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mǎ zhī hǎo
注音ㄓㄨˊ ㄇㄚˇ ㄓ ㄏㄠˇ
解释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用法作宾语;指好朋友。
感情竹马之好是中性词。
繁体竹馬之好
近义竹马之友、竹马之交
动物生肖牛,虎,蛇
竹的拼音:zhú(ㄓㄨˊ)
⒈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⒉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⒊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⒋ 姓。
竹字UNICODE编码U+7AF9,10进制: 31481,UTF-32: 00007AF9,UTF-8: E7 AB B9。
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amboo
象形:像竹形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详细解释◎ 竹的拼音: zhú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bamboo]。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bamboo slip]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bamboo flute]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bamboo forest]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竹板书、竹编、竹鞭、竹笛、竹筏、竹行、竹简、竹篮打水、竹篮打水一场空、竹帘、竹林、竹楼、竹马、竹蔑、竹牌、竹器、竹琴、竹笋、竹滕、竹筒、竹西、竹叶青、竹芋、竹纸
马(馬)的拼音:mǎ(ㄇㄚˇ)
⒈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⒉ 大:马蜂。马勺。
⒊ 姓。
马字UNICODE编码U+9A6C,10进制: 39532,UTF-32: 00009A6C,UTF-8: E9 A9 AC。
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馬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原为象形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详细解释◎ 马的拼音:
馬 mǎ
〈词性: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 马的拼音:
馬 mǎ
〈词性:动〉
(1) 〈词性: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 马的拼音:
馬 mǎ
〈词性:形〉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马鞍、马鞍形、马帮、马鞭、马弁、马表、马鳖、马兵、马泊六、马不停蹄、马步、马车、马齿苋、马褡子、马达、马大哈、马刀、马到成功、马德里、马灯、马店、马队、马贩子、马房、马蜂、马蜂窝、马夫、马革裹尸、马褂、马号、马号、马赫、马赫数、马后炮、马虎、马甲、马架、马缰绳、马嚼铁、马嚼子、马脚、马厩、马驹、马具、马可·波罗、马克思、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口铁、马裤、马快、马拉松、马力、马列、马铃薯、马六甲海峡、马笼头,马勒、马路、马骡、马马虎虎、马匹、马屁、马屁精、马前卒、马群、马赛克、马上、马上比武、马勺、马市、马嘶、马首、马首是瞻、马术、马蹄、马蹄铁、马蹄形、马桶、马头琴、马尾松、马戏、马歇尔计划、马靴、马衣、马扎、马掌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㞢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好的拼音:hǎo(ㄏㄠˇ)
⒈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⒉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好。安好。
⒊ 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⒋ 容易:好办。好使。好懂。
⒌ 完成,完善:办好了。
⒍ 表示应允、赞成:好!你干得不错。
⒎ 很,甚: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
⒏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
⒐ 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下可坏了!
好的拼音:hào(ㄏㄠˋ)
⒈ 喜爱,与“恶”(wù ㄨˋ )相对:好奇。好色。好尚(爱好和崇尚)。好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好逸恶劳。
⒉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好字UNICODE编码U+597D,10进制: 22909,UTF-32: 0000597D,UTF-8: E5 A5 BD。
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㝀
good、fine、kind、nice、Ok、all right、get well
佳、美、差、坏、恶、孬、糟
会意:从女、从子
good, excellent, fine; well
详细解释◎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
(2) 指女子貌美 [beautiful]
好,美也。——《说文》
凡美色或谓之好。——《方言二》
不可谓好。——《国语·晋语》。注:“美也。”
是女子不好。——《史记·滑稽列传》
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秦氏有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好皮囊(好看的外貌);好鸟(美丽的鸟);好不丑(反语。即好不俊,俊得很);好美(美貌);好闲(容貌美丽,举止闲雅);好妇(美貌的妇女)
(4) 善,优良,良好 [good;fine;nice]
领恶而全好者与。——《礼记·仲尼燕居》。注:“善也。”
父信谗而不好。——《楚辞·惜诵》
又是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好雨知时节。——唐· 杜甫《春夜喜雨》
江南好。——唐· 白居易《忆江南》
注曰不好。——宋· 洪迈《容斋续笔》
(5) 又如:好天良夜(美好的时节);好日(吉日;好天;又指结婚佳期);好头脑(好对象;好人物);好言(善言;好话)
(6) 交好;友爱 [friendly;kind]
妻子好合。——《诗·小雅·常棣》
欲与王为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好日密。
游处相好。——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好会(诸侯间友好的会盟);好达达(妇女对男子的昵称)
(8) 健康 [in good health;get well]。如:他看起来很好;他的健康状况仍然是很好的;好身手(体格雄壮,身手矫健)
(9) 容易 [be easy (to do);simple;likely]。如:这个问题好回答;这事好办;好吃的果儿(容易对付的人)
(10) 完成;完毕 [complete;finished]
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
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 龙香。——《二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工具都准备好了
(12) 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果;是,同意 [all right;OK,okay]。如:好,我十点钟不找你
(13) 便于;宜于 [be easy to;be convenient for;suitable;fitting]
缁衣之好兮。——《诗·郑风·缁衣》
(14) 又如:好合(志意相合)
◎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副〉
(1) 很,甚,太 [very]——表示程度,多含感叹语气。如:好大的眼睛;好深的沟;好乔(十分古怪);好杀(极言其好);好是(真是,很是)
(2) 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或久 [how]。如:等了好半天;来了好多人;过了好久;好歇(好一会儿);好几时(很长时间);好早晚(时候很晚)
(3)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效果好 [good]。如:好看;好听;好吃
◎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助动〉
(1) 可以 [may]。如:我好进来吗?
(2) 应该 [ought to ]。如:天快要下雨了,你好走了吧
(3) 宜于;便于;以便 [so as to]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又如:想法打蛇的头,好打晕它;你作个决定,我好回他;你交代下来,我好去叫他
(5) 另见 hào
好办、好比、好不、好丑、好处、好歹、好歹、好端端、好多、好多、好感、好过、好汉、好汉做事好汉当、好好儿、好话、好极了、好极了、好家伙、好景不长、好久、好看、好来好去、好莱坞、好离好散、好脸、好梦难成、好梦难圆、好孬、好评、好气、好儿、好人、好人家、好日子、好生、好声好气、好事、好事多磨、好手、好受、好说、好说歹说、好说话儿、好似、好听、好玩儿、好望角、好闻、好戏、好像、好消息、好笑、好些、好心、好心好意、好样儿、好言好语、好意、好意思、好运、好在、好转、好走
◎ 好的拼音: hào
〈词性:动〉
(1) 喜好;喜爱 [like;be keen on;be fond of]
好憎者,心之暴也。——《淮南子·精神》
人之好我。——《诗·小雅·鹿鸣》
好治不病。——《韩非子·喻老》
敏而好学。——《论语》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唐· 柳宗元《三戒》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好表现;好善(喜爱行善);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好戏子(好奇);好玩(爱玩儿)
(3) 指常常容易发生 [be liable to]。如:好晕船;好伤风;土豆子好烂
(4) 另见 hǎo
好吃好喝、好吃懒做、好吹牛、好大喜功、好动、好斗、好高骛远、好古、好管闲事、好客、好奇、好奇心、好强、好色、好色之徒、好善乐施、好尚、好胜、好事、好事之徒、好为人师、好恶、好行小慧、好学、好学深思、好逸恶劳、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