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宗匠陶钧的意思

zōngjiàngtáojūn

宗匠陶钧



拼音zōng jiàng táo jūn

注音ㄗㄨㄥ ㄐ一ㄤˋ ㄊㄠˊ ㄐㄨㄣ

解释宗匠:陶铸器具的大匠;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培养造就人才。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宗匠陶钧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ōng   注音  ㄗㄨㄥ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PFIU  仓颉  JMMF  郑码  WDBK  四角  30901  结构  上下电码  1350  区位  5558  统一码  5B97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宗的拼音:zōng(ㄗㄨㄥ)  

⒈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⒉ 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⒊ 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⒋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

⒌ 尊奉:宗仰。

⒍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

⒎ 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

⒏ 姓。

统一码

宗字UNICODE编码U+5B97,10进制: 23447,UTF-32: 00005B97,UTF-8: E5 AE 97。

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ncestor、clan、model、principal aim、purpose、sect

造字法

会意:从宀、示

English

lineage, ancestry; ancestor, cl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3)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 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 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 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 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 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 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 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 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 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 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 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 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 姓。如:宗泽

词性变化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动〉

(1) 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

(2) 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 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 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 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 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 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 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 周。——《史记》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量〉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常用词组

宗祠、宗匠、宗教、宗老、宗庙、宗派、宗谱、宗器、宗亲、宗社、宗师、宗室、宗旨、宗主国、宗主权、宗族

  拼音  jiàng   注音  ㄐ一ㄤˋ   
部首  匚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ARK  仓颉  SHML  郑码  HPD  四角  71712  结构  左三包围电码  0561  区位  2919  统一码  5320  笔顺  一ノノ一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匠的拼音:jiàng(ㄐ一ㄤˋ)  

⒈ 有手艺的人:匠人。木匠。画匠。能工巧匠。

⒉ 灵巧,巧妙:独具匠心。

⒊ 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匠气。

统一码

匠字UNICODE编码U+5320,10进制: 21280,UTF-32: 00005320,UTF-8: E5 8C A0。

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tisan、craftsman

English

craftsman, artisan; workm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匠的拼音: jià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匚( fāng  ),盛放工具的筐器,从斤(斧)。工具筐里放着斧头等工具,表示从事木工。本义:木工)

(2) 同本义 [carpenter]

匠,木工也。——《说文》

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庸、匠、车、梓。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考工记》

执斧以涖匠师。——《周礼·乡师》。注:“主丰碑之事。”

遂匠纳车于阶间。——《仪礼·既夕记》。注:“匠人主载柩窆。”

(3) 又如:匠氏(木匠);匠者(木工);匠营(土木工)

(4) 亦泛指工匠 [artisan]

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论衡·量知》

(5) 又如:匠作(工匠,以技艺做工谋生的人);匠役(工匠,做工的仆役);匠户(世业的工匠);匠指(工匠);匠门弃材(比喻无用之人,自称的谦词)

(6) 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 [master]。如:匠手(技艺高明的能手);匠石(古代名石的巧匠);匠意(精巧的心思。同“匠心”);匠郢(比喻技艺高明)

词性变化

匠的拼音: jiàng  

〈词性:动〉

(1) 治理 [manage]

匠,治也。——《小尔雅》

(2) 又如:匠世(治世);匠理(精心治理)

(3) 教 [educate]

今私门之正匠兮。——《楚辞·哀命》。注:“教也。”

(4) 又如:匠化(教化);匠成(培养造就)

(5) 制作;创造 [make]。如:匠费(施工的费用);匠资(施工的费用)

常用词组

匠人、匠心、匠心独运

  拼音  táo   注音  ㄊㄠˊ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BQRM  五笔98  BQTB  仓颉  NLPOU  郑码  YREZ  四角  77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118  区位  4453  统一码  9676  笔顺  フ丨ノフノ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陶的拼音:táo(ㄊㄠˊ)  

⒈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⒉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⒊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⒋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⒌ 古同“淘”,洗。

⒍ 姓。

统一码

陶字UNICODE编码U+9676,10进制: 38518,UTF-32: 00009676,UTF-8: E9 99 B6。

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tented、cultivate、happy、make pottery、pottery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ottery, ceramic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陶的拼音: t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匋( táo  )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2)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Taoqiu mountain]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 陶丘北, 陶丘有 尧城,尧尝所居,故 尧号 陶唐氏。——《说文》

(3)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4) 瓦器,陶器 [pottery;earthenware]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

(5)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

(6) 烧制陶器的匠人 [potter]。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

(7) 姓

词性变化

陶的拼音: táo  

〈词性:动〉

(1) 制作瓦器 [make earthernware]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

(2)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

(3) 陶冶,化育 [cultivate;mold;educate]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4)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5) 烤灼,炎炽 [burn]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

(6) 除去 [remove]。如:陶洗(革除;涤除)

(7) 毁谤 [slander]。如:陶诞(毁谤夸诞)

陶的拼音: táo  

〈词性:形〉

(1) 快乐 [happy]

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

常用词组

陶瓷、陶缸、陶管、陶罐、陶钧、陶器、陶器厂、陶然、陶陶、陶土、陶冶、陶渊明、陶铸、陶醉

基本词义

陶的拼音: yáo  

〈词性:名〉

(1) 通“窑”。窑灶 [kiln]

《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2) 另见 táo  

  拼音  jūn   注音  ㄐㄨㄣ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QUG  仓颉  OPPIM  郑码  PRTD  四角  87720  结构  左右电码  6874  区位  3091  统一码  94A7  笔顺  ノ一一一フノ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钧(鈞)的拼音:jūn(ㄐㄨㄣ)  

⒈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钧之势。

⒉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钧(亦喻造就人材)。

⒊ 乐(yuè  )调(diào  ):钧弦。

⒋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钧安。钧鉴。钧座。

统一码

钧字UNICODE编码U+94A7,10进制: 38055,UTF-32: 000094A7,UTF-8: E9 92 A7。

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鈞銁銞

造字法

形声:从钅、匀声

English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钧的拼音:

jūn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equal to 30 catties)]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potter’s wheel]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tuning standard]。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power]。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tune]。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词性变化

钧的拼音:

jūn  

〈词性:形〉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your]——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same;equal;balanced;even;uniform]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马色] 纯一 [pure]。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