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作如是观的意思

zuòshìguān

作如是观



拼音zuò rú shì guān

注音ㄗㄨㄛˋ ㄖㄨˊ ㄕˋ ㄍㄨㄢ

解释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出处《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例子鲁迅《而已集 大衍发微》:“只作如是观,虽然太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泛指对某事物作如此看法。

感情作如是观是中性词。

繁体作如是觀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uò   注音  ㄗㄨㄛ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THF  仓颉  OOS  郑码  NMID  四角  28211  结构  左右电码  0155  区位  5587  统一码  4F5C  笔顺  ノ丨ノ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作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⒉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⒊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⒋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  )。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⒌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⒍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⒎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⒏ 同“做”。

⒐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⒑ 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

统一码

作字UNICODE编码U+4F5C,10进制: 20316,UTF-32: 00004F5C,UTF-8: E4 BD 9C。

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㑅乍胙

汉英互译

act as、do、make、pretend、regard as、be delivered of、fashion

English

make; work; compose, write; act, perfor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作的拼音: zuō  

〈词性:名〉

(1) 作坊,手工业工场 [workshop]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 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

(2) 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

(3) 另见 zuò  (除作坊外,其余都读 zuò  )

常用词组

作坊

基本词义

作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 同本义[get up]

作,起也。——《说文》

明两作。——《易·离》

作其即位。——《书·无逸》

与子偕作。——《诗·秦风·无衣》

或作而行之。——《考工记》

凡作民。——《周礼·士师》

三献作止爵。——《仪礼·特牲礼》

后圣有作。——《礼记·礼运》

而后作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舍瑟而作。——《论语·先进》

客作而辞。——《礼记·少仪》

如日出时,眠者皆作。——宋· 苏轼《画佛赞》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作止(作息;起居)

(4) 起来;开始工作 [rise; do; make]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府诗集》

蚤作而夜思。——唐· 柳宗元《送董邵南序》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5) 又如:作力(出力;使力);作本(务农);作苦(耕作辛苦);作一(劳动专一);作牧(畜牧,放牧);作剧(劳作勤苦);作劳(劳作,劳动);作甚(做什么)

(6) 产生,兴起 [arise]

包牺氏没, 神农氏作。——《易·系辞下》

周秦之际,诸子并作。——《论衡》

由汤至于 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下》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天油然作云。——《孟子》

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汉· 张衡《东京赋》

浓雾半作半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作兴(兴起);作师(兴兴);作病(发生疾病,致病);作见(出现;显现);作逆(作乱,造反);作贼(造反);作缘(发生瓜葛、联系)

(8) 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do; make]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

作结绳而为罔罟。——《易·系辞下》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吾为楚王作剑。

汝父为楚王作剑。

作二铁板。——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9) 又如:作茶(制茶);作治(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作黍(做黍米饭);作烦(制造麻烦,添麻烦);作衅(制造事端);作景(为难,作梗);作对头(与人为敌、为难)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生人作死别。

故作不浪计。

作推敲之势。——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10) 写作,创作 [compose]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

仲尼卮而作《春秋》。——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唐· 王勃《滕王阁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唐· 白居易

(11) 《与元九书》

作敲字佳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令作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 又如:作古作故(不依旧规,自创先例);作述(创作传述)

(13) 振作 [boost]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14) 又如:作气(振作勇气);作强(产生强劲之力)

(15) 假装,装出 [feign]。如:作面子(装点面子);作乔(装假,装模做样);作筏子(做样子);作张作致(装模作样);作轨(作为规范);作喜(变作笑脸,露出喜色)

(16) 充当 [work as]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17) 又如:做冰(做媒人);作霖(充作救旱之雨。后指降甘霖或下雨);作小(做小。与人为妾);作眼(做眼线);作甘(做救旱甘霖)

(18) 当作 [serve as]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又如:作傍(当作靠山;作依托);作外(当作外文,见外);作做(当作,算作)

(20) 建筑 [build]

将有作。——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作亭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又如:作邑(建筑都城);作洛(另建新都);作土(积土堆垒以御敌)

(22) 发出音响,演奏 [play]

乐将作。——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23) 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24) 生出,长出来 [begin to grow; come into being]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25) 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26) 培育,造就 [culture]

亦惟助宅天命,作新民。——《书·康诰》

(27) 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28) 担任 [assume the office of ]

伯禹作司空。——《书·舜典》

(29) 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30) 发生,发作 [occur;break out]

冻风时作。——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作则飞沙走砾。

此疫作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31) 发出,放射 [emit;give out]

泠泠作响。——吴均《与朱元思书》

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2) 发动 [start;launch]

一夫作难而匕庙隳。——汉· 贾谊《过秦论》

(33) 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be similar; like]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4) 通“诅”(   )。咒诅[curse;damn]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下作之地,上作之天。——《管子·轻重己》。俞樾云:“两作字读为诅,古字通用。”

词性变化

作的拼音: zuò  

〈词性:名〉

(1) 作品;文章 [work]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理想派之作。

(2) 又如:遗作;译作;新作

(3) 事情,事业 [affair]

利用为大作。——《易·益》

毋以小谋败大作。——《礼记·缁衣》

(4) 措施;办法 [measure]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后汉书》

(5) 另见 zuō  

常用词组

作案、作罢、作伴、作保、作弊、作壁上观、作别、作成、作大、作东、作对、作恶、作恶多端、作法、作法自毙、作废、作风、作复、作梗、作古、作怪、作合、作计、作家、作假、作价、作奸犯科、作茧自缚、作件、作践、作劲、作客、作困兽斗、作乐、作脸、作料、作乱、作美、作难、作难、作孽、作弄、作呕、作派、作陪、作品、作情、作曲、作人、作色、作势、作誓、作手、作数、作死、作算、作祟、作态、作痛、作威作福、作为、作伪、作文、作物、作息、作学问、作眼、作痒、作业、作业本、作揖、作俑、作用、作缘、作乐、作贼心虚、作战、作者、作证、作主、作准、作作索索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JGHU  仓颉  AMYO  郑码  KAII  四角  60801  结构  上下电码  2508  区位  4239  统一码  662F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是的拼音:shì(ㄕˋ)  

⒈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⒉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⒊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⒋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⒌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⒍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⒎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⒏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⒐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⒑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⒒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⒓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⒔ 姓。

统一码

是字UNICODE编码U+662F,10进制: 26159,UTF-32: 0000662F,UTF-8: E6 98 AF。

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徥昰

汉英互译

am、are、be、been、being、is、ye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日、从正

English

indeed, yes, right; to be;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is, th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词性变化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的拼音: shì  

<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 或者 [or]

(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常用词组

是非、是非不分、是非曲直、是非之地、是古非今、是故、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味儿、是以、是在

  拼音  guān guàn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ㄢˋ   繁体    
部首  见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CMQN  仓颉  EBHU  郑码  XSLR  四角  77412  结构  左右电码  6034  区位  2559  统一码  89C2  笔顺  フ丶丨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观(觀)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⒉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⒊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其他字义

观(觀)的拼音:guàn(ㄍㄨㄢˋ)  

⒈ 道教的庙宇:白云观。紫阳观。

⒉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⒊ 楼台:楼观。台观。

⒋ 姓。

统一码

观字UNICODE编码U+89C2,10进制: 35266,UTF-32: 000089C2,UTF-8: E8 A7 82。

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觀覌観

汉英互译

look at、sight、view、watch

相关字词

瞅、顾、看、瞥、瞧、视、望、瞻

造字法

形声:从又、见声

English

see, observe, view; appeara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观的拼音:

gu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见,雚( guàn  )声。本义:仔细看)

(2) 同本义[observe;watch]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觑(观看);观占(观瞻,观看);观玩(观看赏玩);观涛(观赏浪潮);观成(观看成果)

(4) 观察,审察 [obser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秦策》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参观(实地观察);综观(综合观察);坐井观天;观过知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了解他的为人);观时(察看时机)

(6) 示范;显示 [display;show]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冬官》

飨赐单于,观以珍宝。——《汉书·宣帝纪》

(7) 又如:观治(显示治绩);观民(显示于民);观世(向世人显示);观示(示范)

(8) 游览 [go sightseeing;visit]。如:观游(观赏游览);观池(供游观的池沼);观山玩水(游山玩水)

(9) 玩赏;观赏 [play]

公将如棠观鱼。——《左传·隐公元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观风(亦作“关风”。观赏风光;望风);观乐(观赏玩乐;欣赏音乐);观玩(观赏玩味)

(11) 佛家语 [study]。如:观心(佛家语。指内观自己的心性);观法(佛家语。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观照(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12) 通“劝” [advise]。如:观王(劝说帝王)

(13) 阅读 [read]

余因得遍观群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姑俟异目观。——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词性变化

观的拼音:

guān  

〈词性:名〉

(1) 容饰,外观 [appearance;looks]。如:观美(外观美好)

(2) 景象,情景 [sight;view]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旧观(原来的样子);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大观(气势宏大的景象)

(4)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concept;outlook]。如:世界观;人生观;乐观;悲观;观化听风(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5) 另见 guàn  

常用词组

观测、观察、观察力、观察哨、观察员、观点、观风、观感、观光、观光、观火、观看、观客、观览、观礼、观摩、观念、观赏、观世音、观望、观象台、观音、观瞻、观战、观者如堵、观阵、观止、观众、观众席

基本词义

观的拼音:

guàn  

〈词性:名〉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watchtower on either side of a palace gate]

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

(2)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

(3) 台榭 [platform]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

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5) 鸟名。通“鹳” [stork]。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6) 京观 [temple]。如:筑观(建筑京观)

(7) 道教的庙宇 [Taoist temple]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

(9) 古国名 [Guan state]。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

(10) 通“鹳”。雚雀鸟 [a kind of bird]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

(11)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12) 另见 guān  

成语首拼