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浞訾栗斯的意思

zhuó

浞訾栗斯



拼音zhuó zī lì sī

注音ㄓㄨㄛˊ ㄗ ㄌ一ˋ ㄙ

解释谓妄自尊大。

出处

繁体浞訾慄斯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KHY  仓颉  ERYO  郑码  VJI  四角  36181  结构  左右区位  6823  统一码  6D5E  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浞的拼音:zhuó(ㄓㄨㄛˊ)  

⒈ 淋,使湿:让雨浞了。

统一码

浞字UNICODE编码U+6D5E,10进制: 27998,UTF-32: 00006D5E,UTF-8: E6 B5 9E。

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浞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造字法

形声:从氵、足声

English

to soak, to steep in wa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浞的拼音: zhuó  

〈词性:动〉

(1) 沾湿;浸渍 [moisten;soak]

浞,水湿。——《广雅》

(2) 又如:浞浞(浸湿的样子)

词性变化

浞的拼音: zhuó  

〈词性:形〉

富足 [plentiful]

浞,转注为饶益之意,经传皆以“足”为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拼音    注音    
简体部首  言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HXYF  仓颉  YPYMR  郑码  IIRS  四角  22601  结构  上下电码  6088  区位  8604  统一码  8A3E  笔顺  丨一丨一ノフ丶一一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訾的拼音:zī(ㄗ)  

⒈ 钱财:訾算。

⒉ 估量,限度:“訾粟而税”。

⒊ 希求:“不訾重器”。

⒋ 古同“咨”,嗟叹声。

⒌ 古同“恣”,恣纵,狂放。

⒍ 姓。

统一码

訾字UNICODE编码U+8A3E,10进制: 35390,UTF-32: 00008A3E,UTF-8: E8 A8 BE。

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訾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呰啙訿

造字法

形声:从言、此声

English

bad-mouth; criticize; defec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訾的拼音:   

〈词性:动〉

(1) 衡量;计量 [measure]

息耗减损通于不訾。——《淮南子·原道》

訾功丈而知人数。——《吕氏春秋·知度》。注:“相也。”

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国语·齐语》

(2) 又如:訾粟(度量粟米);訾计(估量计算);訾相(衡量省视);訾省(计算、察核财物)

(3) 考虑;希求 [consider;seek for]

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韩非子》

不訾重器,毋訾衣服成器。——《礼记·少仪》

(4) 又如:訾问(考虑、过问)

(5) 放纵 [indulge]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

词性变化

訾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赀”。钱财 [property]

家訾累数巨万矣。——《史记》

以訾为骑郎。——《史记·张释之传》

以訾助边。——《盐铁论·击之》

(2) 又如:訾用(资产财用);訾算(钱财数目。指买官的钱;用钱来计算);訾产(资产,财产)

(3) 古地名 [Zi,an ancient place name]。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夏,四月,乙酉,单子取 訾。——《左传》

(4) 疾病 [illness]

岁凶,庸人訾厉,多死丧。——《管子·入国》

(5) 又如:訾厉(疾病,灾害)

(6) 缺点 [defect]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礼记·檀弓下》

(7) 又如:訾缺(过错与缺失)

(8) 姓。如:訾陬(复姓)

(9) 另见   

基本词义

訾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2) 同本义 [caluminate;slander]

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说文》

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

不訾小忿。——《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公子沓訾之。——《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

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泛论》

诋訾今古。——《战国策·魏策》

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汜论训》

(3) 又如:訾美(毁誉);訾怨(诽谤怨恨);訾病(提出他人缺失而加以讥评,非议);訾短(非议,诋毁)

(4) 厌恶;极其讨厌并憎恶 [detest]

訾食者不肥体。——《管子》

(5) 又如:訾食(厌食);訾怨(厌恨)

(6) 指责 [blame]

夫名盛则责望备,实不副则訾咎深。——《新唐书》

(7) 又如:訾戈(痛骂弋猎的人);訾咎(指责非难);訾屈(责骂)

(8) 另见   

常用词组

訾议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SU  仓颉  MWD  郑码  FJF  四角  1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2698  区位  3285  统一码  6817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栗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栗色。火中取栗。

⒉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栗。

⒊ 坚实:“缜密以栗”。

⒋ 姓。

统一码

栗字UNICODE编码U+6817,10进制: 26647,UTF-32: 00006817,UTF-8: E6 A0 97。

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㮚傈粟慄

汉英互译

chestnut、millet、trembl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hestnut tree, chestnuts;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栗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2)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Chinese chestnut;hairy chestnut]

栗,栗木也。——《说文》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练主用栗。——《公羊传·文公二年》

哀公同社于 宰我, 宰我对曰:“ 夏后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论语》

(3) 又如:栗主(用栗木做成的神牌位);栗跗(栗花)

(4) 任一种栗属的乔木或灌木结的可食的甜味坚果 [chestnut]

果至于梨栗枣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栗黄(即栗子。因其肉色鲜黄而得名);栗爆(栗子在火炉中烘煨而爆裂);栗犊(小牛。因小牛初生时角如栗而得名)

(6) 姓

词性变化

栗的拼音:   

〈词性:形〉

(1) 谷实饱满 [plump-eared]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诗·大雅·民劳》

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天工开物》

(2) 坚实 [solid]

缜密以栗,知也。——《礼记·聘义》

(3) 又如:栗理(坚实有文理);栗然(坚实密致貌);栗密(谨严,缜密);栗温(质地密致而润泽)

(4) 庄敬,严肃 [respectful]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书·舜典》

(5) 又如:栗斯(谨慎恭敬的样子)

栗的拼音:

  

〈词性:动〉

(1) 恐惧 [fear]

临其穴,惴惴其栗。——《诗·秦风·黄鸟》。毛传:“栗,惧也。”

吾甚栗之。——《庄子·人间世》

慄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慄,使层巅震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股栗欲堕。——明· 魏禧《大铁椎传》

恐栗。——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战栗(发抖);栗栗(戒惧的样子;众多的样子);栗缩(因恐惧而颤栗畏缩);栗斯(看人的脸色)

(3) 哆嗦,发抖 [shudder;tremble]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颔。——《素问》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韩非子·初见秦》

股战而栗。——《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战国策·楚策》

登高不栗。——《庄子》

(4) 又如:栗栗可惧(形容很害怕);不寒而栗

(5) 忧伤 [worry]

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栗而怂兢。——《文选·张衡·西京赋》

(6) 通“历”。历阶 [surpass]

栗阶升,听命,降拜。——《仪礼·聘礼》

(7) 通“裂”。分开 [separate;divide]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诗·豳风·东山》

栗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凓”。寒、凉 [cold]

凓,寒也。——《说文》

二之二凓。——《诗·豳风·七月》

(2) 又如:栗冽(寒冷的样子);栗烈(凛冽。形容严寒)

常用词组

栗暴、栗黄、栗木、栗色、栗凿、栗子

  拼音    注音    
部首  斤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ADWR  五笔98  DWRH  仓颉  TCHML  郑码  ECPD  四角  42821  结构  左右电码  2448  区位  4325  统一码  65AF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ノ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斯的拼音:sī(ㄙ)  

⒈ 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⒉ 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⒊ 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⒋ 古同“厮”,卑贱。

⒌ 古同“澌”,尽。

⒍ 姓。

统一码

斯字UNICODE编码U+65AF,10进制: 26031,UTF-32: 000065AF,UTF-8: E6 96 AF。

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his

造字法

形声:从斤、其声

English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斯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2) 同本义 [split]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3) 扯裂 [tear]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4) 分开 [divide]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5) 距离;离开 [leave]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词性变化

斯的拼音:   

〈词性:代〉

(1)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this]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 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斯的拼音:   

<连>

则。就 [then]——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斯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humble;low]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2)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3) 白色 [white]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斯的拼音:   

〈词性:助〉

(1)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of]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2)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be]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3) 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function word]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

常用词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文、斯文扫地、斯须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