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ī jiè háo fù
注音ㄗ ㄐ一ㄝˋ ㄏㄠˊ ㄈㄨˋ
解释资藉:家产。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出处《南史·到伪传》:“伪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资藉豪富是中性词。
近义家财万贯
反义家徒四壁
动物生肖牛,虎,蛇
资(資)的拼音:zī(ㄗ)
⒈ 财物,钱财: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
⒉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资本。外资。独资。合资。资方。
⒊ 供给,帮助:资助。资送。资敌。可资借鉴。
⒋ 智慧能力:资质。天资。
⒌ 出身和经历:资格。资历。
⒍ 姓。
资字UNICODE编码U+8D44,10进制: 36164,UTF-32: 00008D44,UTF-8: E8 B5 84。
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资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資
endowment、expenses、money、qualifications
形声:从贝、次声
property; wealth; capital
详细解释◎ 资的拼音:
資 zī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2) 同本义 [money;fund]
资,货也。——《说文》
资,川也。——《广雅》
怀其资——《易·旅》
丧乱蔑资。——《诗·大雅·板》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战国策·燕策》
应得之资。——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清· 方苞《狱中杂记》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投资(把资金投入企业);内资;外资;集资;薪资(工资);茶资(茶钱);资业(资产);借资
(4) 费用 [expenses]
问几月之资。——《仪礼·聘礼》
致马资于有司。——《礼记·少仪》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资斧不裕(旅费盘缠不宽裕);资装(盘缠与行装);川资(旅费);邮资(邮费);资值(衣食之值);开资
(6) 资历;资格 [qualifications]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 伯阳有师资之尊。——《世说新语·言语》
愔自以资望少。——《晋书·郄愔传》
资轻望浅,舆论不孚。——《大波》
(7) 又如:资履;资任(资格;资历);资名(资历名望);资级(资格和品级);资秩(资历和品质);资籍(资格履历)
(8) 天赋;天资 [endowment]
然大王资侮人。——《汉书·陈平传》
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魏源《默觚下·治篇》
(9) 又如:资质愚钝(天资愚鲁、蠢笨);资质甚鲁(天资愚笨);资略(才智、见识);资补(天资素质);资望(丰姿仪容)
(10) 条件 [condition]
三资者备。——《战国策·秦策一》
(11) 资料;材料 [material]
每相见必以欧战为一谈资。——梁启超《欧战蠡测》
(12) 粮食 [grain]
唯是脯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资穷困。——《国语·晋语四》。注:“资廪也。”
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后汉书》
(13) 又如:资饟(粮饷);资粮(粮食)
(14) 水名 [Zi River]。发源于湖南省武冈县,北流入洞庭湖
(15) 凭借 [dependence]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文学》
以资切磋。——清· 刘开《问说》
(16) 能力;作用 [ability;effect]
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资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17) 姓
◎ 资的拼音:
資 zī
〈词性:动〉
(1) 资助;供给 [provide]
资之以币帛。——《韩非子·说疑》
固大王资余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资馈(馈赠;出资帮助);资禄(提供俸禄);资给(供给财用);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3) 给予 [give]
王资臣万金而游。——《战国策》
如姬资之三年。(“资”,为……悬赏,为动用法;“之”,指杀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5) 救助;帮助 [aid]
尧何以助汝?——《庄子》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资全(周济);资政(帮助治理国政);资辅(资助;帮助)
(7) 蓄积 [store up]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令也。——《国语·越语上》
(8) 又如:资聚(积聚);资储(积蓄,贮备)
(9) 取,取用 [take]
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10) 又如:资取(获取;取得);资福(取福,求福);资纵(取用无度)
◎ 资的拼音:
資 zī
〈词性:形〉
(1) 锋利 [sharp]
旅于处,得其资斧。——《易·旅》
(2) 又如:资辩(利口善辩)
资本、资本家、资本主义、资不抵债、资材、资财、资产、资产阶级、资方、资斧、资格、资金、资力、资历、资粮、资料、资深、资望、资用、资源、资质、资助
藉的拼音:jiè(ㄐ一ㄝˋ)
⒈ 垫在下面的东西。
⒉ 衬垫:枕藉。
⒊ 同“借”。
⒋ 抚慰:慰藉。
⒌ 含蓄:蕴藉。
⒍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藉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践踏,凌辱:“人皆藉吾弟”。狼藉。
⒉ 进贡:“其藉于成周”。
⒊ 〔藉藉〕同“籍籍”。
⒋ 姓。
藉字UNICODE编码U+85C9,10进制: 34249,UTF-32: 000085C9,UTF-8: E8 97 89。
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蒩借耤
形声:上形下声
mat, pad; rely on; pretext
详细解释◎ 藉的拼音: jí
〈词性:动〉
(1) 践踏;欺凌 [tread on;bully]
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
(2) 进贡 [pay tribute]
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3) 登记;记 [record]
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
(4)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confiscated property]。如:藉没(没收)
(5) 顾念;顾惜 [take good care of]。如:藉不得(顾不得)
(6) 用绳缚 [tie;bind]。如:藉靡(缚,捆绑)
◎ 藉的拼音: jí
〈词性:形〉
杂乱 [in disorder]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
◎ 藉的拼音: jí
〈词性:名〉
(1) 通“籍”
(2) 藉田 [field]。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
(3) 耕种藉田 [till]
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
(4) 赋税 [taxes]。如:藉敛(征收税赋)
(5) 通“阼”。势位 [potency]
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6) 另见 jiè
藉藉
◎ 藉的拼音: jiè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2) 同本义 [pad]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 藉的拼音: jiè
〈词性:动〉
(1) 衬垫 [mat]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3) 坐卧其上 [lean on]
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4)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
(5) 践踏;欺凌 [bully]。如:凌藉(践踏;欺凌)
(6) 抚慰 [placate]
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
(7) 又如:慰藉(安慰);藉在(依赖,慰藉)
(8) “借”的繁体字
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9) 另见 jí
豪的拼音:háo(ㄏㄠˊ)
⒈ 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豪杰。英豪。文豪。自豪。
⒉ 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气。豪情。豪兴(xìng )。豪举。豪语。豪华。
⒊ 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豪强。豪门。豪族。豪绅。巧取豪夺。
⒋ 古同“毫”,极小。
豪字UNICODE编码U+8C6A,10进制: 35946,UTF-32: 00008C6A,UTF-8: E8 B1 AA。
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嚎儫
a person of extraordinary powers、bold and unconstrained、unrestrained
形声:从豕、高省声
brave, heroic, chivalrous
详细解释◎ 豪的拼音: h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豕( shǐ ),猪,高省声。本义:豪猪)
(2) 同本义 [porcupine]。哺乳动物,全身黑色,自肩部以后长着许多长而硬的棘毛。棘毛如刺,黑白相间。穴居,昼伏夜出。也称箭猪
豪,豪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说文》。俗字作“毫”。
鹿台之山,其兽多白豪。——《山海经·西山经》
豪,猪也。——《玉篇》
(3) 又如:豪毛(豪猪身上的长而末端尖细的毛);豪豨(豪彘。豪猪)
(4) 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 [long,small hair]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荀子·王霸》
察分秋豪。——《淮南子·修务》
豪羊。——《穆天子传》。注:“似髦牛,又豪马、豪牛。注:“豪犹髭也。”
病有在毫毛腠理之间。——《素问·刺要论》。注:“毛之长者曰豪。”
(5) 又如:豪羊(传说中的一种长毛羊);豪眉(长眉;浓眉);豪马(传说中的一种四脚的关节处都有长毛的马);豪发(毫毛和头发)。亦借指毛笔。豪芒(笔锋);豪素(笔和纸。借指诗文著作);豪翰(毛笔);豪锥(指纤锋细管笔);豪缣(笔和纸)。又比喻极细微
若差之豪龞。——《礼记·经解》
(6) 又如:豪分(比喻细微之物);豪末(毫毛的末端,喻细微之物);豪芒(比喻极细微)。重量或长度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齐言行,不失豪釐。——《荀子·儒效》
一釐九豪。——《新莽量铭·律嘉量升》
(7) 又如:豪釐( lí )(一毫一厘。形容数量极少。釐,通“厘”);豪厘(一毫一厘。形容很少的数量)
(8) 具有高超才能与品德的人 [perso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德千人者谓之豪。——《鹖冠子·博选》
百人者谓之豪。——《淮南子·泰族》
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史记·游侠列传》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豪雄(英雄豪杰);豪俊(才智、勇力出众的人);英豪;文豪;豪彦(才智过人之士);豪烈(刚正有为、勇于任事的人)
(10) 统帅;首领 [commander in chief]。如:豪大(主帅。古时部落的首领);豪帅(首领。旧时多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豪酋(酋长;首领)
(11) 英雄 [hero]
三蜀之豪,时来时往。—— 左思《蜀都赋》
(12) 旧指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person of extraordinary powers or endowments]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柳宗元《童区寄传》
(13) 又如:土豪;豪士;豪奴(依仗主人权势横行不法的奴仆);豪党(地方上有势力而结党横行乡里的人);豪子(豪家子弟)
(14) 通“濠”。如:豪濮(古代濠水和濮水的并称。庄子曾游于濠,钓于濮,因以借指隐者的居处)
(15) 山名。即崤 [the Hao mountain]
(16) 姓。宋代有豪彦
◎ 豪的拼音: háo
〈词性:形〉
(1) 巨大的,势力强大的 [powerful and rich]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食货志》
(2) 又如:豪姓;豪客
(3) 强横 [despotic;bullying]
豪贼劫持。——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计杀二贼。
骄豪而多怨。——宋· 苏轼《教战守》
豪有力者。——《明史》
(4) 又如:豪猾(强横而不驯服);豪奸(强横邪恶);豪吞(强横地侵占);豪武(强横勇武)
(5) 豪放,豪迈;气度宽广、不拘小节 [bold and unconstrained;forthright]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豪纵(豪放不羁;强横放纵);豪放不羁(意气奔放,不受束缚);豪士(豪放任侠之士);豪上(豪爽,无拘束);豪句(豪放的诗文)
(7) 形容声音响亮 [loud]。如:豪嘈(声音雄壮高亢);豪叫(特指高声吟诵);豪矢(响箭。发射时箭未到而声先至。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豪竹(竹制的大管乐器,音调嘹亮昂扬);豪歌(高歌)
(8) 奢侈;豪华 [luxurious;extravagant]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功业大……
(9)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0) 又如:豪荡(任侠而不拘礼法);豪俊(豪华美丽);豪宴(豪奢的宴席);豪忲(过度奢侈、浪费);豪恣(放肆、蛮横)
豪夺、豪放、豪富、豪贵、豪横、豪横、豪华、豪猾、豪家、豪杰、豪举、豪俊、豪客、豪阔、豪迈、豪门、豪民、豪气、豪强、豪情壮志、豪商、豪奢、豪绅、豪爽、豪侠、豪兴、豪言空话、豪言壮语、豪饮、豪右、豪猪、豪壮、豪族
富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财产、财物多:富有。富足。富饶。富庶。富裕。富强。富豪。财富。富国强兵。
⒉ 充裕,充足:富余。富态。富丽堂皇。
⒊ 姓。
富字UNICODE编码U+5BCC,10进制: 23500,UTF-32: 00005BCC,UTF-8: E5 AF 8C。
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冨
abundant、rich、wealthy
穷、贫
形声:从宀、畐声
abundant, ample; rich, wealthy
详细解释◎ 富的拼音: fù
〈词性:形〉
(1) (形声。从宀( miān ),表示与房屋宫室有关。畐( fú )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像人腹满之形(参“福”字条),合“宀”为之,以示富人安居宫室,丰于饮馔之义。本义:财产多,富裕)
(2) 同本义(古跟“贫”,今跟“穷”相对) [rich;wealthy;abundant]
富,备也。一曰厚也。——《说文》
富家大吉。——《易·家人》。疏:“禄位昌盛也。”
二曰富。——《书·洪范》。疏:“家丰财货也。”
以富得民。——《周礼·太宰》。注:“谓薮中财物。”
殷人贵富而尚齿。——《礼记·祭义》。注:“臣能世禄曰富。”
富人食稻与粱,贫子食糟与糠。——曹丕《上留田》
(3) 又如:富甲(首屈一指的富户);富岁(富裕的年岁。即丰年);富殖(财货丰裕);富室(富有人家);富贵浮云(视富贵如过眼烟云,不屑一顾);富力(财力);富赡(资财丰足;渊博高超);富贾(富有的坐商;泛指富商)
(4) 通“福”( fú )。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good luck]
何神不富?——《诗·大雅·瞻卬》。传:“富,福也。”?
富也者,福也。——《礼记·郊特牲》
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书·吕刑》
(5) 又如:饶福(请求降福)
(6) 多的;丰盛的 [many]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注:“丰年也。”
且喜家中书籍最富。——《镜花缘》
◎ 富的拼音: fù
〈词性:动〉
使富裕 [make rich]。如:富国(使国家富有);富民(使民殷富);富士(使士兵富足)
富春江、富富有余、富贵、富贵病、富贵不能淫、富贵荣华、富国安民、富国强兵、富豪、富矿、富丽堂皇、富强、富饶、富人、富士山、富庶、富翁、富有、富有、富裕、富余、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