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宗庙丘墟的意思

zōngmiàoqiū

宗庙丘墟



拼音zōng miào qiū xū

注音ㄗㄨㄥ ㄇ一ㄠˋ ㄑ一ㄡ ㄒㄨ

解释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丘墟:废墟。宗庙废成废墟。比喻国家衰亡。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罔害蟠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宗庙丘墟是中性词。

繁体宗廟丘墟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ōng   注音  ㄗㄨㄥ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PFIU  仓颉  JMMF  郑码  WDBK  四角  30901  结构  上下电码  1350  区位  5558  统一码  5B97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宗的拼音:zōng(ㄗㄨㄥ)  

⒈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⒉ 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⒊ 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⒋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

⒌ 尊奉:宗仰。

⒍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

⒎ 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

⒏ 姓。

统一码

宗字UNICODE编码U+5B97,10进制: 23447,UTF-32: 00005B97,UTF-8: E5 AE 97。

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ncestor、clan、model、principal aim、purpose、sect

造字法

会意:从宀、示

English

lineage, ancestry; ancestor, cl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3)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 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 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 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 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 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 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 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 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 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 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 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 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 姓。如:宗泽

词性变化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动〉

(1) 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

(2) 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 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 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 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 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 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 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 周。——《史记》

宗的拼音: zōng  

〈词性:量〉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常用词组

宗祠、宗匠、宗教、宗老、宗庙、宗派、宗谱、宗器、宗亲、宗社、宗师、宗室、宗旨、宗主国、宗主权、宗族

  拼音  miào   注音  ㄇ一ㄠˋ   繁体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YMD  五笔98  OMD  仓颉  ILW  郑码  TGKI  四角  00265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80  区位  3577  统一码  5E99  笔顺  丶一ノ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庙(廟)的拼音:miào(ㄇ一ㄠˋ)  

⒈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⒉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⒊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统一码

庙字UNICODE编码U+5E99,10进制: 24217,UTF-32: 00005E99,UTF-8: E5 BA 99。

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廟庿

汉英互译

joss house、shrine、templ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emple, shrine; imperial cou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庙的拼音:

mi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 yǎn  ),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2) 同本义 [temple]

廟,尊先祖貌也。——《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

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广雅·释天》

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尔雅·释宫》

寝庙必备。——《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

复于小庙。——《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

太庙,天子明堂。——《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庙成。——《战国策·齐策四》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贾谊《过秦论》

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至八月朝,诣庙中坐。——《搜神记》

藏之于庙。——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又如:少年告庙;庙视道士(庙中管香火的道人);庙主(庙中的牌位;总管全庙事务的僧道);庙见(新妇谒见祖庙);庙祝(管庙里香火的人);庙貌(宗庙中供奉的祖先像);庙堂(宗庙);庙社(宗庙和社稷)

(4) 古时供奉神佛的处所 [temple;shrine]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庙在山之西。——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庙有小姑像;小艇游庙中;方立庙门;土地庙;城隍庙

(6) 古时供奉祭祀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 [temple]

诏为亮立庙于 沔阳。——《三国志》

(7) 又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公庙);岳庙

(8) “朝廷”的代称 [royal or imperial court]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庙算(朝廷议定的克敌谋略);庙谋(朝廷的谋略);庙朝(专指朝廷);庙略(朝廷的谋略);庙廊(朝廷;借指天子)

(10) 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 [hall]

宫前曰庙,后曰寝。今王宫之前殿,士大夫之听事是也。——《六书故》

(11) 已死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呼 [deceased emperor]

及英庙崩, 溥预有入阁之喜。——《典故纪闻》

(12) 又如:庙号;庙讳

(13) 庙会 [temple fair]。如:赶庙;去庙买点东西

词性变化

庙的拼音:

miào  

〈词性:动〉

(1) 祭祀;立庙祭祖 [worship]

(季春之月)以共郊庙之服。——《吕氏春秋》

(2) 又如:庙祀(即太祝;立庙奉祀);庙食(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常用词组

庙号、庙会、庙塔、庙堂、庙堂之器、庙宇、庙祝

  拼音  qiū   注音  ㄑ一ㄡ   
简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一部  
五笔86  RGD  五笔98  RTHG  仓颉  OM  郑码  PDA  四角  72102  结构  单一电码  8003  区位  3980  统一码  4E18  笔顺  ノ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丘的拼音:qiū(ㄑ一ㄡ)  

⒈ 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⒉ 像小土山凸起的:丘疹。

⒊ 坟墓:丘墓(大墓)。丘垄。

⒋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丘十亩大的小田。

⒌ 众人聚居的地方:丘民(乡民,邑民)。

⒍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⒎ 姓。

统一码

丘字UNICODE编码U+4E18,10进制: 19992,UTF-32: 00004E18,UTF-8: E4 B8 98。

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㐀㘳丠坵邱

汉英互译

grave、hillock、mound

造字法

象形:像地面上并立着两个小山峰

English

hill; elder; empty; a 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丘的拼音:

qiū  

〈词性: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hillock;mound]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mountain;hill]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grave]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waste-land]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wild country]。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area;district]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词性变化

丘的拼音: qiū  

〈词性:形〉

(1) 空;寡 [empty;widowed]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great]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丘的拼音:

qiū  

〈词性:量〉

(1) 〈词性: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field]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常用词组

丘八、丘陵、丘墓、丘脑、丘疹

  拼音    注音  ㄒㄨ   
简体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FHAG  五笔98  FHOG  仓颉  GYPC  郑码  BIKU  四角  41112  结构  左右电码  1074  区位  4870  统一码  589F  笔顺  一丨一丨一フノ一フ丨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墟的拼音:xū(ㄒㄨ)  

⒈ 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废墟。殷墟。墟里(村落)。丘墟(a.废墟,荒地;b.坟墓)。

⒉ 土丘。

⒊ 毁坏,使成为废墟。

⒋ 同“圩2”。

统一码

墟字UNICODE编码U+589F,10进制: 22687,UTF-32: 0000589F,UTF-8: E5 A2 9F。

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墟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uins

造字法

形声:从土、虚声

English

high mound; hilly countryside; wastel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墟的拼音:   

〈词性:名〉

(1) (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孔子家语》

(3) 又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

(4) 废址,故城 [ruins]

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吕氏春秋·贵直》

(5) 又如: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6) 坟墓 [grave]

墟,墟墓。——《字汇》

(7) 又如:墟墓(墟坟,丘墓,墓地)

(8) 乡村集市 [country fair]

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童区寄传》

(9) 又如:墟市;墟集(乡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10) 场所 [place]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诧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庄子》

(11) 村落 [village]。如: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乡间房舍)

词性变化

墟的拼音:   

〈词性:动〉

(1) 毁为废墟 [ruin]

今万乘之国,墟数于千,不胜而入。——《墨子》

(2) 奴役 [enslave]

通商而墟五印矣。——康有为《强学会序》

常用词组

墟里

宗庙丘墟: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