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zhàng máng xié
注音ㄓㄨˊ ㄓㄤˋ ㄇㄤˊ ㄒ一ㄝˊ
解释鞵: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出处宋·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竹杖芒鞵是中性词。
近义芒鞋竹杖
动物生肖牛,虎,蛇
竹的拼音:zhú(ㄓㄨˊ)
⒈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⒉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⒊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⒋ 姓。
竹字UNICODE编码U+7AF9,10进制: 31481,UTF-32: 00007AF9,UTF-8: E7 AB B9。
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amboo
象形:像竹形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详细解释◎ 竹的拼音: zhú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bamboo]。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bamboo slip]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bamboo flute]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bamboo forest]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竹板书、竹编、竹鞭、竹笛、竹筏、竹行、竹简、竹篮打水、竹篮打水一场空、竹帘、竹林、竹楼、竹马、竹蔑、竹牌、竹器、竹琴、竹笋、竹滕、竹筒、竹西、竹叶青、竹芋、竹纸
杖的拼音:zhàng(ㄓㄤˋ)
⒈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⒉ 泛指棍棒:擀面杖。禅杖。
⒊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杖脊。
⒋ 古同“仗”,恃,凭倚。
杖字UNICODE编码U+6756,10进制: 26454,UTF-32: 00006756,UTF-8: E6 9D 96。
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丈
bastinado、staff、staves、verge、wand
形声:从木、丈声
cane, walking stick
详细解释◎ 杖的拼音: z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hold; grasp]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3)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4) 通“仗”。凭倚;依靠 [rely on]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凭恃权威);杖信(凭靠信义)
(6) 用棍子打;拷打 [flog with a stick]。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尝受守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汝。
杖之百。——《明史》
予之杖。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聊斋志异·促织》
杖其背。——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杖杀其父
(7) 又如:杖楚(以棍棒拷打);自杖三十;杖牛(打春牛);杖徒(五刑之。用大竹板、棍棒、荆条抽打犯人背部);杖钱(给施杖刑衙役的贿赂钱);杖刑(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拷打犯人);杖治(以杖刑治罪)
(8) 拄着 [support]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上》
杖名齐其心。——《仪礼·丧服》
杖汉节牧羊。——《汉书·苏武传》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记·王制》
◎ 杖的拼音: zhàng
〈词性:名〉
(1) 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cane;stick]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扶杖望朱砂庵。——《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落吾杖底
(2) 又如:锡杖(佛教的杖形法器,头部装有锡环);魔杖(魔术师所用的棍儿);杖者(指老年人);杖几(拐杖与几案);杖父(拄杖老人)
(3) 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rod or staff used for specific purpose]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4) 又如:杖棒(棍棒)
(5) 指居丧时所执的丧棒 [mourning stick]。如:杖期(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杖周(居丧持杖周年)
(6) 刑具。施杖刑所用的棍棒 [rod]。如:杖式(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杖制(对刑杖的大小、长短的规定);杖限(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杖架(度量刑杖和长短的器具)
杖笞、杖头木偶
芒的拼音:máng(ㄇㄤˊ)
⒈ 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尖对麦芒。初露锋芒。
⒉ 像芒的东西:光芒。
⒊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有尖,叶除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外,又可作造纸原料和编织草鞋,嫩叶可做牛的饲料。
芒字UNICODE编码U+8292,10进制: 33426,UTF-32: 00008292,UTF-8: E8 8A 92。
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笀杧䅒
arista、awn
形声:从艹、亡声
Miscanthus sinensis
详细解释◎ 芒的拼音: m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 同本义 [awn]
芒,草耑也。——《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
种之芒种。——《周礼·地官·稻人》。郑众注:“芒种,稻麦也。”
芒之为言萌也。——《白虎通·五行》
麦渐渐以擢芒。(擢芒:长出麦芒。)——潘岳《射雉赋》
(3) 又如:芒茅(茅草的一种);芒履(芒屣,芒屦,芒鞋);芒鞋(用芒茎外皮编成的鞋。亦泛指草鞋);芒刺(草木茎叶和果谷上的小刺。比喻使人极度不安的感觉);芒角(植物的尖叶)
(4) 一种多年生大草本植物 [Chinese silvergrass],秋天开花,黄褐色。如:芒草(又名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
(5) 光芒 [ray]
扬芒熛而绛天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6) 又如:芒炎(星星的光芒);芒彩(光彩;光芒)
(7) 通“铓”。毫末;锋刃 [blade]
芒刀不顿。——《汉书·贾谊传》
莫不衄锐挫芒。——左思《吴都赋》
(8) 又如:芒锷(锋芒。比喻人的锐气);芒刃(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
◎ 芒的拼音: máng
〈词性:形〉
(1) 广大;众多 [vast;numerous]
芒芒其稼。——束晳《补亡诗·华黍》
(2) 又如:芒芒(通茫茫。广大辽远的样子;形容众多);芒洋(也作茫洋。浩翰无边际的样子);芒荒(大荒。辽阔的荒野)
(3) 通“茫”。模糊不清 [dim]
目芒然无见。——《庄子·盗跖》
(4) 又如:芒昧(混沌不明的样子);芒芠(混沌的样子);芒然(茫然);芒然自失(茫然自失)
芒刺在背、芒果、芒硝、芒种
鞵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同“鞋”。
鞵字UNICODE编码U+97B5,10进制: 38837,UTF-32: 000097B5,UTF-8: E9 9E B5。
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鞋
shoes; bo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