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làng suí bō
注音ㄓㄨˊ ㄌㄤˋ ㄙㄨㄟˊ ㄅㄛ
解释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
出处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漂俱灭者亦甚众多。”
例子陈衍《元诗纪事 宋无》:“群飞独宿水中央,逐浪随波羽半伤。”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逐浪随波是贬义词。
繁体逐浪隨波
近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动物生肖牛,虎,蛇
逐的拼音:zhú(ㄓㄨˊ)
⒈ 强迫离开:逐客令。放逐。驱逐。
⒉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逐步。逐个。逐渐。逐年。逐一。
⒊ 追赶:逐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 )逐(争相取胜)。追逐。笑逐颜开。
逐字UNICODE编码U+9010,10进制: 36880,UTF-32: 00009010,UTF-8: E9 80 90。
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豚
chase、drive out、expel、pursue
会意:从辶、从豕
chase, expel; one by one
详细解释◎ 逐的拼音: zhú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 chuò )。本义:追赶)
(2)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chase;pursue]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简子怒,驱车逐之。——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急逐弗失。——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逐逐(追逐;急于得利);逐驾(追随尊驾;跟随君主左右);逐胜(乘胜追击敌人);逐射(骑马追射以赌输赢);逐利(追逐利润);逐兔(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4) 驱逐 [expel;drive out;chase]
文公逐 卫侯而立 叔武。——《公羊传》
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唐· 冯著《燕衔泥》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李斯《谏逐客书》
(5) 又如:逐夫(被拼斥、放逐的人);逐客(驱逐由外国来本国游说或做官的人;指被朝廷贬谪外放的人;赶走来访的客人)
(6) 放逐;流放 [exile]
信非吾罪而弃逐合,何日夜而忘之?——《楚辞·九章·哀郢》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逐而浮湘。——柳宗元《吊屈原赋》
(7) 又如:逐迁(放逐贬谪)
(8) 竞争 [compete]
遂于计谋。——《韩非子·五蠹》
(9) 又如:逐兔(比喻争天下);逐势(竞逐权势);逐走(赛跑);逐争(争夺)
(10) 追求 [seek]
任君逐利轻汇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唐· 刘得仁《贾妇怨》
逐利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1) 又如:逐奇(追求新奇);逐文(追求辞藻文采);逐名趋势(追求名声和权势);逐利(求取好处)
(12) 流荡 [roam about]
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荀子》
(13) 随,跟随 [follow]
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唐· 储光羲《江南曲》
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4) 又如:逐便(乘便,顺便);逐时(随时);逐队(随众而行);逐群(随群)
◎ 逐的拼音: zhú
〈词性:副〉
依次,按顺序 [one by one;in order]。如:逐步;逐个;逐年;逐日;逐一(一个一个地,逐个);逐句(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逐字(一字一字地)
逐北、逐步、逐趁、逐臭、逐处、逐队、逐个、逐寒开窍、逐渐、逐客令、逐鹿、逐年、逐日、逐条、逐一、逐字、逐字逐句
浪的拼音:làng(ㄌㄤˋ)
⒈ 大波:波浪。海浪。巨浪。风浪。浪涛。浪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浪静。
⒉ 像波浪起伏的:麦浪。声浪。
⒊ 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流浪。浪费。浪迹。浪人。孟浪。
浪字UNICODE编码U+6D6A,10进制: 28010,UTF-32: 00006D6A,UTF-8: E6 B5 AA。
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illow、dissolute、wave
形声:从氵、良声
wave; wasteful, reckless
详细解释◎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名〉
(1)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wave]
风起浪涌。——《世说新语·雅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温泉毖涌而自浪。——左思《魏都赋》
(2) 又如: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激浪(汹涌急剧的波浪);浪波(浪头。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滚的样子)
(3) 像波浪起伏的样子 [sth.resembling wave]。如:热浪;林浪;麦浪
◎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动〉
(1) 逛,无事到处遛 [wave;wander]。如:他没事到处浪;浪走(无目的胡乱走);浪跄(走路不稳);浪迹萍踪(四方漫游,行踪无定)
(2) 勾引,劝…发生性关系 [seduce]。如:浪汉(挑逗男人)
(3) 〈词性:方〉∶敞开,亮出来 [open]
接着是家家都“浪山头”了。——茅盾《春蚕》
◎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形〉
(1) 放荡;放纵 [unrestrained;dissolute]
谑浪笑敖。——《诗·邶风·终风》
(2) 又如:浪弟子(称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浪事(不好的事;令人生厌的事);浪荡鬼(对放荡不检的人的鄙称)
(3) 言词不干净;随口说脏话 [dirty]
小岭这个令,浪得很!好好的说一个飞觞解秽罢。——清· 魏子安《花月痕》
(4) 空 [empty]。如:浪广(犹空泛);浪荡(空阔);浪荡灯(悬空挂着的灯,吊灯)
(5) 无用 [useless]
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东西!——《红楼梦》
(6) 破烂 [tattered;ragged;worn-out]
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浪东西?——《红楼梦》
(7) 轻易;随便 [freely]。如:浪舌(随意乱说);浪骂(乱骂);浪侃(胡侃。胡说,瞎扯);浪使(乱花费);浪语(胡说,乱说)
◎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如: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浪泊(徒然停留);浪度(虚度)
(2) 〈词性:方〉∶极 [extremely]
我女儿一见就喜浪了。——韩起祥《刘巧团圆》
浪潮、浪荡、浪荡子、浪费、浪花、浪迹、浪漫、浪漫主义、浪人、浪声浪气、浪涛、浪头、浪游、浪子、浪子回头
随(隨)的拼音:suí(ㄙㄨㄟˊ)
⒈ 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 )。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 )就市。
⒉ 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
⒊ 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
⒋ 像:他长得随他父亲。
⒌ 姓。
随字UNICODE编码U+968F,10进制: 38543,UTF-32: 0000968F,UTF-8: E9 9A 8F。
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遀隨䢫
adapt to、along with、follow、let
形声:从辶、隋声
follow, listen to, submit to
详细解释◎ 随的拼音:
隨 suí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
(2) 同本义 [follow]
隨,从也。——《说文》
隨无故也。——《易·杂卦》
隨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隨。——《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隨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隨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随直(随班值日);随班(跟班值勤);随扈(随从);随身灯(点在死人脚头的灯);随坐(即连坐。受他人牵连而被判罪);随宦(跟从父兄做官在外);随随步口(步步紧跟);随起举哀(随同死者亲眷一起号哭)
(4) 依顺;依从 [comply with; adapt to]
隨,顺也。——《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北齐书·陆法和传》
(5) 又如:随善善缘(佛教指见人行善心欢喜;自己行善结好缘);随邪(随斜。顺从邪恶,无主见);随愿(如愿;称心);随时制宜(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随缘不变(佛家语。意指随顺世间环境取舍行止,但有所不为)
(6) 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let (sb.do as he likes)]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7) 又如:随你的便;去不去随你;随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随意念之所至,立刻到达某一地)
(8) 〈词性:方〉∶相似,与某人、物、事相像 [look like]。如:他长得随他母亲
(9) 接着,随即 [carry on]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随次(随即;马上);随宜(随即)
(11) 按照;依据 [according to]。如:随例(按照惯例);随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 随的拼音:
隨 suí
〈词性:名〉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one of the 64 Divinatory Symbols]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 中国周代国名 [Sui state]。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
随笔、随便、随波逐流、随处、随从、随大流、随带、随地、随风倒、随风倒舵、随风转舵、随感、随行就市、随和、随后、随机、随即、随驾、随军、随口、随口胡诌、随口乱说、随人俯仰、随身、随声附和、随时、随时度势、随俗、随同、随喜、随乡入乡、随想、随心、随心所欲、随行、随意、随意一瞥、随遇而安、随员、随葬、随着、随踵而至
波的拼音:bō(ㄅㄛ)
⒈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
⒉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波字UNICODE编码U+6CE2,10进制: 27874,UTF-32: 00006CE2,UTF-8: E6 B3 A2。
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溊
wave
形声:从氵、皮声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详细解释◎ 波的拼音: bō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wave]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flowing water]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sudden turn of events]。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look]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 波的拼音: bō
〈词性:动〉
(1) 激荡,起水波 [wave;ripple]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spread]。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run]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波长、波荡、波导、波动、波段、波峰、波幅、波谷、波痕、波及、波谲云诡、波澜、波澜老成、波澜壮阔、波浪、波累、波罗蜜、波罗蜜、波俏、波色、波斯、波斯菊、波斯猫、波斯湾、波涛、波纹、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