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左家娇女的意思

zuǒjiājiāo

左家娇女



拼音zuǒ jiā jiāo nǚ

注音ㄗㄨㄛˇ ㄐ一ㄚ ㄐ一ㄠ ㄋㄩˇ

解释晋左思《娇女诗》有“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之句,后以“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出处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例子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左家娇女是中性词。

繁体左家嬌女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uǒ   注音  ㄗㄨㄛˇ   
部首  工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AF  仓颉  KM  郑码  GDBI  四角  4010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563  区位  5583  统一码  5DE6  笔顺  一ノ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左的拼音:zuǒ(ㄗㄨㄛˇ)  

⒈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

⒉ 地理上指东方:山左。江左。

⒊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左派。左翼。左倾。

⒋ 斜,偏,差错:左脾气。左嗓子。

⒌ 降低官职:左迁。

⒍ 古同“佐”,佐证。

⒎ 姓。

统一码

左字UNICODE编码U+5DE6,10进制: 24038,UTF-32: 00005DE6,UTF-8: E5 B7 A6。

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佐㔫

汉英互译

lef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又、从工

English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2) 同本义 [assist]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3)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banish from the court]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 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4)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5)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regard sb. as an outsider]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词性变化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名〉

(1) 左手 [left]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2)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3) 方位名。与“右”相对 [left]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5)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east]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7) 后多泛指旁边 [side]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8)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9)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right]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10) 证据;证人 [proof]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 洎引 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11)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12) 御者,赶车的人 [driver]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13) 姓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形〉

(1)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 [left-leaning;progressive;inclined towards the revolution]。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2)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 [queer;odd]。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3) 错误,荒谬 [wrong]。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4) 部分或全部不同 [different]。如:意见相左

(5)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remote]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6) 不正,偏邪 [biased]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7)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副〉

(1) 向左 [towards the left]

欲左,左。——《史记·殷纪》

(2)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

常用词组

左岸、左膀右臂、左边、左边锋、左不过、左侧、左丞相、左道旁门、左右督、左躲右闪、左顾右盼、左强、左近、左邻右舍、左轮手枪,左轮、左派、左撇子、左迁、左倾、左丘明、左券、左嗓子、左师、左手、左手定则、左首、左说右说、左思、左思右想、左司马、左袒、左提右挈、左心、左性、左旋、左宜右有、左翼、左尹、左右、左右逢源、左右开弓、左右手、左右袒、左右通政、左右为难、左证、左支右绌

  拼音  jiā jia jie   
注音  ㄐ一ㄚ ˙ㄐ一ㄚ ˙ㄐ一ㄝ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PEU  五笔98  PGEU  仓颉  JMSO  郑码  WDGQ  四角  30232  结构  上下电码  1367  区位  2850  统一码  5BB6  笔顺  丶丶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家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⒉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⒊ 居住:“可以家焉”。

⒋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⒌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⒍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⒎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⒏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⒐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⒑ 姓。

其他字义

家的拼音:jia(˙ㄐ一ㄚ)  

⒈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⒉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其他字义

家的拼音:jie(˙ㄐ一ㄝ)  

⒈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统一码

家字UNICODE编码U+5BB6,10进制: 23478,UTF-32: 00005BB6,UTF-8: E5 AE B6。

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傢宊

汉英互译

a school of though、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family、home、ta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豕

English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通“姑”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nation]。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group]。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property]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court]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capital]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emperor]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a person]。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patient]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utensil]。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词性变化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individual],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my]——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internal]。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娶妻;成家 [marry]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settle down]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support a family]。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sow grains]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常用词组

家财、家产、家长里短、家常、家常便饭、家常话、家仇、家丑、家畜、家传、家祠、家慈、家当、家道、家底、家丁、家法、家访、家风、家父、家规、家伙、家给人足、家计、家祭、家家、家家户户、家教、家景、家境、家居、家具、家眷、家君、家累、家里、家门、家庙、家母、家娘、家奴、家贫如洗、家破人亡、家谱、家雀儿、家禽、家人、家舍、家生、家声、家乘、家史、家世、家事、家室、家什、家书、家塾、家属、家数、家私、家天下、家庭、家庭作业、家童、家徒四壁、家务、家务活、家务事、家系、家下、家乡、家小、家信、家兄、家学、家训、家严、家养、家业、家用、家喻户晓、家园、家贼、家贼难防、家宅、家长、家长制、家珍、家政、家种、家主、家传、家姊、家子、家族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jie  

〈词性:助〉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拼音  jiāo   注音  ㄐ一ㄠ   繁体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VTDJ  仓颉  VHKL  郑码  ZMGN  四角  42428  结构  左右电码  1293  区位  2931  统一码  5A07  笔顺  フノ一ノ一ノ丶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娇(嬌)的拼音:jiāo(ㄐ一ㄠ)  

⒈ 美好可爱:娇儿。娇女。娇艾(年轻貌美的女子)。娇娆。娇艳。娇嗔。娇逸(潇洒俊美)。

⒉ 爱怜过甚,过分珍惜:娇养。娇惯。

⒊ 柔弱:娇弱。娇小。娇嫩。娇气。

统一码

娇字UNICODE编码U+5A07,10进制: 23047,UTF-32: 00005A07,UTF-8: E5 A8 87。

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arming、finicky、fragile、frail、lovely、spoil、tender

造字法

形声:从女、乔声

English

seductive and loveable; ten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娇的拼音:

jiāo  

〈词性:形〉

(1)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2) 同本义(柔嫩美态) [sweet and charming]

娇,姿也。——《说文新附》

娇,女字,亦态。——《广韵》

娇,娇姿也。——《玉篇》

娇逸未有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娇姿欲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娇影(娇美动人的影子);娇娇痴痴(故作娇痴之态);娇婢侈童(娇贵奢侈的婢女童仆);娇羞(妩媚含羞的样子);娇娥(美丽的妇女);娇逸(俊美飘逸);娇颜(美丽的容貌);娇冶(艳丽);娇慵(娇懒;精神不振);娇奶奶(娇惰的富家妇人);娇懒(懒散倦怠);娇喘(娇柔嫩细的喘声);娇喉(柔美的歌喉);娇语(柔声细语);娇脆(嫩脆);娇狞(婉转而细弱)

(4) 柔弱 [delicate]

侍儿扶起娇无力。——唐· 白居易《长恨歌》

(5) 又如:娇怯(柔美;柔弱);娇妍(柔美);娇荑(喻柔嫩纤细的手指);娇怯怯(柔弱的样子)

(6) 任性 [capricious]

小姐,你性儿忒惯得娇了。——元· 王实甫《西厢记》

(7) 同“骄”。骄横 [over-bearing]。如:娇傲(骄傲;受宠而倨傲);娇奢(骄横奢侈);娇阳(骄阳);娇妇(娇横之妻)

词性变化

娇的拼音:

jiāo  

〈词性:名〉

(1) 指年轻女子。对美女的称谓 [beauty]。如:娇蝉(女子的鬓发);娇艾(美貌的少女);娇姝(美人);娇倩(指少女);娇淑(指美人)

(2) 对儿童的称谓 [child]

夜相思,投壶不停箭,忆欢作娇时。——《乐府诗集》

娇的拼音:

jiāo  

〈词性:动〉

(1) 爱;宠爱 [pamper]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

(2) 又如:娇娃(娇生惯养的小孩;美女);娇饶(娇生惯养);娇怜(宠爱怜惜);娇饶(娇纵;娇宠);娇痴(天真可爱);娇爱

(3) 撒娇 [act like a pampered child]。如:娇嗔(撒娇,故意作出生气的娇态);娇懒(撒娇懒惰)

常用词组

娇嗔、娇痴、娇宠、娇翠、娇滴滴、娇惰、娇儿、娇惯、娇贵、娇好、娇红、娇黄、娇娇女、娇客、娇丽、娇绿、娇美、娇媚、娇嫩、娇娘、娇女、娇娜、娇妻、娇气、娇柔、娇揉造作、娇弱、娇生惯养、娇声、娇娃、娇小、娇小玲珑、娇羞、娇养、娇艳、娇逸、娇纵

  拼音  nǚ rǔ   注音  ㄋㄩˇ ㄖㄨˇ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VVVV  仓颉  V  郑码  ZM  四角  404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66  区位  3714  统一码  5973  笔顺  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女的拼音:nǚ(ㄋㄩˇ)  

⒈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

⒉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  )。

⒊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其他字义

女的拼音:rǔ(ㄖㄨˇ)  

⒈ 古同“汝”,你。

统一码

女字UNICODE编码U+5973,10进制: 22899,UTF-32: 00005973,UTF-8: E5 A5 B3。

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oman

相关字词

儿、子、父、母、男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女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2) 同本义 [ woman]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女冠(女道士);女兄(姐姐);女伯(称父亲的姐姐);女嬖(受君主宠爱的女人);女隶(女官。被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女中丈夫(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4) 引申指女儿 [daughter]

请句践女女于王。——《国语·越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睢》

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女婉贞。——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闻爷娘唤女声。——《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

唯闻女叹息。

(6) 又

问女何所思。

(7) 又如:子女

(8)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tellations]

词性变化

女的拼音:   

〈词性:动〉

(1) 以女嫁人(此义又读   ) [marry off a daughter]

宋雍氏女于 郑庄公。——《左传·桓公十一年》

(2) 像姑娘 [look as if a girl;resemble a girl]

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左传》

(3) 当女奴 [become a female slave]

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

女的拼音:   

〈词性:形〉

(1) 柔弱 [delicate;weak]

猗彼女桑。——《诗·豳风·七月》

(2) 雌性的 [female]

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墨子·辞过》

山东河北人谓牡猫为女猫。——清· 顾炎武《日知录》

女的拼音:   

〈词性:代〉

假借为“汝”。你[you]

三岁贯女。——《诗·魏风·硕鼠》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常用词组

女扮男装、女伴、女厕所、女大当嫁、女大十八变、女弟、女儿、女儿墙、女方、女歌手、女功、女工、女公子、女管家、女孩、女孩儿、女皇、女家、女将、女教师、女眷、女角,女角儿、女裤、女郎、女流、女能人、女朋友、女仆、女墙、女强人、女权、女人、女人气、女色、女神、女生、女士、女侍、女售货员、女王、女巫、女校长、女性、女兄、女婿、女妖、女妖精、女佣人、女优、女招待员、女真、女侄、女主角、女主人、女装、女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