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谆谆教导的意思

zhūnzhūnjiàodǎo

谆谆教导



拼音zhūn zhūn jiào dǎo

注音ㄓㄨㄣ ㄓㄨㄣ ㄐ一ㄠˋ ㄉㄠˇ

解释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出处《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例子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父亲,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

正音“谆”,不能读作“chún”。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谆谆教导是褒义词。

繁体諄諄教導

近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谆谆告诫

反义颐指气使、不教而诛

英语earnestly enjoin

俄语неустáнно наставлять(неустáнные наставления)

德语unermüdliche Belehrung

造句recommander instammen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ūn   注音  ㄓㄨㄣ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YYBG  仓颉  IVYRD  郑码  SSJY  四角  30747  结构  左右电码  6150  区位  5527  统一码  8C06  笔顺  丶フ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谆(諄)的拼音:zhūn(ㄓㄨㄣ)  

⒈ 恳切,诚恳:谆复(反复地说)。谆嘱。谆谆。

⒉ 佐,辅助。

统一码

谆字UNICODE编码U+8C06,10进制: 35846,UTF-32: 00008C06,UTF-8: E8 B0 86。

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谆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谆的拼音:

zhūn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

(2) 同本义。多叠用,也单用 [earnestly and sincerely]

谆,告晓之熟也。——《说文》。字亦作訰。

诲尔谆谆。——《诗·大雅·抑》

不必谆谆。——《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告之丁宁也。”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孟子》

通使也与唐敖行礼,再再谆托。——《镜花缘》

(3) 又如:谆谆醇醇(恳切淳厚);谆谆教导;谆谕(谆谆告谕);谆熟(再三告诫要牢记在心)

(4) 诚恳;忠诚 [sincere;loyal]

谆谆忠谨之貌也。——《后汉书·卓茂传》注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韩愈《送惠师》

(5) 又如:谆笃(诚恳笃实);谆朴(忠厚朴实);谆问(恳切询问);谆托(恳切相托);谆切(诚实恳切)

词性变化

谆的拼音:

zhūn  

〈词性:动〉

辅佐 [assist]

曾孙蒯聩以谆 赵鞅之故,敢昭告于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昭考 灵公。——《国语·晋语》

常用词组

谆谆、谆谆告诫、谆谆善诱

  拼音  zhūn   注音  ㄓㄨㄣ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YYBG  仓颉  IVYRD  郑码  SSJY  四角  30747  结构  左右电码  6150  区位  5527  统一码  8C06  笔顺  丶フ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谆(諄)的拼音:zhūn(ㄓㄨㄣ)  

⒈ 恳切,诚恳:谆复(反复地说)。谆嘱。谆谆。

⒉ 佐,辅助。

统一码

谆字UNICODE编码U+8C06,10进制: 35846,UTF-32: 00008C06,UTF-8: E8 B0 86。

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谆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谆的拼音:

zhūn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

(2) 同本义。多叠用,也单用 [earnestly and sincerely]

谆,告晓之熟也。——《说文》。字亦作訰。

诲尔谆谆。——《诗·大雅·抑》

不必谆谆。——《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告之丁宁也。”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孟子》

通使也与唐敖行礼,再再谆托。——《镜花缘》

(3) 又如:谆谆醇醇(恳切淳厚);谆谆教导;谆谕(谆谆告谕);谆熟(再三告诫要牢记在心)

(4) 诚恳;忠诚 [sincere;loyal]

谆谆忠谨之貌也。——《后汉书·卓茂传》注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韩愈《送惠师》

(5) 又如:谆笃(诚恳笃实);谆朴(忠厚朴实);谆问(恳切询问);谆托(恳切相托);谆切(诚实恳切)

词性变化

谆的拼音:

zhūn  

〈词性:动〉

辅佐 [assist]

曾孙蒯聩以谆 赵鞅之故,敢昭告于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昭考 灵公。——《国语·晋语》

常用词组

谆谆、谆谆告诫、谆谆善诱

  拼音  jiào jiāo   注音  ㄐ一ㄠˋ ㄐ一ㄠ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五笔  FTBT  仓颉  JDOK  郑码  BMYM  四角  484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03  区位  2944  统一码  6559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教的拼音:jiào(ㄐ一ㄠˋ)  

⒈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⒉ 使,令:风能教船走。

⒊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⒋ 姓。

其他字义

教的拼音:jiāo(ㄐ一ㄠ)  

⒈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统一码

教字UNICODE编码U+6559,10进制: 25945,UTF-32: 00006559,UTF-8: E6 95 99。

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學敎斅

汉英互译

instruct、teach、tutor

相关字词

English

teach, c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教的拼音: jiāo  

〈词性:动〉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teach;instruct]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let]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常用词组

教书

基本词义

教的拼音: jiào  

〈词性:动〉

(1) (会意。从攴( pū),  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teach;instruct;give guidance]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call; let]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词性变化

教的拼音: jiào  

〈词性:名〉

(1) 宗教 [religion]。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education;teaching material]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常用词组

教案、教本、教鞭、教材、教程、教导、教导队、教导员、教范、教坊、教父、教改、教工、教官、教管、教规、教化、教皇、教会、教诲、教具、教科书、教练、教练,教练员、教龄、教令、教门,教门儿、教名、教母、教派、教师、教士、教室、教授、教授、教唆、教唆犯、教坛、教堂、教条、教条主义、教廷、教头、教徒、教务、教学、教训、教言、教研室、教研组、教养、教养所、教义、教益、教育、教育、教育方针、教谕、教员、教长、教职员、教职员工、教子、教宗

  拼音  dǎo   注音  ㄉㄠˇ   繁体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NFU  仓颉  RUDI  郑码  YYBD  四角  77341  结构  上下电码  1418  区位  2128  统一码  5BFC  笔顺  フ一フ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导(導)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指引,带领:领导。引导。向导(引路的人)。倡导。推导。导引。导游。导向。导师。导言。

⒉ 传引,传向:传导。导热。导致(引起)。

⒊ 启发:开导。教导。因势利导。

统一码

导字UNICODE编码U+5BFC,10进制: 23548,UTF-32: 00005BFC,UTF-8: E5 AF BC。

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导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uide、lead、teach、transmit

造字法

形声:从寸、道声

English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导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lead;guide]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instruct;teach]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dredge]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inspire]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transmit;conduct]。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lure;seduce]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cause]。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词性变化

导的拼音:

dǎo  

〈词性:名〉

(1) 向导,引路人 [guide]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导的拼音:

dǎo  

〈词性:介〉

顺着 [along]

常用词组

导弹、导弹基地、导电、导读、导管、导航、导航、导航台、导火线、导轮、导论、导热、导师、导体、导线、导向、导言、导演、导演、导扬、导引、导游、导源、导致

谆谆教导: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