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尊师贵道的意思

zūnshīguìdào

尊师贵道



拼音zūn shī guì dào

注音ㄗㄨㄣ ㄕ ㄍㄨㄟˋ ㄉㄠˋ

解释亦作“尊师重道”。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非所敢承。”

例子我们要尊师贵道,谦虚谨慎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尊崇老师。

感情尊师贵道是褒义词。

繁体尊師貴道

近义尊师重教

英语honor the teacher and respect his teach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ūn   注音  ㄗㄨㄣ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USGF  仓颉  TWDI  郑码  UDFD  四角  80346  结构  上下电码  1415  区位  5580  统一码  5C0A  笔顺  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尊的拼音:zūn(ㄗㄨㄣ)  

⒈ 地位或辈分高:尊长(zhǎng   )。尊卑。尊贵。尊严。

⒉ 敬重:尊敬。自尊。尊重。

⒊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令尊。尊姓。尊驾。

⒋ 量词:一尊佛像。

⒌ 古同“撙”。

统一码

尊字UNICODE编码U+5C0A,10进制: 23562,UTF-32: 00005C0A,UTF-8: E5 B0 8A。

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nour、respect、senior

造字法

会意:从酋、从寸

English

respect, revere, venerate; hon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gǒng  )。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2) 同本义 [wine vessel]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

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

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

侧尊。——《仪礼·士冠礼》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皆隐在尊中。

尊则振龙。

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4)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magistrate]。如:邑尊;县尊

词性变化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动〉

(1) 敬重;推崇 [respect;revere]

尊贤而重士。——汉· 贾谊《过秦论》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

(2) 又如:尊人(尊敬他人);尊上(尊敬长上);尊明(尊敬地对待并明示于人);尊贤(尊敬贤者);尊优(尊敬优待);尊齿(敬重年长者)

(3) 重视 [pay attention to]

牟夷非卿而书,尊地也。——《左传》

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新唐书》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归结到由勤问好学入手。言:论。德性:高尚的道德品质。道:经由,名词用如动词。且:况且、并且、而且,表递进的连词。先:指先提出来,动词。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是他作的。)—— 清· 刘开《问说》

(4) 又如:尊用(重用);尊异(格外重视)

(5) 减损 [reduce;cut down]

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

(6) 撙。节制;谦抑 [restrain]

谦尊而光。——《易·谦》

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尊节(克制;遵守法度);尊让(克制谦让)

(8) 同“遵”。遵行,遵从 [follow]

尊五美,屏四恶。——《论语·尧曰》

行既已尊之。——《韩诗外传》

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守也。——《墨子》

(9) 置酒,把酒倒入杯、碗、尊中 [fill]

夫奥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记》

(10) 又如:尊醮(酌酒)

(11) 尊奉 [worship;venerate;treat respectly]

见其尊己也。——唐· 韩愈《原毁》

尊尚勇武。——宋· 苏轼《教战守》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形〉

(1) 尊贵;高贵 [respectful]

天子者,执位圣尊。——《荀子》

位尊而无功。——《战国策·赵策》

媪尊长安君之位。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非尊于齐楚…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 孔子之道尊。—— 唐· 韩愈《读<荀>》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尊大(尊贵伟大;至高至大);尊安(尊贵安泰);尊客(尊贵的宾客);尊遂(尊贵显达);尊胜(尊贵;尊严);尊肃(尊贵庄严);尊优(地位尊贵,生活优裕);尊爵(尊贵的爵位)

(3) 高,高出 [high]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易·系辞》

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韩非子》

(4) 又如:尊远(高远);尊位(高位);尊者(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尊盛(位高势盛);尊属(辈分高的亲属);尊官(高官)

(5) 年龄大 [elder]

间有年尊人不识羞耻,亦复为之。——吴自牧《梦梁录》

一族之中,惟李清年齿最尊,推为族长。——《醒世恒言》

(6) 又如:尊老(称年高的长辈);尊年(高龄);尊宿(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尊齿(高龄)

(7) 庄重;隆重 [serious;selemon]。如:尊礼(隆重的礼仪);尊严(庄重肃穆)

(8) 重要;紧要 [important]

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淮南子》

(9) 又如:尊要(重要);尊秘(重要而深秘)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代〉

(1) 敬词 [your]

(2) 对帝王、官吏的称呼。如:尊王、尊君(称帝王);尊官(对官员的敬称)

(3) 称呼父亲(1) 称别人的父亲。如:尊上,尊大人(称人父母);尊大君(称人父亲);尊甫、尊公(称别人父亲);尊侯(敬称别人父亲);尊堂(敬称他人母亲);令尊 (2) 称自己的父亲、母亲。如:尊慈,尊萱(对自己母亲的敬称);家尊。亦以称“伯叔”

(4) 对长辈的称呼。如:尊上(尊长)

(5) 对一般人的敬称。如:尊篆(您的大名,客气说法);尊人(旧时称他人父母的敬词);尊官(尊敬的客官);尊壶(尊夫人);尊兄(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他兄或朋友、共事者之间的敬称);尊姓(对人姓氏敬称);尊门(对人家族敬称)

尊的拼音: zūn  

〈词性:量〉

(1) 称盛酒器 [vessel]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唐· 杜甫《春日怀李白》

(2) 称塑像 [statue]

龛中各有人像一尊,手中各持种种乐器作吹奏式。——郭沫若《女神之再生》

(3) 又如:一尊佛像

(4) 称大炮 [piece]。如:五十尊大炮

常用词组

尊称、尊崇、尊奉、尊贵、尊号、尊驾、尊敬、尊君、尊命、尊亲、尊容、尊荣、尊尚、尊师、尊师贵道、尊堂、尊翁、尊贤爱物、尊贤使能、尊严、尊意、尊长、尊重

  拼音  shī   注音    繁体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JGMH  仓颉  LLMB  郑码  KDAL  四角  21027  结构  左右电码  1597  区位  4206  统一码  5E08  笔顺  丨ノ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师(師)的拼音:shī(ㄕ)  

⒈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

⒉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⒊ 效法:师法古人。

⒋ 榜样:师范。

⒌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⒍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⒎ 军队:会师。出师。

⒏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⒐ 一国的首都:京师。

⒑ 姓。

统一码

师字UNICODE编码U+5E08,10进制: 24072,UTF-32: 00005E08,UTF-8: E5 B8 88。

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vision、example、master、model、teacher

相关字词

生、徒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eacher, master, speciali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师的拼音:

shī  

〈词性:名〉

(1) (会意。从币,从垖。垖( duī  )是小土山,帀(   )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 同本义 [division]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地官·小司徒》

(3)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 泛指军队[army;troops]

十年春,齐师伐王。——《左传·庄公十年》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过秦论》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 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水师(水军);挥师(指挥并带领军队);师旅(军队的通称,亦用来指战争);师船(师舶,兵船,兵舰);师老(军队疲劳,士气低落,战斗力衰弱);师吏(军吏);师令(军令);师干(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指军队);师禁(军队的禁令)

(6) 军师 [strategist]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7) 民众,徒众 [the masses]

溥彼韩城, 燕师所完。——《诗·大雅·韩奕》

师,众也。——《尔雅》

师锡帝曰。——《书·尧典》

天子所都曰京师。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地上之众者,莫过于人,京大师众也。

(8) 又如:师锡(众人的意见;舆论)

(9)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尚书大传》

(10) 老师 [teacher;master]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又如:师儒(乡里教人道艺的人);师生关系;师风(老师的风度);师台(对老师的尊称);师保(负责教导贵族子弟的官);师课(由书院负责人主持的对学生进行的月考)

(12)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Master]。如:师太(对年长尼姑的尊称);师丈(对老僧的尊称);师姑堂(尼姑庵);师婆(巫婆);师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师娘(巫婆);师巫(巫师);师姥(巫婆);师姨(比丘尼。即女僧)

(13) 长,首领 [leader]

甸师,下士二人。——《周礼》

(14) 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5) 首都,京城 [capital]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16) 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a person skilled in a certain trade or expert in a certain profession]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17) 又如:工程师;医师;厨师;技师;师工(技工。亦指厨师与烧火工人);师家(师傅门下)

(18) 乐师;乐官 [musician]

师旷鼓琴。——《盐铁论·相刺》

(19) 又如:师工(古称主事制曲奏乐的人。即乐师);师襄(春秋卫国的乐官)

(20) 学习的榜样 [model;fine example]。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 姓

词性变化

师的拼音:

shī  

〈词性:动〉

(1) 效法;学习 [imitate]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3) 出兵征伐,进军 [dispatch troops]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4) 又如: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师期(出师的日期)

常用词组

师表、师承、师出无名、师出有名、师弟、师法、师范、师范学校、师父、师傅、师公、师教、师姐、师老兵疲、师妹、师门、师母、师生、师徒、师事、师团、师心自用、师兄、师训、师爷、师友、师长、师直为壮、师资

  拼音  guì   注音  ㄍㄨㄟ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KHGM  仓颉  LMBO  郑码  JIAL  四角  50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11  区位  2583  统一码  8D35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贵(貴)的拼音:guì(ㄍㄨㄟˋ)  

⒈ 价钱高,与“贱”相对:贵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贵如油。

⒉ 指地位高:贵族。贵戚。贵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⒊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国。贵庚(请问别人年龄)。贵姓。贵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⒋ 特别好的,重要的:贵重(zhòng   )。珍贵。尊贵。民为贵。

⒌ 值得看重,重视:可贵。

⒍ 指中国贵州省:云贵高原。

⒎ 姓。

统一码

贵字UNICODE编码U+8D35,10进制: 36149,UTF-32: 00008D35,UTF-8: E8 B4 B5。

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貴䝿

汉英互译

costly、expensive、noble、precious、valua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xpensive, costly, valu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贵的拼音:

guì  

〈词性: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 guì  )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2) 同本义 [expensive;costly]

贵,物不贱也。——《说文》

贵货而贱土。——《国语·晋语》

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3) 又如:春雨贵如油;昂贵(价格很高);贵腾(价格暴涨);贵踊(物价上涨);贵贾(高价)

(4) 社会地位高 [of high rank;noble]

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广雅》

一曰爵以驭其贵。——《周礼·太宰》

民犹犯贵。——《礼记·坊记》

贵贵为其近于君也。——《礼记·祭义》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显贵;权贵;亲贵(帝王的近亲或亲信);富贵(有钱又有地位);贵地(显达的地位;尊称他人的乡里);贵途(升官晋爵的途径);贵私(一心想私人占有);贵不期骄(显贵者不锲望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仍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6) 贵重;重要 [precious;important]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 又如:贵宝(贵重的宝物);贵献(贵重的献礼);贵器(贵重的器皿。喻大器或高位);贵珍(贵重的珍品)

(8) 敬辞,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用 [your]

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儒林外史》

(9) 又如:贵国;贵府;贵地;贵上下(询问对方姓名的敬辞);贵上(对别人的仆役称其主人的敬称)

词性变化

贵的拼音:

guì  

〈词性:名〉

(1) 地位显要的人 [high official]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 于之贲《山村臾》

(2) 又如:贵门(权贵人家);贵阶(唐代品秩之制有九品,五品以上称贵阶);贵游(没有官职的王公贵族);贵躬(指王公贵人)

(3) 贵州省的简称 [Guizhou province]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4) 又如:云贵高原

(5) 姓。汉有庐江太守贵迁

贵的拼音:

guì  

〈词性:动〉

(1) 抬高物价 [rise in price]

而粜谷之人贵贱其价。——《论衡·变动》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晁错《论贵粟疏》

(2) 崇尚,重视 [attach importance to]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礼·中庸》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商君书·画策》

(3) 又如:贵德(崇尚道德);贵爱(珍贵爱重);贵农贱商(重农轻商);贵尚(崇尚;尊崇);贵好(崇尚和喜好);贵贵(尊敬显贵的人);贵敬(敬重);贵异(特别看重;不作一般看待;珍视);贵信(尊重和信任)

常用词组

贵宾、贵耳贱目、贵妃、贵妇,贵妇人、贵干、贵庚、贵贱、贵贱无二、贵介、贵客、贵戚、贵人、贵人多忘、贵姓、贵阳、贵恙、贵重、贵州、贵胄、贵族

  拼音  dào   注音  ㄉㄠ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UTHP  仓颉  YTHU  郑码  UANW  四角  38306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0  区位  2132  统一码  9053  笔顺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道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⒋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⒌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⒍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⒎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⒏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⒐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⒑ 线条:铅笔道儿。

⒒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⒔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⒕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统一码

道字UNICODE编码U+9053,10进制: 36947,UTF-32: 00009053,UTF-8: E9 81 93。

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衟衜噵

汉英互译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相关字词

讲、路、说、谈、途、叙

造字法

形声:从辶、首声

English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道的拼音: d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辵( chuò  ),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road;way;path]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morals]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Taoism's doctrine]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Taoism;Taoist]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line]。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journey]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way;method]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course;river]。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prefecture]。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doctrine;reason;law]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law]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direction;ambition;aspiration]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词性变化

道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说,讲 [say;talk;speak]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express]。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via;by way of]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guide]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think]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道的拼音: dào  

〈词性:量〉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道的拼音: dào  

〈词性:介〉

从,由 [by]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常用词组

道白、道班、道别、道不拾遗、道场、道道地地、道德、道德规范、道德经、道地、道钉、道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姑、道观、道贺、道行、道家、道家流、道教、道具、道口、道里、道理、道路、道路以目、道貌岸然、道袍、道破、道歉、道情、道人、道士、道术、道台、道听途说、道统、道途、道喜、道谢、道学、道义、道藏、道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