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jī sī lèi
注音ㄓㄨ ㄐ一 ㄙ ㄌㄟˋ
解释同“铢积寸累”。
出处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一例均科,既有偏重之弊,于是郡县横敛,铢积丝累,江东、西之害尤甚。”
例子是下邑穷乡铢积丝累以豪于闾井者之情,而奚足为俭哉?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十五》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铢积丝累是中性词。
繁体銖积絲纍
近义铢积寸累、铢累寸积、铢积锱累
动物生肖牛,虎,蛇
铢(銖)的拼音:zhū(ㄓㄨ)
⒈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铢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⒉ 不锋利:铢钝。
铢字UNICODE编码U+94E2,10进制: 38114,UTF-32: 000094E2,UTF-8: E9 93 A2。
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铢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銖
baht
形声:从钅、朱声
unit of weight, one twenty-fourth of a Chinese ounce (liang)
详细解释◎ 铢的拼音:
銖 zhū
〈词性:量〉
(1)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2) 同本义 [an ancient weight measure]
虽分国如锱铢。——《礼记·儒行》
(3) 现代泰国基本货币单位[baht;bat]
铢,权十分黍之重也。——《说文》
(4) [名]∶姓
◎ 铢的拼音:
銖 zhū
〈词性:形〉
(1) 钝,不锋利 [blunt]
其兵戈铢而无刃。——《淮南子·齐俗》
(2) 细微 [slight]
陛下铢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辽史》
铢积寸累、铢两悉称、铢铢校量
积(積)的拼音:jī(ㄐ一)
⒈ 聚集: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⒉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⒊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积。捏积。
积字UNICODE编码U+79EF,10进制: 31215,UTF-32: 000079EF,UTF-8: E7 A7 AF。
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積
accumulate、amass、long-standing、product、store up
形声:从禾、只声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详细解释◎ 积的拼音:
積 jī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 同本义 [amass;store up]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3)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4) 累积;堆叠 [accumulate]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从这里。)——《荀子·劝学》
积水成渊。
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转视积薪后。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能已积热。——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祖父积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积石(堆聚的石头);积委(累聚,储存);积威(累积而成的威势);积重(财物的累聚、蓄积);积气(积聚的气)
(6) 蕴积,积蓄 [hold in store;be latent]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史记·平准书》
乃积乃仓。——《诗·大雅·公刘》
(7) 如:积中(蕴积于心中);积伐(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积志(蓄志,夙愿)
(8) 滞留[stagnate]
天道运而无所积。——《庄子·无道》
(9) 又如:积污(积滞污秽);积塞(积滞堵塞);积抱(郁积的怀抱);积忿(忿恨郁积于心);积怒
(10) 累计 [add up]
积于今。(算到现在。积,累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 积的拼音:
積 jī
〈词性:名〉
(1)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accumulated]
主国五积。——《周礼·司仪》
共其牢礼积膳之牛。——《周礼·牢人》
居则具一日之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刍米禾薪。”
完者,使守积。——《汉书·刑法志》
士卒死伤如积。——司马迁《报任安书》
畜积足恃。(积,动词用作名词,积蓄的东西。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3)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indigestion]。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这孩子有积了;奶积
(4) 乘积的简称,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product]。如:求积
(5) 通“襀”。衣裙的褶子 [wrinkles of the clothing]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襞积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难。——《文选·张衡·思玄赋》
(6)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荀子·礼论》
考积幽穷。——《汉·北海相景君碑》
◎ 积的拼音:
積 jī
〈词性:形〉
(1) 长久 [long-standing]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
(2) 又如:积日累岁(形容时间长久);积祖(祖祖辈辈;一贯);积世(累世,历代);积雨(久雨)
(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habitual]
常俗生于积习。——汉· 蔡邕《述行赋》
(4) 又如:积窃(惯偷);积贼(惯偷);积悃(久积的诚挚之心);积赌(长期赌博;老赌客)
积案、积冰、积不相能、积草屯粮、积存、积德、积德累功、积淀、积叠、积恶、积恶余殃、积非成是、积肥、积分、积愤、积垢、积厚流广、积极、积极分子、积极性、积渐、积金累玉、积久、积聚、积劳、积劳成病、积累、积满、积木、积年、积年累月、积怒、积欠、积弱、积善、积少成多、积食、积水、积土成山、积威、积微成著、积习、积习成俗、积习难改、积薪厝火、积蓄、积压、积忧成疾、积余、积雨、积怨、积愿、积贼、积重难返、积贮、积祖
丝(絲)的拼音:sī(ㄙ)
⒈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⒉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⒊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⒋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⒌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⒍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丝字UNICODE编码U+4E1D,10进制: 19997,UTF-32: 00004E1D,UTF-8: E4 B8 9D。
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絲
a threadlike thing、silk、thread
会意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详细解释◎ 丝的拼音:
絲 sī
〈词性:名〉
(1) (会意。从二糸。糸( mì ),细丝。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silk]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 白居易《重赋》
(3)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丝布(蚕丝与麻、葛混制而成的布);丝妇(养蚕治丝的妇女);丝子(蚕丝);丝行(买卖生丝的商行);丝庄(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
(4)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a threadlike thing;filament]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唐· 张敬忠《边词》
(5) 又如:藕丝(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丝柳(细柔如丝的柳条);丝条(纤细的枝条);丝雨(如丝的小雨。俗称“毛毛雨”);丝状(矿物学名,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丝泪(形容泪下如丝);丝络(连续不断);丝网(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丝纶(钓鱼用的丝线);丝发(形容头发光泽柔细,如丝一样)
(6) 线 [thread]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7) 又如:丝鞭(用丝线裹制的软鞭。古代招亲,男女双方递送丝鞭,表示缔结良缘);丝络(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丝缕(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8) 丝织品 [silks]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丝纶(皇帝的诏书);丝枲(丝麻织物。泛指布匹绸缎。枲:大麻的雄株);丝衣(丝绸衣服);丝末(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丝帛(丝与丝状物的总称);丝履(以丝织品制成的鞋);丝鞭(丝制的马鞭);丝罗(丝织物名。质地轻软,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10) 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stringed instrument]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玉台新咏·王融咏琵琶》
(11) 又如:丝抹(古代御宴之乐,先演奏丝乐,然后众乐皆作,演者因称为丝抹);丝簧(弦管乐器);丝镛(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会(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丝桐(琴,古代制琴多用桐木,练丝为弦,故称之);丝管(琴瑟、箫、管类乐器);丝篁(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丝竹和鸣(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
(12) 喻指白发 [white hairs]。如:镜中丝(镜中照出之白发);鬓丝(两鬓的白发)
(13)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bit]
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聊斋志异·尸变》
(14) 又如:丝丝两气(形容呼吸微弱,气息奄奄);丝麻线儿(些微私弊);丝肠(指细柔的肠子);一丝不差;丝毫不差;一丝风;丝发(丝与发,比喻极细微)
(15) 瞬息即逝的、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trace]。如:一丝笑意;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16) 一段或一根蛛丝 [gossamer]。如:游丝
(17)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一团糟 [skein]。如:愁丝
◎ 丝的拼音:
絲 sī
〈词性:动〉
(1) 缫丝;纺丝 [spin]
男谷女丝行复歌。——杜甫《蚕谷行》
(2) 又如:丝车(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丝枲(指缫丝织麻之事);丝绝(指丝织之绝技)
◎ 丝的拼音:
絲 sī
〈词性:量〉
(1) 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2)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实以仰禀圣规,详参神恩。——北周·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3)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 si ,a unit of length,volume or weight]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厘、毫、丝、忽。如:丝忽(形容极小或极少)
丝虫、丝虫病、丝绸、丝绸之路、丝带、丝糕、丝瓜、丝光、丝毫、丝绵、丝绒、丝丝入扣、丝弦、丝线、丝芯、丝织品、丝锥、丝竹
累的拼音:léi(ㄌㄟˊ)
⒈ 〔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
⒉ 〔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赘”均读轻声)。
累的拼音:lěi(ㄌㄟˇ)
⒈ 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⒉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
⒊ 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
累的拼音:lèi(ㄌㄟˋ)
⒈ 疲乏,过劳:劳累。累乏。
⒉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
累字UNICODE编码U+7D2F,10进制: 32047,UTF-32: 00007D2F,UTF-8: E7 B4 AF。
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㹎纍絫縲
accumulate、repeated、tire、weary、work hard
乏
会意
tired; implicate, involve; bother
详细解释◎ 累的拼音:
纍 léi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 ),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 同本义。也作“缧” [rope]
累,一曰大索也。——《说文》
两释累囚。——《左传·成公三年》
以剑斫绝累。——《汉书·李广传》
(3) 又如:累绁(绑罪犯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牢狱);系累(系结绳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4) 指交配期的牡牛 [bull in mating season]。如:累牛(种牛或一般公牛)
◎ 累的拼音:
纍 léi
〈词性:动〉
(1) 重叠;接连成串 [pile one on top of another;overlap]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2) 又如:累棋(堆叠棋子);累叠(堆叠);累纸(接连许多张纸)
(3) 拘系;捆绑 [tie]
系累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系累其老弱妇女。——《史记》
(4) 又如:累坠(拖累,累赘);累囚(被拘系的俘囚)
(5) 另见 lěi ; lèi
累臣、累累、累累、累赘
◎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动〉
(1) (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 mì ),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 同本义 [pile up;accumulate]
一丝而累。——《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累寸不已。
(4) 又如:危如累卵;累堆(累赘);累瓦结绳(比喻堆砌重复,多余无用的言词);累丸(叠积弹丸);累重(累积厚重);累茵(本指铺积茵、毯之类,以侍亲坐。后因称对已故父母的哀思为累茵之悲)
(5) 拖累;使受害 [get sb. into trouble;implicate injure;do harm to]。如:累害(拖累损害);累身(带累自身)
(6) 牵连;妨碍 [involve;implicate;hinder]。如:累及(牵连到);带累;受牵累
(7) 玷污 [stain;sully]
赵王反形未露,逆谋未彰,今遽用兵伐之,恐伤先帝之爱,有累陛下之仁。——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薄产累尽。——《聊斋志异·促织》
累汝至此者。——清· 袁枚《祭妹文》
◎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形〉
(1) 连续;多次 [consecutive;repeated]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2) (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倍赏累罚。——《韩非子·五蠹》
(3) 又
累世絜驾。
(4) 又如:累七(七个七,即四十九天);累世之亲(世代都成姻亲);累旬(连续数十日);累减(依次递减);累宵(连夜);累捷(连续得胜);累战(连战,持续战)
◎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量〉
重量单位。如:累黍(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纵排,或横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累)
◎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léi;lèi
累次、累代、累罚、累积、累及、累计、累见不鲜、累教不改、累进、累累、累卵、累年、累日、累时、累世、累月经年
◎ 累的拼音: lèi
〈词性:动〉
(1) 劳累;操劳 [tired;overworked]。如:乏累(疲劳);受累;受劳累;累心(劳心);累形(使身体劳累);累掯(麻烦;劳累);累死(形容极为疲惫);不怕苦,不怕累
(2) 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嗦 [verbose]。如:累坠(文字、语言繁赘);累缀(文字繁复,语言啰嗦)
(3) 烦劳;托付 [trouble;entrust;commit sth. to sb.'s care]。如:累掯(麻烦劳累);累烦(麻烦)
◎ 累的拼音: lèi
〈词性:名〉
(1) 家庭负担 [burden]。如:累重(家累太重)
(2) 忧患,祸害 [suffering;misery;disaster]。如:国累(国家之忧患)
(3) 罪行;过失 [crime;fault;slip]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世说新语》
(4) 又如:罪累(罪过)
(5) 指家眷 [wife and children;one's family]。如:家累(家眷)
(6) 另见 léi;lěi
累乏、累手、累死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