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ò pín zhī liáng
注音ㄗㄨㄛˋ ㄆ一ㄣˊ ㄓ ㄌ一ㄤˊ
解释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
用法作宾语;指知识。
感情馈贫之粮是中性词。
繁体饋貧之糧
动物生肖牛,虎,蛇
馈(饋)的拼音:kuì(ㄎㄨㄟˋ)
⒈ 进献,进食于人:“凡王之馈,食用六谷”。
⒉ 泛指赠送:馈赠。馈遗(wèi )。馈送。馈献。
馈字UNICODE编码U+9988,10进制: 39304,UTF-32: 00009988,UTF-8: E9 A6 88。
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馈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饋餽
make a present of
形声:从饣、贵声
offer food superior; send gift
详细解释◎ 馈的拼音:
饋、餽 k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食,贵声。本义:以食物送人)
(2) 同本义 [offer food]
馈,饷也。——《说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君有馈焉曰献。——《礼记·檀弓》
国胡以馈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馈孰(献熟食);馈食(献熟食);馈飱(进献饭食);馈馔(以食物送人);馈献(献熟食)
(4) 进食 [eat]
在中馈。——《易·家人》。释文:“食也。”
(5) 又如:馈养(进食奉养)
(6) 烹调 [cook]。如:馈灶(烧火做饭);馈膳(烹调膳食);馈人(君王的厨子)
(7) 赠送 [present]
馈,遗也。——《广雅》
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周礼·天官》注
馈者,上下通称。故祭祀于神而言馈。阳货馈孔子豚而言馈,乡党云朋友之馈,是上下通言馈。——《仪礼·士虞礼》疏
于是诸侯之大于戍齐, 齐人馈之以饩。——《左传·桓公六年》
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左传·哀公十一年》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
(8) 又如:馈选(中选);馈岁(旧岁年终亲友互相馈赠);馈饷(赠与财物);馈赆(赠送远行者的财物)
(9) 运送粮食等 [transport;ship]。如:馈运(运送粮食);馈路(运粮饷、财物的通道);馈挽(运粮);馈饢(运粮饷)
(10) 祭祀 [offer a sacrifice to]
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
(11) 又如:馈奠(丧中祭奠之事);馈祀(以酒饭祭鬼神)
◎ 馈的拼音:
饋 kuì
〈词性:名〉
(1) 饮食之事 [food and drink;diet]
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仪礼·既夕礼》
(2) 食物 [food]
先生将食,弟子馔馈。——《管子·弟子职》
馈电、馈送、馈遗、馈赠
贫(貧)的拼音:pín(ㄆ一ㄣˊ)
⒈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⒉ 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⒊ 絮烦可厌:贫相(xiàng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⒋ 僧道谦称:贫道。贫僧。
贫字UNICODE编码U+8D2B,10进制: 36139,UTF-32: 00008D2B,UTF-8: E8 B4 AB。
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貧
deficient、impoverished、inadequate、loquacious、poor
穷、富
形声:从贝、分声
poor, impoverished, needy
详细解释◎ 贫的拼音:
貧 pín
〈词性:形〉
(1)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2) 同本义 [poor;poverty]
贫,财分少也。——《说文》
无财谓之贫。——《庄子·让王》
贫者,士之常也。——《说苑·杂言》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贫而无谄。——《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荀子·天论》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贫难(贫苦,困难);贫胎(骂人的话。穷鬼);贫窭(贫苦);贫贱之交(贫困患难中结交的朋友);贫户(贫穷人家);贫交(贫贱者相交友);贫巷(贫民居住的地方);贫病(又穷又病);贫汉(贫穷的男子)
(4) 引申为缺少,不足 [be deficient in;be poor in,be scanty of]
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5) 又如:贫阙(不足,短缺);贫薄(浅陋,短浅);贫腐(贫乏陈腐);贫微(贫乏微薄);贫寒(贫乏单薄);贫空(谓空无所有);贫辛(贫乏艰涩)
(6) 絮叨可厌 [loquacious;garrulous]。如:他的嘴真贫;贫嘴恶舌(话多而尖刻);贫嘴贱舌(形容人说话轻薄);贫嘴饿舌(形容人话多令人讨厌)
(7) 僧道、尼姑自谦之称 [a humble term of self-address of a Buddhist monk or Taoist priest]。如:贫僧;贫尼(尼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家(谦称自己的家)
◎ 贫的拼音:
貧 pín
〈词性:动〉
(1) 使贫穷 [impoverish]。如:贫人(使人贫穷);贫心(使心纯清。谓不以外物累其心);贫化(在采出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比在矿体中含量低,叫做“贫化”)
(2) 以为贫穷 [believe the poor]
夫人贫之,竟不商女。——《聊斋志异》
贫病交攻、贫道、贫乏、贫富悬殊、贫雇农、贫寒、贫化、贫瘠、贫贱、贫贱不能移、贫苦、贫矿、贫困、贫民、贫民窟、贫农、贫气、贫气、贫腔、贫穷、贫穷潦倒、贫弱、贫僧、贫无立锥之地、贫相、贫血、贫血性坏死、贫液、贫油、贫嘴、贫嘴薄舌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㞢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粮(糧)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⒉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粮。钱粮。
粮字UNICODE编码U+7CAE,10进制: 31918,UTF-32: 00007CAE,UTF-8: E7 B2 AE。
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糧
grain、provisions
形声:从米、良声
food, grain, provisions
详细解释◎ 粮的拼音:
糧 li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provisions]
糧,谷食也。——《说文》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4)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6) 引申指谷类;粮食 [grain]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释文:“糧,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释文:“糧,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7)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8) 田赋 [feudal land tax]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9)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粮仓、粮草、粮道、粮店、粮行、粮荒、粮库、粮秣、粮食、粮食作物、粮饷、粮栈、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