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浊骨凡胎的意思

zhuófántāi

浊骨凡胎



拼音zhuó gǔ fán tāi

注音ㄓㄨㄛˊ ㄍㄨˇ ㄈㄢˊ ㄊㄞ

解释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例子大家与玉皇大帝相傲,却不再寻思你这点点子浊骨凡胎,怎能傲得天过。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七回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浊骨凡胎是中性词。

繁体濁骨凡胎

近义凡夫俗子、凡胎浊骨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IJY  仓颉  ELMI  郑码  VIVV  四角  35136  结构  左右电码  3424  区位  5539  统一码  6D4A  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浊(濁)的拼音:zhuó(ㄓㄨㄛˊ)  

⒈ 水不清,不干净:浑浊。污浊。浊浪。浊流。

⒉ 混乱:浊世。

⒊ 声音低沉粗重:浊声浊气。浊音。

统一码

浊字UNICODE编码U+6D4A,10进制: 27978,UTF-32: 00006D4A,UTF-8: E6 B5 8A。

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aotic、confused、corrupted、deep and thick、muddy、turbid

造字法

原为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muddy, turbid, dirty, filth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浊的拼音:

zhu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Zhuo River]

浊水出 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说文》。今曰 北阳水。

(2)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词性变化

浊的拼音:

zhuó  

〈词性:形〉

(1) 液体浑浊。与“清”相对 [muddy;turbid]

载清载浊。——《诗·小雅·四月》

浑兮其若浊——《老子》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浊河(混浊的河流。特指黄河);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3) 脏,不干净 [dirty]

雨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姚合《过张邯郸庄》

(4) 又如:浊醪(浊酒);浊污(污秽);浊秽(污浊。亦比喻丑恶鄙陋之事物);浊溷(污浊)

(5) 庸俗 [vulgar]

你不是凡胎浊骨, 迷本性人间受苦。——马致远《黄粱梦》

(6) 又如:浊物(俗物);浊气(俗气);浊碎(指庸常琐碎之事);浊质(凡庸的姿质)

(7) 品行坏,卑劣 [bad]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

(8) 又如:浊化(变得贪鄙、卑劣);浊俗(卑污庸俗);浊操(卑污的操行);浊气(不良风气)

(9) 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voiced]。如:浊辅音

(10) 佛教语。指尘世 [worldly]。如:浊劫(佛教语。指尘世);浊界(佛教语。指尘世);浊恶世(佛教语。指五浊恶世)

(11) 混乱 [confused]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

(12) 又如:浊代(混乱的时代);浊乱(搅扰使之混乱;混乱);浊躁(紊乱浮躁)

(13) 昏暗不明 [dim]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李白《商山四皓》

(14) 又如:浊才料(糊涂;不省事)

常用词组

浊度、浊酒、浊流、浊世、浊音

  拼音  gǔ gū   注音  ㄍㄨˇ ㄍㄨ   
简体部首  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MEF  仓颉  BBB  郑码  LW  四角  77227  结构  上下电码  7539  区位  2539  统一码  9AA8  笔顺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骨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

⒉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⒊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⒋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骨的拼音:gū(ㄍㄨ)  

⒈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⒉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统一码

骨字UNICODE编码U+9AA8,10进制: 39592,UTF-32: 00009AA8,UTF-8: E9 AA A8。

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ne、jackstraw、os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骨的拼音: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常用词组

骨嘟、骨朵儿、骨碌、骨碌碌

基本词义

骨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冎( gu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bone]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torso]。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dead]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character]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frame or forcefulness of a piece of writing]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resolute and steadfast;upright]。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vigorous]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常用词组

骨刺、骨董、骨朵、骨肥厚、骨干、骨骼、骨鲠、骨鲠在喉、骨化、骨化、骨灰、骨灰盒、骨架、骨节、骨科、骨刻、骨力、骨立、骨料、骨瘤、骨牌、骨盆、骨气、骨肉、骨肉相连、骨瘦如柴、骨髓、骨炭、骨头、骨头架子、骨头节儿、骨血、骨折、骨殖、骨子、骨子里

  拼音  fán   注音  ㄈㄢˊ   
部首  几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MYI  五笔98  WYI  仓颉  HNI  郑码  QDA  四角  77210  结构  单一电码  0416  区位  2318  统一码  51E1  笔顺  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凡的拼音:fán(ㄈㄢˊ)  

⒈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⒉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凡尘。凡心。

⒊ 所有的: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⒋ 总共:全书凡二十八卷。

⒌ 大概,要略: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

⒍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统一码

凡字UNICODE编码U+51E1,10进制: 20961,UTF-32: 000051E1,UTF-8: E5 87 A1。

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凢凣

汉英互译

every、ordinary、the earth

相关字词

凡是、大凡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ll, any, every; ordinary, comm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凡的拼音: fán  

〈词性:副〉

(1)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2) 凡是,一切 [all]

凡,皆也。——《广雅》

凡,数之总名也。——《三苍》

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春秋繁露》

凡有辜罪。——《书·微子》。郑注:“犹皆也。”

凡内女之有爵者。——《周礼·春官序》

凡所应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凡有(一切;所有);凡此(所有这些)

(4) 总共 [altogether]

计凡付终。——《管子·版法》

凡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凡六百一十六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全书凡六卷,五十章;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凡几(共计多少)

词性变化

凡的拼音: fán  

〈词性:形〉

(1) 平常;普通 [ordinary]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红楼梦》

尽众人凡士。——《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平凡(平常;不稀奇);凡材(普通材料);凡常(普通,一般);凡费(平常的费用);凡等(普通人);凡浅(平凡浅陋)

(3) 平庸 [mediocre]

巨是凡人。——《资治通鉴》

(4) 又如:凡固(平庸鄙陋);凡品(平庸的人);凡曹(平庸之辈);凡恶(平庸低劣);凡短(才能平庸,见识短浅)

凡的拼音: fán  

〈词性:名〉

(1) 纲要,概括之辞 [outline]

请略举凡,而客自鉴其切焉。——扬雄《长杨赋》

(2) 又如:凡目(大纲与细目);凡最(总目;名目);凡要(簿书的纲要);凡号(总括的名称)

(3) 人世间,尘世 [this mortal world]

仙凡路阻两难留。——司空图《携仙箓》

(4) 又如:尼姑思凡;神仙下凡;凡界(人世间);凡底(人间)

(5) 古国名 [Fan state]。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

(6) 凡人,普通人 [mortal]。如:凡情(凡人的情感欲望);凡身(凡人之身);凡胎浊骨(凡人的重浊躯体);凡胎(凡人)

常用词组

凡百、凡尔赛、凡夫、凡夫俗子、凡间、凡近、凡例、凡人、凡士林、凡事、凡是、凡俗、凡响、凡庸

  拼音  tāi   注音  ㄊㄞ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CKG  仓颉  BIR  郑码  QZJ  四角  73260  结构  左右电码  5158  区位  4405  统一码  80CE  笔顺  ノフ一一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胎的拼音:tāi(ㄊㄞ)  

⒈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胎儿。胎生。胎教(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胎。怀胎。

⒉ 事的开始,根源:祸胎。

⒊ 器物的粗坯:泥胎。铜胎。

⒋ 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棉花胎。

统一码

胎字UNICODE编码U+80CE,10进制: 32974,UTF-32: 000080CE,UTF-8: E8 83 8E。

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胎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孡囼

汉英互译

embryo、fetus、padding、tyr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unborn child, embryo, fet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胎的拼音: tāi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2) 同本义 [embryo;foetus]

胎,妇孕三月也。——《说文》

胎,始也。——《尔雅》

九窍者胎生。——《庄子·知北游》

毋杀孩虫胎天飞鸟。——《礼记·月令》

三月而胎。——《淮南子·精神》

(3) 又如:胎夭(刚出生及尚未出生的小动物);胎胞(胎儿的胞衣);胎动(胎儿在母体内蠕动);胎卵(胎生与卵生);胎形;胎位

(4) 怀孕或生育的次数 [birth]。如:头胎;第二胎;私胎;双胞胎

(5) 衬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用作填充的材料 [padding]。如:棉花胎

(6) 器物的坯子;物体的初步而未修整的粗模 [roughcast]。如:胎子(坯子);胎骨(坯子或骨架);泥胎

(7) 环绕并装到轮箍上的实心或充气的橡胶垫 [美tyre;英tire]。如:车胎;轮胎

(8) 事物的根源或初基 [root]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汉书》

(9) 植物幼芽[young shoot]

奇花初胎。(胎,名词用如动词,开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词性变化

胎的拼音: tāi  

〈词性:动〉

养育;孕育 [bring up]。如:胎孕(身孕;孕育);胎字(抚育;安抚);胎育(生育;孕育);胎蚌(怀蛛之蚌);胎养(养育)

常用词组

胎动、胎毒、胎儿、胎发、胎记、胎教、胎里红、胎里素、胎膜、胎盘、胎气、胎生、胎位、胎衣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