、珠泪、珠泪偷弹、珠联璧合、珠帘、珠母、珠算、珠围翠绕、珠心、珠玉、珠圆玉润、珠子
宫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宫室。宫廷。宫殿。宫观(guàn )(a.供帝王游乐的离宫;b.道教的庙宇)。宫禁。宫苑。宫刑。
⒉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宫。龙宫。蟾宫。
⒊ 庙宇的名称:雍和宫。
⒋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宫。文化宫。
⒌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
⒍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
⒎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
⒏ 姓。
宫字UNICODE编码U+5BAB,10进制: 23467,UTF-32: 00005BAB,UTF-8: E5 AE AB。
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宮
palace
象形:像房屋形
palace
详细解释◎ 宫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2) 同本义 [house]
宫,室也。——《说文》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释文》
父子皆异宫。——《礼记·内则》
上入执宫功。——《诗·豳风·七月》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果宫室对举,则宫指整所有围墙围着的房子,室指其中的一个居住单元(room)。如:宫柯(屋子;家里。宫:古代房屋的通称);宫庭(房屋之中);宫墙(房屋的围墙)
(4) 秦汉以来,宫指宫廷,帝王的住所 [court]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
沛公入 秦宫。——《史记·留侯世家》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作宫阿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宫嫔(宫廷中的女官);宫漏(宫廷里计时用的漏壶);宫众(保卫王宫的官吏的子弟)
(6) 神仙的居处 [palace]。如:蓬莱宫;天宫;宫神(守卫天宫的门神)。又指文化活动或娱乐的场所。如:少年宫;文化宫
(7) 五音之一。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one of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 corresponding to I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庄子·徐无鬼》
(8) 又如: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音阶。常用以代指音乐);宫调(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凡以宫为主的调式为“宫”;又凡以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主的格式为“调”,统称为“宫调”);宫商角徵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
(9) 借指帝王 [emperor]。如:宫宇(帝王所居位的宫室殿宇);宫车晏驾(皇帝死亡的讳辞。晏:晚);宫仗(帝王的仪仗)
(10) 太子 [crown prince]。如:宫保(即太子少保,二品官阶,可用一品顶戴。称有宫保街的巡抚,是表示尊重);宫坊(青宫与春坊。青宫为太子的居处,春坊为太子的官属,合指太子的官署)
(11) 借指后妃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如:宫主(古代高丽国臣民对本国后妃的称呼);宫眷(后妃的统称);宫卿(大长秋。皇后宫中的高级近侍);宫眷(本指宫帷,借指嫔妃)
(12) 以十二个黄道座的位置作为标志的黄道十二宫之一 [sign]
(13) 宗庙,神殿,供神的大建筑物 [temple]
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史记·封禅书》
(14) 又如:雍和宫;宫馆(祠庙);宫庙(犹宗庙)
(15) 妇女子宫的省称 [womb]。如:扩宫;宫颈
(16) 古代五刑之一。阉割男子生殖器 [castration]
宫辟疑赦。——《书·吕刑》《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
(17) 又如:宫者(受过宫刑的男子);宫罪(宫刑);宫割(施以宫刑);宫墨(宫刑与墨刑的并称);宫罚(宫刑)
(18) 古代贵族妇女的卧室 [boudoir]
以阴礼教六宫。——《周礼》
(19) 通“躬”。身体 [body]
余左执鬼中,右执殇宫。王念孙云:中、宫皆身也。——《国语·楚语上》
(20) 通“官”( guān )。官府,官舍 [local authorities;feudal officials]
甸粟而内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汉书·食货志下》
(21) 又如:宫府(官府)
◎ 宫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居住;栖息 [house]
若但竖数十屋而宫,群数十士而饭,而曰教养尽是矣,何其易也!——宋· 叶适《瑞安县重修县学记》
(2) 营建宫室房屋 [build]
重门城,昔齐王芳为 司马师废之,宫于此。——《水经注》
(3) 围绕 [surround]
君为庐宫之。——《礼记》
大山宫小山,霍。——《尔雅·释山》。疏: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
宫车、宫灯、宫殿、宫调、宫娥、宫观、宫禁、宫颈、宫女、宫阙、宫室、宫廷、宫廷政变、宫外孕、宫刑、宫苑、宫掖、宫妆,宫装
贝(貝)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
⒉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
⒊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⒋ 姓。
贝字UNICODE编码U+8D1D,10进制: 36125,UTF-32: 00008D1D,UTF-8: E8 B4 9D。
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貝蛽
shellfish、cowrie
象形
sea shell; money, currency
详细解释◎ 贝的拼音:
貝 bèi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汉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2)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shellfish]
(3) 贝壳 [shell]
(4)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5) 古代货币 [tortoise coin]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志》
(6)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
(7) 锦上的贝形花纹 [shellfish-like pattern]。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
(8)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leaf]。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贝书(贝叶书。佛经)
(9) 贝尔的简称 [bel(缩写b,B)]
(10) 姓
贝雕、贝多芬、贝壳、贝勒、贝母、贝斯开湾
阙(闕)的拼音:quē(ㄑㄩㄝ)
⒈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⒉ 过错:阙失。
⒊ 姓。
阙(闕)的拼音:què(ㄑㄩㄝˋ)
⒈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⒉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⒊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⒋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
阙字UNICODE编码U+9619,10进制: 38425,UTF-32: 00009619,UTF-8: E9 98 99。
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阙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闕
形声:外形内声
watch tower; palace
详细解释◎ 阙的拼音:
闕 jué
〈词性:动〉
(1) 去除 [remove]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2) 挖掘 [dig]
若阙地及泉。——《左传》
(3) 毁伤 [damage]。如:阙翦(削弱,毁坏)
(4) 另见 quē;què
◎ 阙的拼音:
闕 quē
〈词性:名〉?
(1) 缺点;错误 [fault;slip;error]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裨补阙洞。——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3) 豁口,空缺 [gap]
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
(4) 又如:阙陷(凹陷)
(5) 指待补的官额。即缺额 [vacancy]。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用以补缺的战车,如现在所谓的机动预备部队);阙簿(缺额登记册)
(6) 姓
◎ 阙的拼音:
闕 quē
〈词性:动〉
(1) 削减;毁坏 [cut down;ruin]
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左传·成公十三年》
阙更减赋,尽休力役。——《汉书》
(2) 又如:阙翦(毁坏)
(3) 空缺;缺少。也作“缺” [be short of]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三国演义》
(4) 又如: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笔(缺笔画);阙漏(空隙);阙略(缺漏)
(5) 欠,应给而不给 [owe]
逃死阙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新唐书》
(6) 通“掘”。挖 [dig]
若阙地及泉。——《左传·隐公元年》
阙为深沟。——《国语·吴语》
◎ 阙的拼音:
闕 quē
〈词性:形〉
(1) 残缺;不完善 [incomplete;fragmentary]。如:阙典(残缺的典章制度);阙略(残缺;不完备);阙陋(残缺简陋);阙焉(不完备)
(2) 另见 jué;què
阙如、阙疑
◎ 阙的拼音:
闕 què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
(2) 同本义 [watchtower on either side of a palace gate]
阙,门观也。——《说文》。徐锴曰:“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诗·郑风·子衿》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史记·高祖纪》
伏阙上平黎策。——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城阙(城门两边的瞭望台);阙竦(高耸如阙门);阙下(宫阙之下)
(4) 宫门的代称 [gate of a palace]。如:阙下(帝王的宫阙之下。借指朝廷);阙门(宫门。位于两观之间)
(5) 石阙。神庙、坟墓之前砌立的石雕 [stone statue]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 李白《忆秦娥》
(6) 又如:太室阙;高颐阙
(7) 宫殿 [palace]。如:阙庭(宫庭);宫阙(金阙。宫殿。也作天阙);阙掖(宫廷)
(8) 帝王居地的统称 [court]
诣阙止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9) 另见 quē;j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